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通过《钦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钦定藏内善后二十九条章程》等治藏法规,逐步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措施,相继实施了“驻藏大臣”“金瓶掣签”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同时实现了中央在西藏地区的驻军。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清政府应对乏术,已经无力挽回统治的颓势。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软弱,统治风雨飘摇,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控制力也被一步一步削弱。......
2023-08-29
中、英间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又一次无果而终,英、藏方面通过划分内外藏以分裂中国的企图没有实现,藏事问题也被搁置了起来。马麒及其幕僚在处理藏事问题过程中,明确认识到西藏问题的关键在于民国政府在建立之初便缺乏与西藏方面的有效沟通。民国政府虽然做出了数次努力,但由于英帝国主义从中作梗,民国政府并未与西藏地方政府建立直接联系,以至于双方隔阂日重,分歧难以弥合。马麒发出“艳电”之后,立即开始着手下一步对西藏局势的应对措施。马麒的重要幕僚黎丹向其建议,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西藏问题的关键在于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隔阂日久,而受英国方面的蛊惑甚深,如果能够实现中央政府与西藏的有效沟通,对西藏上层坦陈利害,则能够弥合双方的感情,英国在西藏的图谋就会不攻自破。有鉴于此,黎丹建议组建以青海僧俗两界代表为主的中央政务代表团,前往西藏。充分发挥青藏两地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的优势,对十三世达赖喇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的正常化,也进一步密切青、藏两地的关系。
马麒在掌控青海大权不久后便已认识到密切青藏关系对维护其在青海的统治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曾多次命令河湟巨商李耀庭以经商之名,多次往返于青、藏之间,进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沟通。黎丹的建议,正中马麒下怀。马麒一方面通过甘肃督军张广建电呈北洋政府,要求派遣代表团进藏沟通;另一方面,自己也开始谋划、选拔合适的进藏人选。北洋政府很快电复张广建决定委派中央政务代表团进藏,并要求甘肃省就近组织政务代表团成员。甘肃省最终决定该政务代表团以甘肃督署军事咨议李仲莲为团长,并在马麒与黎丹的推荐下,任命时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军事参事的朱绣以及宁玛派大活佛古浪仓三世久哲切洋多杰为代表团副团长,玉树地区的高僧拉卜尖贡仓等人为翻译。
朱绣,字锦屏,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青海湟源。他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湟源宿儒杨景升为师,在经史文辞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l5岁时,朱绣虽被迫弃学从商,但求知进取之心未泯,一有闲暇便孜孜读书,《西宁府续志》称他“书报尝不释手”。这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民族贸易中心的湟源也不断受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朱绣率先从外省订购新式刊物,了解外部信息,成为青海近代最早接触到新思想的学人。辛亥革命爆发以后,青海成为马麒的势力范围。朱绣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马麒的智囊黎丹相识,后他深受黎丹赏识,被推荐为西宁道尹公府随员,从此踏上了仕途,并逐渐得到了马麒的器重。民国四年(1915年),朱绣先后到内地的南京、北京、上海、洛阳、西安、兰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通过游历比较,他深深体会到青海文化和经济的落后,认为开发青海必须以兴办教育为基础,提出“使青海之教育发达而成文明之新省”的主张。考察归来后,朱绣积极追随黎丹等人,在青海掀起了开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并亲自兼任宁海蒙番师范学校校长,培养蒙藏师资。民国十五年(1926年),学校更名为“青海筹边学校”,教育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改革,以培养实业人才为宗旨,设置了藏语、英语、国语、森林学、动物学、养羊学等多门实用课程,为青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朱绣为人博学好问,对藏文和边疆事务都有深入研究,因此他于民国八年(1919年)奉使入藏。这次使团进藏是民国时期西北边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朱绣仕途生涯中的最大建树。
朱绣一行于同年阴历七月二十九日起程,沿唐蕃古道从青海入藏。行前,马麒等人为之设宴饯行,席间气氛肃穆悲壮。黎丹提笔书写了宋代大诗人陆游的《金错刀行》一诗赠与代表团,以诗中“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名句勉励朱绣等代表。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县知事胡燮坤特意作了《送朱锦屏出使西藏诗》十首赠与朱绣,诗中写道:“破碎山河不可收,何堪同室自为仇。凭君好借天河水,一洗中原五族羞。”对朱绣此行,寄予满腔热望。
朱绣一行携带有甘肃督军张广建致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的信函,由哨官马彪等率兵护送。在致达赖喇嘛的信函中,张广建写道:
窃谓西藏与清朝历史沦肌浃髓,固结最深。民国改建以来,首标五族共和为立国宗旨。国旗五色,以表五族合欢。前大总统之于贵佛,典礼优渥,异常隆重,贵佛又素来倾向中央,万里关山,真诚不隔。今大总统徐(世昌)莅任以来,屡颁电令至甘,垂询藏事……大总统有厚待大佛之意,与大佛爱慕大总统之情无人从中沟通,未能曲达。……故不嫌冒昧敬奉此函,并特派管理甘肃青海红教佛僧古朗仓、管理玉树三十六族佛僧拉卜尖贡仓、本署军事谘议李仲莲、军事参事朱绣前赴台端,代陈悃款,并赍微物,聊申薄意。长途奉致,祈赐哂存。所派各员均系广建信用之人,请赐接见,俾得详陈一切。如有咨商事件,不妨备细告知,以便转呈大总统鉴察。若尊处有遣派赴京人员,亦可与彼等同回,由青、甘入都,沿途当为照料、保护也。[185]
