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用影视写作:何谓影评?

实用影视写作:何谓影评?

【摘要】:影评,就是电影评论或电影批评。我们用四篇影评来具体说明。影片《幼儿园》并没有展现出成人一厢情愿所认为的,孩子就是无忧无虑,就是简单快乐,他们也有他们成长的无奈与烦恼、现实与苦涩。截至5月9日,《钢铁侠3》的全球票房已经高达7.75亿美元。杨惠姗这个名字于当下的人们可以说是陌生的,她是前台湾金马奖影后、亚太影展影后,代表作是《玉卿嫂》《我这样过了一生》。这一息影就真是息了,关了灯不说,还卸了幕布。

影评,就是电影评论或电影批评。什么样的文章是本书所定义的影评?我们用四篇影评来具体说明。

成人的视角·孩童的世界

——评纪录片幼儿园

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导演张以庆用他的镜头带我们走进湖北武汉一所普通的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园的生活是琐碎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然而,就在这些平凡简单的穿衣、吃饭、打闹、嬉戏当中,我们用成人的视角去看孩童的世界,那个世界里也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影子。

影片《幼儿园》并没有展现出成人一厢情愿所认为的,孩子就是无忧无虑,就是简单快乐,他们也有他们成长的无奈与烦恼、现实与苦涩。当心算班的优等生熊经纬第三次心算卡壳时,我的心底浮现出一丝丝酸楚;当胖胖的小男孩陈方正说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帮助下长高时,我暗暗惊讶并感叹幼儿童真的丧失;当孩子们正童言无忌地说着“开飞机、丢炸弹,炸死×××××”,转过身来春游时,就喝着可口可乐,参观生产流水线,看美国广告片,我恍然,原来孩子们面对的是跟成人一模一样的社会

这种展现与对比,既是导演敢于用真实的镜头、真诚的创作态度去面对孩童的世界,也是他机智巧妙地运用了彩色色调和黑白色调的双线结构来构架整个故事。在幼儿园里的日常生活里,导演采用了自然光、绿墙红地,颜色鲜明,用不打扰的观察式拍摄手法,去捕捉生活的细节与感动;而另一条结构线索,是对孩子的采访,使用黑白色调,用参与式的拍摄手法,在成人审视的目光中,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小的思想者,他们的回答,衬托出时代的变迁在一代人身上的烙印,让这部记录孩子“生活碎片”的影片,多了几分厚重的力量。

除了影片的双线结构设计精巧之外,影片在声音的处理上也匠心独具。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反复出现了五次,一开始音乐是柔美的、抒情的,配合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场景,观众的心情是愉悦舒缓的。随着孩子们生活画卷的展开,与孩子们的对话,我们逐渐看到他们也有烦恼,也有受成人受时代影响的过早成熟,所以,到后来《茉莉花》的曲调再次响起时,音乐的氛围变得有些压抑、沉重,杂糅了百般滋味在心头。

最后,影片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外景的虚化处理。在影视片中,有虚焦镜头也是常见的,但《幼儿园》这部影片几乎把所有的外景地——操场上的户外活动、孩子们捡拾落叶、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等,都被刻意地虚化,这不得不说是导演张以庆的大胆创新和妙笔生花。外景之虚突出内景之实,使观众更加关注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面的生活,更好地为主题服务。此外,对于孩子们来说,外面的世界本身也是朦胧的、模糊的,用虚化的方式去处理外景,既符合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也使得影片更加诗化和空灵。

正如影片的开头所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导演通过双线的结构、彩色和黑白的两种色调、音乐的反复吟唱以及实景虚景的交替出现,把琐碎细小的幼儿园生活编织得紧致而细腻,充满寓意而又令人回味无穷。(作者:罗勤)

一周全球票房:《钢铁侠3》破7亿霸气连冠 《致青春》居亚

势头强劲的漫威科幻片《钢铁侠3》全球累计票房突破7.75亿美元

时光网讯 上周的全球票房市场在没有强劲新片的情形下,由《钢铁侠3》一枝独秀。随着本片在北美的正式上映,上周《钢铁侠3》在73个地区以逾3.48亿的票房蝉联冠军。截至5月9日,《钢铁侠3》的全球票房已经高达7.75亿美元。

