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景观手绘课堂: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景观手绘课堂: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摘要】:水体示范2:水体与驳岸关系的概括化表现(陈立飞)水体示范3:动态水景的场景化应用(陈立飞)水体示范4:形态丰富的驳岸与水体的结合(陈立飞)水体示范5:水体与驳岸关系的细致化塑造(夏克梁)天空示范1:天空与前景物关系的概括表现(陈立飞)天空示范2:天空层次变化的细致塑造(陈立飞)阶段小结与点评:从植物组合到小品,无论从内容和表现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景观设计中除了一些主要的景点之外,不同形态的植物、植物和石头等组成的小品也十分常见。本阶段的练习以类型复杂、数量较多的植物和石头等物体的组合为主。这些元素形态、材质各异,通过多样化的配置方法形成各种不同的关系。如何将它们有序地组合起来,在构图和空间关系上建立适当的秩序,达到丰富而舒适的视觉效果,是景观小品表现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除形态的变化外,色彩的塑造和空间的表达也是景观小品中较难处理的内容。色彩的设计既要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特点,做到多色的合理搭配,又要考虑画面的调性要求,对色彩的倾向适当做出主观的调整,让不同颜色的物体在统一的调性中呈现各自的特点,既使之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可实施性和真实感,也使画面变得华丽美观,明快雅致。

教师示范作品

小品练习示范1:植物与栅栏组成的小品(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2:由植物和石头组成的景观小品(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3:由不同形态的植物组成的景观小品(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4:色彩和谐、空间层次分明的植物组团小品(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5:前低后高等方法在组合中的运用(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6:景观小品应注意“小、微”型空间关系的表达和色彩层次的组织(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7:景观小品的画面色彩应注意大关系的把握和小细节的变化(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8:绿化层次的有序组织(夏克梁)

小品练习示范9:画面的概括处理以突出视觉主体(夏克梁)

教学目的:

一是让学生学会景观小品的搭配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

二是让学生了解光影是决定空间感强弱的重要因素,以及锻炼学生的空间表达能力

三是锻炼学生刻画物体细节、掌握画面艺术处理的多种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画面整体意识感。

教学活动:

(1)点评前一阶段的作业;

(2)讲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3)本阶段优秀作品赏析;

(4)学生课堂实践;

(5)教师现场示范。

重点:

(1)分析并总结上阶段作业所出现的共性问题,讲述解决方法;

(2)讲解景观小品的组合要点和注意事项;

(3)讲解空间表达和画面处理的主要手法。

难点:

(1)植物和其他物体之间空间与明暗关系的表达与处理;

(2)学生对画面处理的主观意识的养成。

训练步骤:

在构图上,如果完全是植物的组团小品,根据各种植物的外形特征进行组合,形态相似的类别可集中放置,其间适当穿插形态有一定反差的植物,形成整体统一、局部对比的大体格局。除形态的合理组织外,在高低的组合上应注意适度安排,形成“密”与“透”的变化关系,达到饱满而不沉闷、空透而不单薄的基本要求。再者,应注意空间关系的合理安排以形成鲜明的空间色彩与视觉纵深感:色彩效果突出、季相特征明显的植物置于组团的前面,常绿的树木置于后方;低矮的植物置于前面,高大的置于后方;造型感突出的置于前面,形态普通的置于后方。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植物的组合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在空间关系上建立适当的秩序,做到“多而不杂,繁而不乱”,确保组合后整体形态的均衡与美观。除完全以植物组成的小品外,常见的小品中还有植物与石头等其他物体组成的小品,在构图的设计上要视具体的内容来决定画面的主次关系,表达与处理则根据构图来决定。

在色彩与空间感的表现上,应注意物体群间“小”、“微”型空间关系的表达和色彩层次的组织。在景观小品的空间形式上建立清晰的前后关系,从透视变化、形体对比等方面入手对其加以强化,在服务大色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同类色和对比色,形成协调且不失对比的变化,让不同颜色的物体在统一的调性中呈现各自的特点。色彩应尽可能展现成片的变化关系,以形成较强的画面冲击力。着色时不应破坏物体原有的形态结构,形体关系、层次都需清晰明确,尤其应注意物体间边缘关系的刻画,使画面达到物多而有序的效果。尽管需要处理的画面关系繁多,但刻画中仍应严格按照物体的形体结构、植物的生长规律等用笔,确保塑造的严谨性。

