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化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将各类实践活动策划、申请、宣传、报名、组织、管理、开展和评价都通过媒体技术来完成和发布。这里的媒体化特指新媒体宣传方式,比如微信、微博、博客等各类可用于教学的网络媒体方式。开展媒体化实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媒体能力,感受思政课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能自由表达思想。学生随时交流实践技能,学习相关理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各大企业宣传业务,供宣传团队选择。......
2023-08-2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多门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教学效果令人不够满意。查其根本缘由,社会这个大环境及其教材本身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还有学生、教师、学校等一些主观原因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学倾向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诉求,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孙忠良等人(2014)[3]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任课教师教课的负担有些重,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也较大,而且真正获得的教学效果却不是特别理想,一些教师太过强调纯观念形式的教育,说教的成分也比较多,实际可操作性的内容较少,使学生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还是侧重于教师的绝对主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特别明显,形成一种教与学的畸形关系。另外,陈冬丽(2016)[4]也提出,在高校招生体制、教育不断改革的如今社会,高校教育的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挑战,学生自身的思想高度、接受能力、教育层次、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并有大多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获得文凭的一份。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老师还采用着满堂灌、填鸭式、理论灌输式等[5]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很大部分教师难以突破思想上的束缚和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依旧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根本不思考以适合大学生年龄特性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方式刻板、单一,学生长期受着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及思想理论的影响,不仅会使得其学习积极性降低,也导致课程可信度下降,思政教育课堂的教育性也会大打折扣。
(二)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受限
思想政治理论和其他学科不同,对比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严肃性和专业性,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发生教学失误。而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数的教师会循规蹈矩,对一些问题不敢表达看法和见解[6]。大多思想政治教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无论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新颖,但只要教学中没有差错。这种思想政治老师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钻研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上,而是只顾着满足所说的“正确”和“规范”。还有,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计划上采取大班制,可随意地更改课程的内容,或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变为学生听故事的地方,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一直在下降。
(三)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我国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分四学期授课①。一般,第一学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学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学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学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从上面的课程中可以发现,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然而其他三门课程似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不大,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如果只依赖传统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绝对不够的,一定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②现在的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这一群体茁壮成长,善于表现,个性张扬,然而理解能力却有些弱,行为和认识之间不一致,被新型媒体和网络文化严重影响着,继而增加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中之重是创新,随着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课”等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有效使用,不仅有助于满足“90后”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维特性,还可能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①苏庆芳.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12):53—56.
②孙忠良,王飞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6):30-35.
媒体化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将各类实践活动策划、申请、宣传、报名、组织、管理、开展和评价都通过媒体技术来完成和发布。这里的媒体化特指新媒体宣传方式,比如微信、微博、博客等各类可用于教学的网络媒体方式。开展媒体化实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媒体能力,感受思政课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能自由表达思想。学生随时交流实践技能,学习相关理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各大企业宣传业务,供宣传团队选择。......
2023-08-29
(一)贵州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微课资源开发的具体情况6.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认识法律的基本内涵是形成法治观念的基础启发学生对“法”的思考课堂讲授法导入本章学习目的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推动。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023-08-29
究其原因,思政课教学因其特殊性,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其时效性,所以教材更新度较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从“2005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教材已经先后更新了6次,每次修订都要求一部分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近年学生们以大作业的形式,提交了90多部充满青春活力、传播正能量、深受师生喜欢的微视频,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微课资源。......
2023-08-29
(一)作为传统授课的教学辅助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5门课程,5门课程面向全部的在校大学生。承担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们往往每个学期都有较重的教学任务,同样的内容往往要重复多遍。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也方便学习者随时通过各种途径搜索解惑。(二)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师把微课作为主要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实现学习,而在课堂上主要就知识点的实践与应用再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2023-08-29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微课主题内容的选取要遵循“需要性”与“应用性”原则,基于问题的解决,有的放矢地进行筛选。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制作中以合度的形式表达合理的情感,能更好地传递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可以看出,在思政课翻转课堂中,教学的重点还应放在“教”与“学”两方面上。......
2023-08-29
以“课前时事演讲法”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有效模式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李桂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仅理论性、政治性和思想性十分突出,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笔者多年来一直以“课前时事演讲法”探索“概论”课如何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实验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