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编经典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准确把握主题与风格

改编经典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准确把握主题与风格

【摘要】:对原著小说进行改编,首先要领会原著小说的核心精神,把握住小说的主题内涵与风格形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所散发的那种青春期特有的荷尔蒙气味与当时处在青春期的国家气质所呼应,激情、浪漫、疯狂的背后是导演姜文自身对那个年代、那样一群人物与他们所发生的故事的深刻理解。可以说《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风格基调源于《动物凶猛》却又“猛”于《动物凶猛》,完全是非常极端化、个人化的风格贯穿于影片始终。

对原著小说进行改编,首先要领会原著小说的核心精神,把握住小说的主题内涵与风格形式。国内知名编剧芦苇曾说过:“对改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到‘有感而发,无感不发’。”一本小说看完后,要问下自己,这部小说哪部分最打动我,哪些段落最让我难忘,然后就可以从这些最主要的段落中抽取出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对改编创造的部分实施进一步加工。

以王朔小说《动物凶猛》以及根据此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小说《动物凶猛》主要讲述的是“我”和高氏兄弟、汪若海、于北蓓、米兰这些小伙伴们如何在“文化大革命”年代里肆意放纵青春、宣泄激情的故事。在“我”的眼中,家长是令人厌恶的,学校是无聊乏味的,用钥匙开锁进别人家是神秘和刺激的。整个小说都在彰显青年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所激发的桀骜不驯的热血青春。而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主人公“我”是代号“马猴”的马小军,以马小军与米兰的感情为主线,讲述了马小军及他的伙伴刘忆苦、羊搞、大蚂蚁、于北蓓这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北京所发生的成长故事。

对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创作过程,姜文讲:“看了这部小说,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王朔的小说像针管扎进我的皮肤,血‘滋’地一下冒了出来。我不能判断他的文学价值,我总是把文学变成画面,我自觉不自觉总是把小说翻译成电影。我一看到这部小说,就闻到了味儿,就出现了音乐……在《动物凶猛》中,我找到了我当时自己认为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还是主观的……我一再强调我的迷恋,我的欲罢不能……我摸着我的心来写,来拍的,而我觉得王朔的小说也是这样一篇小说……王朔的小说就像是引线和炸点,把埋在我心里的东西炸开了。我每次在翻小说写剧本时,都是在找炸点,在炸开的瓦砾里面去找。王朔的小说有这样的爆破力。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炸开之后,有多少是小说里的,有多少是我自己的,我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知道,精神还在,因为王朔的小说,使我很清楚地摸到了这根筋。”[12]

读过小说《动物凶猛》的人应该都会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找到很多小说中的场景,这些场景在影片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与展现,也就是说导演对小说内容进行了既熟悉又陌生化的处理。“熟悉”是将小说中的场景进行了还原,无论是布景还是光影都很好地将小说内容呈现了出来。“陌生”是指将小说中的场景又进行了个人化的理解分析与二次加工,不论是演员的表演、布光的处理还是道具的设置都更为精细化。比如接下来在“叙事结构”部分,将针对“情节点1”的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整个影片的基调温暖、火热,突出了那个年代人物特有的“阳光”般的火热情感与青春浪漫的革命情调。影片的风格基调最终是由影片主题所决定。《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所散发的那种青春期特有的荷尔蒙气味与当时处在青春期的国家气质所呼应,激情、浪漫、疯狂的背后是导演姜文自身对那个年代、那样一群人物与他们所发生的故事的深刻理解。可以说《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风格基调源于《动物凶猛》却又“猛”于《动物凶猛》,完全是非常极端化、个人化的风格贯穿于影片始终。影片的素材源于小说,又不同于小说本身,这就是改编文学中最重要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