由于路途遥远,加之沿途气候严酷,朱绣等人一路历尽艰辛。朱绣后来在《海藏纪行》一书中写道:“(沿途)茫茫大滩,遍地沮洳……一路上寒风如刀,刺目愈裂,眼睫生冰,气不能出。”[186]直至1919年11月24日才抵达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接见了使团,之后,指示噶厦政府、拉萨三大寺代表以及西藏其他各界上层与代表团成员就有关事宜进行了广泛磋商。李仲莲、朱绣所率的代表团是民国建立以来第一个入藏的中央政府代表团,成员们抓住这一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在拉萨期间与西藏地方政府政教人士密切接触,向他们宣传民国中央的对藏政策,疏通歧见,联络友谊。青海高僧古浪仓活佛、拉卜尖贡仓等也利用自己的民族与宗教身份向西藏宗教界宣传民国政府的宗教政策,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经过代表团的努力,他们与西藏地方就清末以来的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以及川藏纠纷等敏感问题交流了看法,增进了互相的了解。
1920年4月,甘青代表团在发给张广建转呈中央的电文中汇报了自己数月以来的工作成绩和所掌握的西藏情况。报告中说:
(到藏后)旋见达赖暨西藏内务大臣、噶布伦等磋商派人赴京解决川藏各事,藉以解释嫌疑,联络感情。渠以事关重要,非得三大寺及大众商议不能解决,以故迁延多日,未克决定。复由达赖及内务大臣、噶厦等,饬令大众公所由三大寺及大众特派代表僧俗五人与(莲)等随时接洽,磋商一切。在大众公所连开会议三次,感情颇好,前嫌尽释,该代表等均形欢悦,以谓中藏交情从此断开而复续,甚愿照旧和好。惟因(莲)等系甘肃特派前来通问,未有大总统明文,不能直接解决诸事,深以为憾。若使渠骤派人赴京,实有种种困难,不便前往,意欲在拉萨或印度开和平会议,请英作证,遂即议决。俟(莲)等回甘后,由大总统与达赖喇嘛特派全权委员会议地点,汉番两边请英派员作证,和平解决,万无不解之冤。但现届停战期满已久,刻下双方准备待战之际。(莲)等由藏回甘尚需时日,万一两方军队发生冲突,则于和议前途不无影响。是以议定:一面由(莲)等禀呈大帅,请饬驻扎结古军队静守边界,暂缓进兵,并转呈大总统电令四川所属各边界官军,暂持防守主义,不得轻开战端。等情。达赖现已令饬噶布伦暂缓开战。令汉番议定应允,谨将达赖寄昌都统兵官札文底稿一并呈阅,伏恳大帅可否转呈大总统,电令陈镇守使亦暂缓进兵。所有议决双方停战以俟和平解决各缘由,理合具函呈禀,可否之处,伏候钧裁示遵。[187]
从以上电文中可以看出,代表团的沟通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关系,有效地弥合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的裂隙,为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带来了一线曙光。代表团会见十三世达赖喇嘛后不久,十三世达赖喇嘛便委派驻青海湟源的噶尔本洛桑更登拜会了马麒,并呈送了十三世达赖喇嘛致甘肃督军张广建的礼物和信函,信中写道:“西藏本中国属蕃,关系至深。因前清末季不善抚绥,致生猜疑,然其眷念宗国之意,始终未忘,持劫于外力,无可如何。现在库仑独立既已取消,西藏自治无所藉口,宪台(张广建)又乘此机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派员通问,恩泽周挚。此次达赖遣使报聘,不为无意……嗣后关于藏内一切事件,仍望始终维持,以飨倾向之念。但藏地要情千万勿令外人窥知,免生他患。”[188]在朱绣等谈判代表离藏回青之际,十三世达赖喇嘛为了表示诚意,又亲自为他们设宴饯行。在宴席上他发自内心地表示:“余亲英非出本心,只因钦差逼迫过甚,不得已而为之。此次贵代表来藏,余甚感激,惟望大总统从速派全权代表解决悬案。余誓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至于西姆拉会议草案,亦可修改”[189]。十三世达赖喇嘛还委托李仲莲、朱绣等人给张广建、马麒带去自己赠送的礼物,包括金佛、哈达、红花、藏香物,并有一件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正式公文。后藏的九世班禅额尔德尼也派人从扎什伦布寺送来多种礼物和一件公文。此外,三大寺以及合藏僧俗会议、萨迦寺等也均向代表团呈送了给张广建等人的信函和礼物。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公文中表示:“至汉番各事,若能双方会议,和平解决,应由汉英速派代表各员持文,说亦在拉萨或在印度开议,时届期由番边特派代表之员,将此情应如何禀陈大总统之处,仍希顾念汉番大局,妥为办理。”[190]九世班禅在信中也表示:“所有中藏各事,惟愿照旧和好,俾我边远番民亦得沾沐鸿恩,同登寿域,皆享共和幸福,曷胜幸慰。”[191]拉萨三大寺以及萨迦寺在给张广建的信函中也都表示了对甘青使团进藏的欢迎和欣喜之情,表示了与中央政府及甘青地方各界交往、沟通,改善关系的意愿。
可见,经过甘青各方代表的努力,十三世达赖喇嘛、九世班禅以及西藏地方各界均表示出与中央政府沟通的诚意。“在疏通达赖喇嘛等西藏主要政教领袖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为恢复与改善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方面走出了可喜的一步。”[192]在甘青代表团的直接沟通与感召下,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政治态度又逐渐发生了转变,由“亲英”转而“向内”。但也应该看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等在信函中仍然坚持以《西姆拉条约(草案)》为文本进行谈判,坚持应由中、英、藏三方面和平会议解决,而且会议地点最好是在拉萨或印度。针对十三世达赖喇嘛所提请求,北洋政府给张广建回复的电文中表示:“藏人主张在拉萨开议,请英作证,仍是三方会议之局,似此办理,势须完全追认陈使画裁草约,与国内多数希望及川、滇等省主张相去尚远。当此南北统一尚未告成,此事似不能不暂持慎重”。[193]电文中对十三世达赖喇嘛政治主张的剖析可谓一语中的。
因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利益诉求相去甚远,之后的沟通任务仍是任重而道远。但无论如何,李仲莲、朱绣作为民国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批抵达拉萨的政府代表,对于当时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不正常关系的僵局是一种突破。使团的成功出使为粉碎帝国主义列强割裂中国领土的图谋带来了希望,功在千秋,利在后世。这次沟通访藏的成功也说明,清末民初西藏地方不正常的局面并不能割断其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汉、藏两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友谊,元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长期管辖,已经大大强化了西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这是中央与西藏关系正常化的最大保障,也是西藏与青海等地密切交往的稳固基础。李仲莲、朱绣在完成使命后向中央政府呈送的报告中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此次赴藏详细调查,始知达赖前次并非有意反抗中国,实缘前驻藏大臣联豫等种种酷虐,陆军变乱,惨杀番民,以致汉番仇视,结成恶感。莲等抵藏后,极力解释嫌疑,联络感情,疏通意见,达赖颇示内向之忱,对于莲等格外优待,殊深喜慰。……西藏内部本系新旧两派,旧派居十分之七,新派约居之二、三。旧派以藏王及总堪布、三大寺为最有势力者,多数尚有思念故国之意;新派以四噶布伦为最,常受英人愚弄,借为护符,而此四人中,又以现驻昌都统兵官降巴丹达为最,现在降巴丹达颇知英人阴毒,甚愿内向,又恐我国不能保护,只持保守主义以俟。将来我若能为釜底抽薪之策,一面派员议和,联络旧派人物相机进行,则狂澜虽倒,不难渐次换回。为今之计,亡羊补牢尚未为晚。况最近英使在京所提各条,莲等面询达赖,亦不知情,足征英人从中作祟,殊非藏人本心反抗中国也。[194]
