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用影视写作》揭示解说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重要性

《实用影视写作》揭示解说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重要性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在不同地域的食物展示的转换中,解说词很好地处理了片子时空跳跃幅度太大的问题:九月下旬,乌珠穆沁草原已经褪去了绿色。

解说词纪录片中首先承担着叙事的功能,对于任何纪录片来说,为了使观众迅速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需要对事件所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所涉及的人物等基本要素交代清楚,以纪录片《藏北人家》中的一个段落为例:

在这个片段中,解说词很好地充当了“解说”的功能,为观众完整地交代了措那一家的财产状况,解说成为叙事的主导型因素,如果只有画面而没有解说,观众是很难了解这一切的。

但解说词如果只是充当着“解说”的功能,那它无异于新闻词汇,纪录片与新闻的很大不同之处在于纪录片除了真实记录外,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都会对被摄对象作出主观评价,在有的纪录片中这种意图稍显隐晦,而有的纪录片却比较直白显露。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对纯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这几段解说词起着抒情表意、提炼升华的功能,是编导对中国饮食赞美情愫的表露,对饮食背后的传统文化和国人生活智慧展现的点睛之笔。纪录片要想具备文化深度和思想高度,就需要仔细打磨解说词,尤其是在创造者想要在片子某个部分发表见解,表明爱憎态度以及对主题进行深化时,就需要借助解说词来提升片子的思想文化内涵,对于这种抽象复杂的内涵,画面是难以传递的,只能借助具有高度概括力与抽象性的文字。

纪录片虽然是客观记录大千世界的影像作品,但是这个“客观”也只能是相对客观,前期拍摄的丰富素材经过后期剪辑台的处理,纪录片就成为贯穿编导思想和情感的作品,而这种思想和情感更多时候靠解说词来承载,而纪录片的画面是编导利用蒙太奇处理后的成品,画面往往是跳跃、断裂、无序和散乱的,为了让画面连贯,就需要解说词这个红线穿针引线、承上启下。《舌尖上的中国》在不同地域的食物展示的转换中,解说词很好地处理了片子时空跳跃幅度太大的问题:

九月下旬,乌珠穆沁草原已经褪去了绿色。孟克和家人抓紧时间,赶在严冬之前进行最后的出场放牧。奶茶是早餐中永远的主角。砖茶、黄油、炒米,以及鲜奶是一锅奶茶的重要内容。奶豆腐是几天前做的。草原上的人离不开奶茶和奶豆腐。无法靠蔬菜水果来补充的维生素矿物质,都可以从这里获得。

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

这种远隔万里的默契,或许要追溯到蒙古人开疆拓野的年代。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时期的蒙古人远征到云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流传下来,生机勃勃。

在这个片段中,画面由北方的大草原瞬间切换到西南边陲的白族同胞,空间转换大,容易让观众的思维跟不上,编导在这里设计了解说词“一直向南,几千公里外的云南,几乎是同样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将一北一南中国两个地域的老百姓的生活进行了链接,指出他们在制作奶制品上的共同性,解说词很好地衔接了两者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