课时分配:

本阶段总共18课时,占课时总长的12.5%。其中理论讲授为4课时,实践练习为14课时。

作业数量与要求:

本阶段需要完成景观小品共8组(其中4组小品完全由各种植物组成,另外4组由植物和石头等物体组成)。完全由植物组成的小品要求植物品种多样、高低错落有致,植物与石头等物体组合的小品,要求画面内容相对丰富,构图安排合理。同时,要求所有的小品均有一定的场景感、空间层次分明、色彩统一和谐,画面处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教学成果展示

以石头为主的景观小品

本页作品由唐亚辉、陈笑提供

小场景

本页作品由梅辉辉、汤素素、陈瑞艳、徐娇提供

本页作品由李小琴、庄文袒、白苗苗、刘欣如提供

有水体的景观小品

本页作品由刘欣如、徐娇提供

本页作品由庄文袒、田苗、吴桐、陈笑、李小琴、姜安提供

本页作品由唐亚辉、汤素素、吴佳丽提供

本页作品由陈笑、汤素素提供

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小品

本页作品由梅辉辉、莫剑尧、刘欣如、吴桐提供

本页作品由刘欣如、白苗苗、陈笑、唐亚辉提供

课外作业示范作品

水体示范1:不同类型水体的表现手法[张毅(上六图)、陈立飞(下图)]

课外作业内容及要求:

本阶段需要完成水体、天空的表现练习,数量不少于6组。要求用签字笔(或钢笔)结合马克笔进行表现,可以照片为依据或现场写生。水体的造型应满足多样化的基本要求,动静结合,质感显著;天空也应表现出多种风格,以云、鸟等元素的刻画衬托特定的氛围。作业统一画在A3的速写本上,位置安排得当,数量适中,画面整洁。

水体示范2:水体与驳岸关系的概括化表现(陈立飞)

水体示范3:动态水景的场景化应用(陈立飞)

水体示范4:形态丰富的驳岸与水体的结合(陈立飞)

水体示范5:水体与驳岸关系的细致化塑造(夏克梁)

天空示范1:天空与前景物关系的概括表现(陈立飞)

天空示范2:天空层次变化的细致塑造(陈立飞)

阶段小结与点评:

从植物组合到小品,无论从内容和表现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画面中众多元素如何统一是同学们在本单元中遇到的较大问题,在绘制过程中,需要大家以整体的眼光分析和看待物体,即把每一个要表现的物体放入画面整体关系表现的要求中去考虑,以保证画面效果的完整性、合理性与协调性。许多同学在学习中缺少联系性的作画意识,往往只看树木而忽视森林,将每一棵植物都看作一个独立的元素进行刻画,孤立地处理各物体间的关系。其造成的结果是每棵植物的塑造都很完整,但组合在一起却缺少相互的联系,如缺少环境色的影响、形体间的明暗衬托、对比强弱的变化等而使画面变得简单化、平面化,整体关系因缺失自然感和关联性而显得生硬。

因此,每位同学都要培养起以全面的眼光控制画面的意识和习惯,在完成单体塑造的同时兼顾物体间关系的处理,从全局的角度对明暗、色彩关系进行组织,使场景中各元素凝聚成一个整体,形成较高的视觉协调性。

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光影问题也是一个较明显的共性问题。光影能使物体产生立体感,使色彩变得丰富。画面中缺少了光影,容易导致画面平面化,缺少空间层次感和物体的体量感。根据光影透视原理,投影浓淡及投射方向的正确表达,能够表明光源的强弱和方向。而光影的强调与否,决定着纵深感的强弱变化,也影响着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光影对比越强,物体越突出,越吸引人的视线。平时缺少观察的学生,往往会忽略对光影的正确描绘,或将投影朝向画得不一致,或干脆不画投影,呈现一些不符实际的光影效果。

因此,在表现画面时,需要同学们重视光影表达的作用,尤其对画面主体构筑物,必须根据光线的实际效果对光影的方向、形态、强弱变化等进行描绘,强调光影的客观性和丰富性,有效利用其强化空间关系,突出视觉中心,使画面更富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