甘青使团访藏的成功,对英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图谋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打击。当时原英国驻哲孟雄行政长官查理斯·柏尔认为:“这是自1910年中国军队迫使达赖喇嘛流亡以来绝无仅有的事件,也是英藏关系倒退的一个表现。”[195]甘青使团离藏以后,查理斯·柏尔立刻赶到拉萨活动。他接连拜会了十三世达赖喇嘛以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四个噶伦,妄图探听这些西藏政教上层人士的政治动向,并俟机对他们进行拉拢和利诱。但查理斯·柏尔的活动并未取得大的成效。“即使在柏尔离开拉萨时,他也知道在西藏贵族中,由于对英国的图谋不信任,并由于传统联系和经济利益均在中国的缘故,因而存在一种日益增长的要同中国发展更密切联系的感情。甚至在最热心与英国联系的支持者中,也很少有人希望西藏与中国政府完全决裂。”[196]
李仲莲、朱绣一行于1920年7月返回甘肃,圆满完成了与西藏地方的沟通。同时,使团成员也通过和西藏政教人士的接触,对他们的政治态度有了深入了解,掌握了大量原本不为人所知的情况。朱绣回青后,积极从事蒙藏边地问题的研究,总结历代经营青海的得失,先后编写了《西藏六十年大事记》《海藏纪行》《拉萨见闻录》等书稿。这些书籍成为研究青藏地理、人文及近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
本节的几点结论
1.西姆拉会议是英帝国主义图谋分裂中国的重要实践。清末民初以来与中央政府隔绝的西藏地方也谋求借助英帝国主义的力量实现“西藏独立”的企图。在全国人民的舆论压力下,北洋政府虽然最终并未正式签约,同时拒绝承认英国与西藏地方私自签订的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但对中国主权仍造成了重大损害。
2.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回复北洋政府外交部的“艳电”,是在青海玉树地区被划归“内藏”,青海行政当局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况下发出的。但“艳电”全文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有理有据地力争主权,表明了马麒等人对于青藏一体、唇亡齿寒这一特殊地缘关系的清醒认识。“艳电”发出后,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抗议北洋政府卖国行径的浪潮,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绝承认《西姆拉条约》,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3.民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虽多次派员前往西藏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等人沟通,但由于英帝国主义从中阻挠均未能进入西藏。马麒主导的甘青使团入藏活动,是民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派员以政府代表的身份成功入藏,打破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不正常关系的僵局。朱绣、古浪仓等青海籍人士入藏后与西藏各界进行了有效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隔阂,密切了双方的关系,也为西藏问题和平解决带来了一线曙光。
【注释】
[1]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7页。
[2]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8页。
[3]魏明章:《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及其职责》,《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卷3,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版。
[5]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6]《明史》卷332《西域传四》。
[7]详见《南禅寺天方圣裔复命归真碑文》,此碑尚立于西宁凤凰山拱北之内。
[8]《青海志》卷3《寺院》。
[9]《明会典》卷20。
[10]马学贤:《回族在青海》,《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11]李清凌、钱国权:《中国西北政治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12]马学贤:《回族在青海》,《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13]谷苞:《西北通史》(第四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14]费孝通:《临夏行》,《瞭望》1987年第23期。
[15]【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1《西宁卫》。
[16]芈一之:《撒拉族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4页。
[17]【清】龚景翰编、李本原纂修:《循化志》卷4《族寨工屯》。
[18]“工”的由来和含义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撒拉族的“工”有族(部落)或村寨、镇等含义。清雍正时期,官方文书即开始以“工”作为其行政村寨的单位名称。
[19]吴丰培编:《豫师青海奏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4页。
[20]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七,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版,第21页。
[21]语出北洋政府国务院发给马麒的皓电(1913年8月),转引自杨效平《马步芳家族的兴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22]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八,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版,第42页。
[23]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八,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版,第42~46页。
[24]陈秉渊:《马步芳统治青海四十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25]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页。
