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视改编的原则影视改编作品屡见不鲜,从众多改编的影视作品来看,影视改编并没有太多的特殊规定或统一标准,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此类改编原则多以名著小说为主,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已先后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并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在观众之中得到了很多的好评,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编的成功。“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应以不对原著构成重大艺术伤害为前提,遵循原著者的创作理念。......
2023-08-29
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影视艺术的根源与母体,为影视的成长提供着丰富的艺术滋养。影视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联姻,它的成长更是与文学息息相关。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对文学的借鉴最多,从小说、戏剧、诗歌中汲取了很多叙事和表现手法,可以说文学构成了影视最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选择改编的文学原著,应该从哪几个标准上考量呢?
(一)作品的艺术内涵与自身价值
在影视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在影视艺术中占据大量的篇幅,被改编的作品形式也可谓是多种多样。文学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维多克·雨果的《悲惨世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等,其复杂深厚的情感意蕴、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新颖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影视艺术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从中外影视的大量改编作品中可以看出,文学名著、畅销书以及小说一直都是改编者的宠儿。在畅销书的改编中出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如根据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纪实小说改编的《辛德勒的名单》,迈克尔·赖顿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侏罗纪公园》,温斯顿·格卢姆同名小说改编的《阿甘正传》,特·格拉斯同名小说《锡鼓》改编而成的电影《铁皮鼓》等影视作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戏剧改编如早期的根据果戈里戏剧《巡按》改编的《狂欢之夜》,高尔基戏剧《在底层》改编的《夜店》,还有散文如柯蓝的《深谷回声》被改编为电影《黄土地》;以及流行网络小说鲍晶晶同名小说改编为电影《失恋33天》等。
影视改编是一种艺术创作方式,无论是改编者还是被改编文学作品本身,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涵养。选择改编的文学作品首先应具有改编的思想价值,并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改编者在欣赏文学原著并选择改编某部作品的时候,会与原作品建立一种情感上的纽带与艺术上的共鸣,他们选择的是该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或价值,而后在改编过程中改编者通常会主动发挥艺术想象力和独创性,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其次,就改编者而言,他们在选择作品之后,通常会考虑改编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年代或环境自己是否熟悉,改编作品的内容应该与改编者的生活积淀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
文学与影视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但文学作品主要是靠文字来叙述的,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主要是靠个人的主观想象力来对文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想象和思考。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社会生活环境等各不相同,自然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而影视则是通过声音、画面等更加直观的形式,让观众更直接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体会作品内涵。因此,要注意通过艺术语言转换将文学的艺术价值在影像中再现出来。
(二)观众的喜好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表现媒介、方式的不同和受众欣赏程度的不同,决定了文学与影视剧中的故事表现具有不同的美学风格。影视剧通过画面呈现故事,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追求对真实生活的诠释。在影视剧本改编中,更注重选择那些具有通俗化故事、高强度情节、动作型人物、简洁性语言等特点的文学作品,以满足影视表现的需求。很多文学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大都着眼于那些既在文学界和读者中获得好评,产生一定影响,有忠实读者和观众,同时作品本身又具有较强的故事性,题材新颖独特,内容贴近普通大众现实生活,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平凡人生故事的文学作品。当下影视市场日趋大众化,商业化的影视剧,在演绎故事时不仅将吸引观众的视觉效果表现放在第一位,同时又以观众的喜好、票房价值和收视率作为追求的目标。
“大众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文化景观。“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7]当下的影视作品是在商业性的氛围中成长,多数影视创作者以商业化为目的。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影视改编便不自觉地遵循大众消费文化所要求的影视改编原则,即以“观众喜好”为改编的标准。改编者在改编的影视作品中,以追求讲述一个能让观众通俗易懂的故事,并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可为目标。这就要求在改编过程中改编者适度淡化文学作品中思想的深度,或者弱化人物形象的人性复杂度。想观众之所想,满足观众对影片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期待,创作观众喜欢的作品。
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结局是林静和郑薇结婚了[8],而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结局却是郑薇并没有和林静在一起,至于陈孝正她也没有去选择,影片中郑薇的一句“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给观众留下了很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同样在小说原著中,林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角色,他很爱郑薇,一直以来郑薇都深刻在他的心里。影片中,林静这一角色的塑造被大幅度删减,电影不同于文学小说,影片中编剧和导演对林静这一角色的改编是明智的。同时对于依靠画面和声音来诠释情感的电影来说,它完成不了小说中关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影片中若出现过多类似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未必可以得到观众的理解和情感上的认同。
观众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视改编作品的选择。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要求票房回报,因此在影视改编中,改编者不得不为观众的喜好考虑,迎合观众的心理诉求和期待,体现大众娱乐价值,即观众喜欢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
有关实用影视写作的文章
(二)影视改编的原则影视改编作品屡见不鲜,从众多改编的影视作品来看,影视改编并没有太多的特殊规定或统一标准,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此类改编原则多以名著小说为主,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已先后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并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在观众之中得到了很多的好评,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编的成功。“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应以不对原著构成重大艺术伤害为前提,遵循原著者的创作理念。......
2023-08-29
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从不被关注到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曲牌的失传,且目前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趋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聊斋俚曲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2023-08-29
进行文学改编必然要遵循电影叙事原则。发展部分主要是充分展开故事和人物。结尾部分主要是结束电影,升华主题。相比小说的散文化叙事风格,剧本的语法结构要凝练很多,剧本语言基本要遵循一句话代表一个镜头、一个画面的叙事原则。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把小说中描写的情节大量删减、梳理、提炼后,以主人公“马小军”的幼年时空、少年时空与中年时空的叙事脉络铺开叙述,仅用“第一人称”中年马小军的声音作为旁白补充叙事。......
2023-08-29
自电影开始承载叙事功能起,电影创作便向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借取素材,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也随之而来。文学作品同样是电视剧创作不可或缺的题材资源。前者是以文学与电影的相似性为根基,而后者主要以文学与电影的差异性为出发点。......
2023-08-29
电视文学片的脚本创作,在经历了前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找准了着手的切入点,参照并扬弃了格式范本等步骤,“破旧”之后便开始步入实质性的“立新”建置阶段,要根据选定的题材、角度、方式、风格等主观需求进行“量体裁衣”了。但是每逢詹姆斯·迪林汉·扬先生回家上楼,走进房间的时候,詹姆斯·迪林汉·扬太太——就是刚才已经介绍给各位的德拉——总是管他叫作“吉姆”,总是热烈地拥抱他。......
2023-08-29
(一)网络文学改编热潮进入2000年以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文学提供了近乎零成本的创作平台,也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资源充沛的影视改编资源。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第五代导演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中发挥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在作品的选择或是在剧本的创作中,都突出地表现了导演自身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修养和追求。......
2023-08-29
影评,就是电影评论或电影批评。我们用四篇影评来具体说明。影片《幼儿园》并没有展现出成人一厢情愿所认为的,孩子就是无忧无虑,就是简单快乐,他们也有他们成长的无奈与烦恼、现实与苦涩。截至5月9日,《钢铁侠3》的全球票房已经高达7.75亿美元。杨惠姗这个名字于当下的人们可以说是陌生的,她是前台湾金马奖影后、亚太影展影后,代表作是《玉卿嫂》《我这样过了一生》。这一息影就真是息了,关了灯不说,还卸了幕布。......
2023-08-29
年终岁尾的旁观,微博网络的围观,电影院外排着队的等待一观。从以上这些例子看出,学术型影评、电影报道、电影推介、网络影评,风格各异、功用有别,写作方法也大不相同。......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