华语爱情片《致青春》也不甘示弱,凭借在国内的超强人气,一周拿下5 353万元,杀至票房榜亚军位置;《疯狂原始人》以2 081万的票房排在季军位置。两部新片《瓦达拉枪战》与《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分别以806万和340万的票房排在榜单第六位和第十四位。

华丽转身

洁尘

华丽转身,具备这种姿势的女人须得两个条件:一是美貌;一是才华。还要有一个前提,转身的决心和毅力。就一个女艺人来说,退出娱乐圈,或入了商海发了大财,或嫁了人家相夫教子,或遁入空门青灯黄卷,都是一种选择;但也真就是一个退字。退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世人眼里稍微凄凉了点。其实,人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退,对这些曾经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女人更是一种良好的归宿。可是,转身,且还要华丽,从一种聚光到另一种聚光,总是汇集着世人的景仰这就太难了。

杨惠姗就做到了。

杨惠姗这个名字于当下的人们可以说是陌生的,她是前台湾金马奖影后、亚太影展影后,代表作是《玉卿嫂》《我这样过了一生》。人们喜新厌旧,当下出炉的新贵还记不过来呢,谁还记得从前的风光?当然,我等资深影迷除外。现在,杨惠姗是国际水晶玻璃制造行业的翘楚,可是,这是一种行业的荣耀,于公众来说,她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当一尊绝妙的水晶玻璃作品放在你面前时,杨惠姗这个名字是隐约的、含蓄的,犹如水晶玻璃迎光闪烁背后的那种羞涩。

我一直关注杨惠珊是因为她的《玉卿嫂》。在这部改编自白先勇小说的影片中,杨惠姗的表演臻入化境。在台湾女演员中,我认为有两个人是可以一直演到老的,一个是归亚蕾,一个就是杨惠姗。归亚蕾依然在演着,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杨惠姗演了一百四十多部电影(这个数字真可谓恐怖),绝大多数是烂片子,但有了几部精品在那搁着,足以不负后冠。但是,就是在脱胎换骨完成精品之后,她将后冠掷了、戏服脱了,干干脆脆地息影了。作为一个演员,她算是有了交代,特别是对那些个烂片以及把她给看扁了的人,有了一个交代。这一息影就真是息了,关了灯不说,还卸了幕布。女艺人中一不顺心就嚷嚷着息了的,也多了,大多息个半年一年的便为了“不让观众失望”说话不算数地又出来了;有点定力的,息个三年五载的,也就熬不住了。说息了,就真息,这种人物真是罕见,山口百惠是一个。杨惠姗是息了影,但准备着另一种亮相,这么有心有劲的女艺人,也是罕见。

11年后,她再次出场,身份是——艺术家。要说,前面的杨惠姗是艺术家、电影表演艺术家(这词在大陆使用一般是针对过气明星的客气话,要用在当红明星身上,他们非杀了你不可);这一次,她是中国琉璃艺术家。所谓中国琉璃,其实就是水晶玻璃,冠以“中国琉璃”之名,是杨惠姗给自己承继的这门自汉代以后就基本断裂的艺术以一个传统上的归宿。

杨惠姗的琉璃作品是相当出色的,据行内人士说,正因为她半路出家的特点,使得其作品少了许多科班人士不自觉的束缚和羁绊,呈现出天然且自由的意趣。在我的观感里,杨惠姗作品的出色还得益于她的伴侣、事业伙伴。当年《玉卿嫂》《我这样过了一生》的导演、现在的经纪人张毅题的作品名,比如,“大愿”“第二大愿”“悲悯”“无言这美”“众妙”“教风云焉能不起”“南瓜思考”等。这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标题因作品而具象,作品由标题而衍生,张毅的飞扬和杨惠姗的内敛,两种不同类型的才华结合,使得琉璃这种人前风光美艳人后血汗铺路(真的出汗,因为高温,真的流血,因为极易受伤)的艺术出了光彩。