[26]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8页。
[27]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九,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版,第1页。
[28]青海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海三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29]周务学:《查勘玉树界务报告》,《玉树调查记·附录二》,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3~214页。
[30]王昱:《青海省治·建置沿革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6页。
[31]江源:《马家军阀事业的奠基人——马麒》,《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32]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页。
[33]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页。
[34]康万庆:《马麒、马步芳屠杀果洛牧民纪实》,载《青海文史资料集粹·民族宗教卷》,第35页。
[35]杨效平:《马步芳家族的兴衰》,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36]康万庆:《马麒、马步芳屠杀果洛牧民纪实》,《青海文史资料集粹·民族宗教卷》,第36页。
[37]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主编:《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7页。
[38]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古代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39]王昱主编:《青海方志资料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63页。
[40]芈一之:《青海地方史略》,1979年内部铅印本,第246页。
[41]王昱、聪喆主编:《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42]【清】康敷镕:《青海志》卷1《牲畜》。
[43]佚名:《青海畜产种类及分布概况》,《新青海》4卷5期,1936年。
[44]庄学本:《大积石山与俄洛人民生活》,《康藏研究》19期,1948年。
[45]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75页。
[46]魏明孔:《西北民族贸易研究——以茶马互市为中心》,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47]张廷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卷5《商务出产类》。
[48]张廷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卷5《商务出产类》。
[49]张廷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卷5《商务出产类》。
[50]张廷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卷5《商务出产类》。
[51]周希武:《宁海纪行》,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120。
[52]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
[53]【清】张其勤辑、吴丰培增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
[54]《清宣宗实录》卷410“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庚子条”。
[55]《清史稿》卷525《藩部八》。
[56]【清】张其勤辑、吴丰培增辑《清代藏事辑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7~430页。本文所列条款大部分摘抄原文,部分条款系依据原文归纳。
[57]《清宣统政纪》卷17,第2页。
[58]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55页。
[59]《清穆宗实录》卷36“同治元年八月乙卯条”。
[60]《清穆宗实录》卷122“同治三年十一月丁卯条”。
[61]《清穆宗实录》卷163“同治四年十二月丙午条”。
[62]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63]见《丁宝桢奏牍》第3~5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64]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50页。
[65]霍尔德希:《神秘的西藏》,第208~210页。转引自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66]见《丁宝桢奏牍》第7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67]见《文硕奏牍》第7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68]西藏档案馆档案,全宗代号096—3—6,目录号10。
[69]见《丁宝桢奏牍》第15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0]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85页。
[71]见《文硕奏牍》第8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2]见《文硕奏牍》第7~8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3]见《文硕奏牍》第3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4]见《文硕奏牍》第30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5]见《文硕奏牍》第30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6]见《文硕奏牍》第38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7]见《文硕奏牍》第38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8]见《文硕奏牍》第4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79]《清德宗实录》卷410“光绪十四年二月癸未条”。
[80]《李鸿章全集·电稿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21页。
