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微课应用研究:互联网思维对思政微课教学的意义

微课应用研究:互联网思维对思政微课教学的意义

【摘要】:微课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思维能够跨界到教育领域的重要依据。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创新、数据等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和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互联网思维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传统教学理念教学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互联网思维促使教师正确认识新时代学生的重大变化,重新审视当代师生关系,变革传统教学理念。

微课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思维能够跨界到教育领域的重要依据。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创新、数据等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和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互联网思维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传统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里,教师处于权威地位,而学生仅处于从属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教”,并且过多的注重单向“灌输”,师生互动性不强,“教”与“学”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没有充分发挥,致使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师生缺乏交叉点。

用户性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特征。网络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结构之中。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大大增强。互联网思维促使教师正确认识新时代学生的重大变化,重新审视当代师生关系,变革传统教学理念。

(二)互联网思维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微课教学实践

创新是互联网思维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想有所作为、大有可为,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实践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将互联网理念移植到微课教学中,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利于实现微课教学实践的创新。

简约性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这里的“简约”既迎合了社会发展要求,又体现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倾向,不但是形式上的“简”,更是内容上的“精”。这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微课教学时,变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原本抽象、繁琐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样,教学实践的创新也能够使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同时,转变教学话语体系,缩短与学生的时空距离,使其更加“接地气”。

(三)互联网思维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微课教学实效

实效性的获得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直接目的和根本要求,一方面,互联网思维强调事物发展的数据性,将整个微课教学的过程全部量化,以数据做支撑,加大定量评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中的比例,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微课教学实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宽带、视频压缩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教学内容制成“简”而“精”的微视频形式,快速、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利于实现泛在学习,有助于微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