一个女明星的余年,深居简出就算是很不易了,如果要她辛苦,那是一种难为。我说这话绝没有一点挖苦的意思。任何人,一旦成为明星,就被抛出了日常生活的轨道之外,这个抛,是主动,也是被迫。从绚烂归于平淡,不是异秉之人谁会心甘情愿?所以,我对杨惠姗的惊讶和赞美完全因为她是一个特例,一个超标的特例。

当然,杨惠姗还是幸运的,换个人,耗得起心血,但耗不起钱财。十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也不太长,我们听过太多皓首穷经一生无获的悲惨故事。张毅说:“诚恳到了,机缘也就到了。”说他们两人幸运,就是因为很多倒霉蛋诚恳到了,机缘永远不到。我想,杨惠姗和张毅做的不是别的,是琉璃。

见过琉璃吗?美艳吧?这个必然结果也相当美艳吧!

1999.11.27[1]

还记曾经的“青春”——回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昨晚我还一直为郑微感到难过。曾经疯狂地追求阿正,面对感情直来直往,爱恨分明,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一切。然而工作后,再次遇到林静和阿正,这两个生活永远安稳向成功目标稳步迈进的男人,都曾因实现目标而放弃郑微,回过头来发现最珍惜的还是郑微,一个勇往直前,大哭大笑的女孩子。我想那样的郑微真是惹人爱的,连我都开始喜欢这样爽朗的小飞龙,或许人是念旧,没得到的总是最好的,永远忘不了最初的悸动,像朱小北、阮阮也是如此。

多少人都长大了。阮阮说:“我长大了,他还没有。”她说的是赵世永,看起来无瑕的孩子,叫阮阮姐姐,最终无法摆脱家庭的布局。阿正其实也是如此,我有点气,回来后的阿正为什么没有勇气和郑微再走在一起,至少要让郑微知道他与欧阳的关系是假的,为什么人总是无法如年少时坦诚。造成了那么多误会、纠结,渐渐地也就不去理会它们,尽管心里纠缠,却终将冲不破,所以错失。

大多数女人都没有嫁给最刻骨铭心的那一个。但是如郑微自己所说,她得到林静,并非不爱,何须伤感?

始终觉得爱情是女人的全部,是男人的一部分。

以上四个案例都是围绕电影来写作的,但非常明显给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案例一《成人的视角·孩童的世界——评影片〈幼儿园〉》从影片的叙事结构、色彩、音乐以及虚化处理四个角度来分析这部纪录片,详尽系统、专业深刻。

案例二来自国内做得比较好的专业电影资料库——时光网,梳理了一周全球票房排名前十五的影片,让观众选片看片有个直观的感受。

案例三《华丽转身》选自成都本土作家洁尘的电影随笔集,文笔清新感性,亲切随意,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案例四《还记曾经的“青春”》是对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观影感受,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浅显通俗。

由此,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案例一是电影评论;案例二是电影报道;案例三是电影随笔;案例四是电影观后感。

可见,不是所有与电影相关的写作都是影评。

本书所定义的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指对一部电影的主题、叙事结构、演员的表演,以及导演表达思想所运用的视听语言如色彩、光线、拍摄手法、声音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影评重在“评”,要深入分析和挖掘出影片的主题或社会意义,要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灵活运用视听语言的各个元素论述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和电影语言。要有广博的文、史、哲知识,把对一部电影的评论放置到某种电影类型、某个时期进行分析,或进行中西方对比研究,或对某个导演的创作风格作整体性研究,或对一定范围内的影片作专题研究等,这便是本书所定义的影评。

案例二的“时光网讯”几个字,类似于报纸的“本报讯”,属于电影报道,汇集新鲜的影视资讯,扫描影市动态,追踪影人活动,揭秘拍摄花絮,推荐新片看点等,具有时效性、娱乐性、服务性的特点。

案例三的电影随笔,如同该书的序言里所说:“借对电影故事的复述,和对角色(包括演员)的品评,抒发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艺术的见解。”[2]因此,电影成为写作者言说的窗口,或抒情或议论,乘影评之车而来,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和艺术的光芒。

案例四是观后感,重在写“感”,表达方式以抒情、记叙为主,内容多为观看影片之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