[81][日]山县初男:《西藏通览》,第二编第五章,四川西藏研究会编译。
[82]见《刘秉璋奏牍》第2页,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83]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5页。
[84]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6页。
[85]《俄兵入藏》,《新民丛报》第三十三号,1903年6月9日(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十四日)。卢秀璋:《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415页。
[86]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87]冯建勇:《1888~1911年英俄在西藏的角逐》,《西藏研究》2010年第6期。
[88]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89]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90]陈春华:《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1907年英俄〈西藏协定〉》,《中国藏学》2013年第1期。
[91]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2页。
[92]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9页。
[93]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94]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95][英]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所1983年重印本,第238页。
[96]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47~348页。
[97]见《有泰奏牍》第26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98]许广智、达瓦:《西藏地方近代史资料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94页。
[99][英]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所1983年重印本,第182页。
[100]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87页。
[101]吴丰培:《清季喇嘛出往事迹考》,《中德学志》1943年第5期。
[102]柏林、王远大译:《阿旺德尔智堪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103]见《有泰奏牍》第28页,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04]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105][英]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所1983年重印本,第290页。
[106][英]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所1983年重印本,第290页。
[107]赵云田:《清代西藏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3~134页。
[108]《清德宗实录》卷534“光绪三十年八月庚午条”。
[109]见《张荫棠奏牍》卷一,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10]见《张荫棠奏牍》卷一,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11]见《张荫棠奏牍》卷一,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12]《清德宗实录》卷562“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戊午条”。
[113]《清德宗实录》卷587“光绪三十四年二月癸亥条”。
[114]赵云田:《清代西藏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9页。
[115]黄惟忠:《清季筹藏新政评述》,《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
[116]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
[117]见《联豫驻藏奏稿》卷一,载吴丰培辑《清季筹藏奏牍》,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118]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四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8页。
[119]尚秉和:《西藏篇》,载《西藏研究》编辑印编《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
[120]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页。
[121]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122]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123]《大清宣统政纪》卷三十“宣统二年正月辛酉条”。
[124][英]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所1983年重印本,第360页。
[125]陈渠珍:《艽野尘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126]忧患余生撰:《藏乱始末见闻》,载《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页。
[127]陈渠珍著、任乃强校注:《艽野尘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128]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129]梅静轩:《民国以来的汉藏佛教关系(1912—1949)——汉藏教理院为中心的探讨》,《中华佛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30]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131]北洋政府蒙藏院档案,第1045卷。
[132]喜饶尼玛:《近代藏事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133]《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详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第1~2页。
