首页 理论教育库页岛往事:归附记录与清廷管辖

库页岛往事:归附记录与清廷管辖

【摘要】:此类投顺一般以氏族村屯为单位,而库页岛上费雅喀、库页、鄂伦春等各有聚居区域,互不统摄,是以各有各的选择,归顺新朝的事件续有发生。至于“特门、奇图山”等地名,难以具体考定,但知雅丹氏在库页岛南部地区的西岸。这是清廷对库页岛正式实行管辖的记录,经过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员招抚,宁古塔将军呈报,军机大臣合议,最后由雍正帝御批,程序严格,载入实录。

应该说,就在努尔哈赤派兵登岛抓壮丁时,库页岛已在新崛起的后金政权管辖之下。后来的皇太极和顺康之世,清朝统治者与太祖皇帝一样,将岛上部落视为同种同族,认为乃大陆生女真部众移居海岛者,多加招徕。黑龙江下江与库页岛氏族也颇有主动归顺和赴京进贡者,其中就包括库页岛人。《清圣祖实录》卷一四九:“归顺奇勒尔、飞牙喀、库耶、鄂伦春四处头目进贡。赏赉如例。”[1]库耶,即库页。此前数年间清军水陆并进,收复雅克萨,扫清窜扰黑龙江左岸哥萨克,也拔除了其在下江盘踞的据点,迫使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声威大震,极大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此类投顺一般以氏族村屯为单位,而库页岛上费雅喀、库页、鄂伦春等各有聚居区域,互不统摄,是以各有各的选择,归顺新朝的事件续有发生。雍正总理户部事务的和硕果亲王允礼,也曾在一件题本中提及“康熙五十一年库页费雅喀初来投顺”[2],当是指其他氏族的前来。那时的下江地区与库页岛隶属宁古塔将军衙门,实施较为松散的管理,但也不是完全不管,虽尚未见高官登岛抚民的记载,但可确知一般官员兵役时常越海而来,处理各项事务。库页岛氏族首领前往京师进贡,必也有宁古塔等衙门所做的大量工作,招抚,引导,乃至派人一路护送,否则也不能成行。久而久之,衙门中也就有了熟悉岛上情况的人员,时常登岛办理各项事务。

雍正十年(1732)春,三姓副都统所属骁骑校伊布格讷提出请求,表示愿意去库页岛收服尚未归顺朝廷的特门、奇图山等村屯,他说:

我从前渡海效力二十八次,原居住海岛未降服之特门、奇图山等十四屯,俱曾到达。我愿前往招降此等人等。[3]

骁骑校,乃八旗佐领之副手,正六品,协助管理户籍、田宅等。据文中透露的信息可知,伊布格讷不知犯了什么事,正处于革职留任期间,提此建议显然是想立功赎过。宁古塔将军常德显然很支持这一想法,即行飞奏朝廷。雍正帝于四月二十三日收到密奏,命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鄂尔泰主持讨论拟议,而鄂尔泰仅隔一天就奏称此事可行,曰:

查得,于特门、奇图山等屯居住者,俱系满洲,此等人等居住海岛后,相距窎远,未曾内附。今三姓骁骑校伊布格讷既呈文该将军称,伊从前曾亲自渡海效力,今情愿前往招抚此等生人,即照伊所请,前往说服可也。

在鄂尔泰等人认为,岛上的部落不管是库页,还是费雅喀,“俱系满洲”,即都属于女真的分支,而且也都是从大陆移居到海岛的。而称其为“生人”,当为生女真之义。众大臣还特别提出,伊布格讷此行若能成功收服六姓之人,即请将他的处分撤销,雍正帝当即批复。

当年五月,伊布格讷自三姓城出发,以当地赫哲人推色尼克奇等为向导,前往该岛招抚,七月间抵达库页岛的特门、奇图山等地。据伊布格讷报告,他在抵达后——

召集绰敏姓、陶姓、苏隆古鲁姓、雅丹姓之库页人,并耨德姓、杜瓦哈姓之费雅喀等,将皇帝养育万民施恩之处一一传谕。四姓库页人达哈塔塔等人及二姓费雅喀瓦哈布努等皆欢喜,告称:愿依附圣主,每年进贡貂皮。其六姓十八村一百四十六户四百五十丁,每年进贡貂皮一百四十六张……[4]

由于记载欠详,无法得知伊布格讷此行带了多少兵丁,推想不会不带,也不会太多,参考后来乾隆年间公务登岛之例,大约二三十人。以这样一个较短的时间,他们应该是直趋文中提到的六姓十八村等地。此时生活在下江地区的赫哲、费雅喀部落已经归顺清朝,库页人属于新附部族,以故鄂尔泰特地补充说明:“库页人达哈塔塔等既与赫哲、费雅喀一样每年贡貂,于此等人,亦请照赫哲、费雅喀之例赏给财物衣服等。”表示要一视同仁。

应该注意的是,此处点名归附的岛上六姓,为“四姓库页人”与“二姓费雅喀”。伊布格讷招抚成功的主要标志,或者说库页岛上部族归附清朝的必要程序,是贡缴貂皮,每户一张,当年便如数上缴。转过年来,常德调往北路军营任靖边副将军,署任宁古塔将军杜赉奏报库页六姓“倾心归化”,军机大臣提出以姓长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雍正帝予以批准,正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清世宗实录》记载: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复:宁古塔将军杜赉奏称“海岛特门、奇图山等处绰敏等六姓,仰慕皇仁,倾心归化,每年纳贡貂皮,请施恩赏,以示奖劝”,应如所请,照例赏给。嗣后六姓之人,交该将军处每姓各立头目一人,以为约束。每年所贡貂皮,分别解送。从之。[5]

文中所说的“海岛”自然是库页岛,而“六姓”,指的是岛上四姓库页人与二姓费雅喀氏族。至于“特门、奇图山”等地名,难以具体考定,但知雅丹氏在库页岛南部地区的西岸。这是清廷对库页岛正式实行管辖的记录,经过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员招抚,宁古塔将军呈报,军机大臣合议,最后由雍正帝御批,程序严格,载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