[13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5页。
[135]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6页。
[136]《西藏研究》编辑印编:《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137]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138]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西藏历史地位辩》,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
[139]英《外交部档案》,全宗第535号,第15卷,第153~154页,第193号文件附件,转引自周伟洲:《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357页。
[140]《西藏研究》编辑印编:《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记》,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0页。
[141]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142]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143]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2页。
[144]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4页。
[145]《东方杂志》第九卷,第十号,《英藏交涉始末记》。
[146][美]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147][美]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148]Heather Spence:Tsarong II,The Hero of Chaksam,and theModernization Struggle in Tibet 1912-1931,The Tibet Journal.p.38.
[149]冯明珠:《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150]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151]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152]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153]郭卿友:《民国藏事通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154]《西藏议约案》第二函,第八册(民国二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一月六日),民国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外交部致陈怡范电。
[155]《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载《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第129页。
[156]《西藏议约案》第二函第八册(民国二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一月六日),民国二年十月十九日外交部致收怡范电。
[157]《西藏议约案》第二函第八册(民国二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一月六日),民国二年十月十九日外交部致收陈怡范电。
[158]冯明珠:《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159]冯明珠:《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160]《西藏议约案》第四函第十三册(民国三年三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民国三年三月三日外交部致收陈怡范函。
[161]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162]喇敏智、马明良:《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163][英]兰姆:《中印边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3页。
[164]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272页。
[165]李铁铮:《西藏历史上的法律地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166]北京政府外交部编:《藏案纪略》,民国八年印行,第17页。
[167]北京政府外交部编:《藏案纪略》,民国八年印行,第7页。
[168]吕秋文:《中英西藏交涉始末》,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4页。
[169]北京政府外交部编:《藏案纪略》,民国八年印行,第19页。
[170]吕秋文:《中英西藏交涉始末》,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61页。
[171]吕秋文:《中英西藏交涉始末》,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64页。
[172]吴敬恒、蔡元培、王云五编:《西藏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84页。
[173]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174]《西藏议约案》第八函第三十六册,川边镇守使陈遐龄电。
[175]《刘陈龃龉中之边藏问题》,《申报》1919年11月15日。
[176]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8页。
[177]《北京政府蒙藏院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045,共941卷,第391号。
[178]樊前锋:《马麒传》,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2页。
[179]杨作山:《回藏民族关系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45页。
[180]樊前锋:《马麒传》,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
[181]任乃强:《西康图经》,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182]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edited by E.L.Woodward and Rohan Butler,Series 1,Vol.16,pp.860~861.
[183]冯明珠:《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184]吴敬恒、蔡元培、王云五编:《西藏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86页。
[185]《张广建咨文附致达赖班禅函》(1919年8月16日),北洋政府蒙藏院档案,卷1045。
[186]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187]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453~2454页。
[188]《北京政府蒙藏院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045,共941卷,第390号。
[189]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190]《北京政府蒙藏院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045,共941卷,第390号。
[191]《北京政府蒙藏院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045,共941卷,第390号。
[192]多杰才旦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下),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1页。
[193]《北京政府蒙藏院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045,共941卷,第390号。
[194]《西藏议约案》第九函第四十四册,民国九年十月十四日收甘肃省省长张广建呈国务院件。
[195]C.Bell,Protrait of the Dalai Lama,London and Glasgow,1946.P217.
[196][加拿大]谭·戈伦夫著:《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页。
有关近代青藏关系研究的文章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通过《钦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钦定藏内善后二十九条章程》等治藏法规,逐步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措施,相继实施了“驻藏大臣”“金瓶掣签”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同时实现了中央在西藏地区的驻军。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清政府应对乏术,已经无力挽回统治的颓势。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软弱,统治风雨飘摇,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控制力也被一步一步削弱。......
2023-08-29
1934年青海巡礼团入藏访问、学习是民国时期青海、西藏间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1933年青藏战争结束后,受国民政府委托,黎丹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兼青海藏文研究社社长的名义,组织“西藏巡礼团”入藏巡礼。巡礼团一行于当年8月底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境内。黎丹带领青海巡礼团共同襄助黄慕松完成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致祭大典,并参拜了十三世......
2023-08-29
青海建省的动议始于清末新政推行时期,时任邮传部尚书的岑春煊是最早的提议者。今青海果洛地区属四川省管辖,其他广大蒙藏部落游牧地区则归青海办事大臣管辖。对于青海地区是否设省则争议较大,一时难以抉择。光绪皇帝下令政务处就该折进行议奏,政务处经过讨论,认为升允在奏折中对当时青海建省的利弊的分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2023-08-29
对藏贸易利润惊人,马家军阀自然也染指其中,并凭借其政治特权,实现了对西藏贸易的垄断。“民国时期,马家军阀与西藏的贸易也是当时青藏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这种贸易带有军事扩张性、经济掠夺性和垄断性,但它对于沟通内地与西藏间联系具有一定意义。”[73]马家军阀所控制的商贸活动中,对西藏的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利润丰厚,马家军阀不断通过政治手段拓展对藏贸易,并逐渐主导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贸易往来。......
2023-08-29
自唐代以来,由于唐与吐蕃之间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双方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唐蕃古道。第四段系从众龙驿过牦牛河(通天河)、截支川,从青海玉树州境内进入到西藏境内的一段里程。这条路线亦即历史上的“入藏大道”,大致上渡过通天河之后再经巴塘、子曲一线入藏。......
2023-08-29
据研究,中国共有国际河流40多条,其中主要的有15条,而这15条河流有8条发源于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和藏南谷地便是青藏地区最为重要的两大农业区。与河湟谷地情况相似,藏南谷地是西藏地区水热条件最好的一个区域。......
2023-08-29
青海、西藏关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两个不同行政区的关系,青藏关系的发展是在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这一大的框架内进行的,近代青藏关系是古代青藏关系的继承与发展。这些著作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边、治藏政策,对近代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