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学片的脚本创作,在经历了前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找准了着手的切入点,参照并扬弃了格式范本等步骤,“破旧”之后便开始步入实质性的“立新”建置阶段,要根据选定的题材、角度、方式、风格等主观需求进行“量体裁衣”了。但是每逢詹姆斯·迪林汉·扬先生回家上楼,走进房间的时候,詹姆斯·迪林汉·扬太太——就是刚才已经介绍给各位的德拉——总是管他叫作“吉姆”,总是热烈地拥抱他。......
2023-08-29
(一)素材选择的标准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那么,如何从庞杂、无序、琐碎的生活源流中,选择出具有创作价值的素材呢?如何甄别素材的价值呢?
素材选择与创作者的创作态度有关。不管写作什么类型的故事,都应该“从心出发”,以宽广的视野、敏锐的触觉和行业的标准进行素材收集,完成剧本创作的原始材料积累。具体地说,这个标准体现为三个关键词:感觉、感动、戏感。
1.有“感觉”——选择熟悉的领域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导演一生创作的所有电影作品,几乎都在重复同一个题材和主题。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认为,自己几十年来电影创作的主题没有丝毫改变:那就是情感的被剥削。他认为,任何一位导演都只掌握一个主题,事实上是一直在拍同一类电影。可以看到,法斯宾德的电影创作都在讲述“情感的被剥削和被利用”:从“女性三部曲”——《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劳拉》,到《四季商人》《一年十三个月》《中国轮盘》《莉莉·玛莲》《寂寞芳心》,这一主题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查阅法斯宾德的生平资料,不难发现,导演在电影创作中贯穿始终的悲剧性情感主题,是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相吻合的。
几乎没有一个导演、作家的创作是全能的,既擅长黑帮类型又擅长农村题材,既钟情恐怖故事又热衷爱情片创作。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和情感经验限定了他的创作视野和价值取向。法斯宾德拍女性的悲剧性爱情,是因为自身的悲剧性爱情体验;斯皮尔伯格拍战争里男人的成长,是因为他的战争文艺情结;迈克尔·贝擅长在《变形金刚》系列展示速度、追逐和夸张的动作,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爆炸游戏和冒险闯关。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才会有敏锐的触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精彩的创意,有创作的“感觉”。
因此,在创作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我最熟悉什么?我对什么领域的素材最有感觉?如果要去做一个相对生疏的题材、领域,就需要去做实地调查、人物采访、体验生活或文献收集,以使自己尽快熟悉素材,培养对素材的创作“感觉”。
2.能“感动”——有创作的情感冲动
选材不仅要找自己熟悉的,还要找能激发自己创作欲望的,也就是素材本身能打动创作者,让创作者有最原始的创作情感冲动。能感动人的素材可能因人而异,但无外乎人、事、情三种。
(1)人。著名作家、编剧刘恒在谈到电影《张思德》的创作动机时说:
记得从延安采访回来,床上摆满了关于延安的资料和书籍,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手。后来回想一下,确实是那次在延安的采访深深打动了我,也帮助了我。我在延安的时候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一群人,毫不起眼的一群人,最后做成了那么伟大的事业。这就好比把一个黄土坷垃变成黄金,一个暗淡无光的东西变得光芒万丈,这是什么力量?仔细探讨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人充满了信仰。为了这个信仰,上上下下都愿意做出牺牲。因此,我为自己的作品选择了牺牲的主题。……在《张思德》里是为信仰而牺牲,在《云水谣》里是为爱情而牺牲,在我后来写的《集结号》里是为忠诚而牺牲,都紧扣这个主题。根据我对中国近代史和革命史的了解,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我觉得牺牲精神是人类最伟大、最有价值也是最有悲剧感的美德。[1]
很多时候,是生活中活灵活现、千差万别的“人”给了我们创作的欲望。一个(或一类)人不管是具有独特的人格、可贵的精神,还是具有非凡的经历、多彩的性格,都会给人以触动,赋予创作主体明确的创作动机。日本电影《入殓师》和英国电影《最后一个绞刑师》都是选择将一类从事独特职业的人作为创作对象,表现他们身上存在的矛盾性的情感体验和伦理困境:是活人,却要时刻面对死亡;厌恶死亡,却要满怀勇气和热忱处理死亡;他们的职业是处理死亡,甚至是扼杀生命,却要表现出对生命的最大尊重。捷克电影《焚尸人》则与此相反,选择了一个极其迷恋死亡的火葬场管理人为表现对象,让他在反犹太主义意识的驱使之下,走上谋杀妻儿的疯狂道路。这些电影创作所选择的人物,均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矛盾:外表与内心、职业要求与主观愿望、社会环境与个人欲望,形象本身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极易激发人的写作欲望。
(2)事。除了人物,事件也是激发创作欲望的重要素材来源。作为创作素材的事件,往往具有新奇、鲜活、感人、典型等特质,感官上能激发人的阅读、观赏欲望,理性上具有重要的创作价值:因为新奇,可以弥补单一生活的缺憾;因为鲜活,可以唤起生活的气息;因为感人,能引人共鸣;因为典型,能折射时代和人心,窥一斑而见全貌。
作家李准在谈到小说《黄河东流去》的创作初衷时说,他听闻过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大灾荒时期,一个女人为了救全家,将自己卖给了一个人贩子,希望能用自卖自身获得的这五个铜板,让丈夫带着一家老小渡过难关。当她跟着人贩子走到十里外的一个集市,摸摸自己的衣兜,竟然意外发现了两个铜板:那是丈夫担心她一路受罪,悄悄塞给她的。捏着这两个铜板,她凄楚阵阵、热泪盈眶。看到街边上一个卖烧饼的,她顺手拿出一个铜板买了几个烧饼,蹲在路边直到碰见熟人,好将它捎给家里的丈夫和孩子吃。她还一心惦念着:走的时候,他们还饥肠辘辘,一连两天都没进过食了。这是一件具体的小事,却包蕴了丰富的信息。它既有时代的影子,又有人物的肖像,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女性身上典型的群体特征。这个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物和情感,足够打动人心,也足以唤起作家创作的欲望。这便是一个极好的素材。
(3)情。台湾作家陈启佑写过一篇微型小说《永远的蝴蝶》。一个即将新婚的丈夫带着他的未婚妻,准备将自己结婚的喜讯第一个告诉远方的妈妈。在马路边,妻子对丈夫说,你就在这儿等着,我去把结婚请帖寄了就来。你看,邮局就在那儿。说完就转身往对面的邮局走去。就在这一瞬间,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倒了她。小说用三个层次描写了丈夫的感受: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幻化成一只蝴蝶飞了起来,又飘落到冷湿的地面上;妻子虽然与自己近在咫尺,他却感到远隔天涯;天空中飘着小雨,他觉得这是人生中下的最大的一场雨,雨点敲打在他的眼镜上,把镜片都打碎了。这三个层次丝丝入扣地呈现了新婚丈夫失去妻子瞬间的情感:蝴蝶是中国故事中永恒爱情的化身,化蝶情节的闪现进一步强化了两人爱情的深刻与永恒;而距离感的须臾变换,折射了人物从“执子之手”到“阴阳两隔”难以承受的失落感;雨水飘忽而至,将一个失意痛楚的人浇回现实,击打得支离破碎,我们对这份悲剧性的爱情体验已经感同身受。一个即将走向婚姻殿堂的恋人,拿着一封象征幸福的信件(结婚请帖),却走向了死亡,这是一个让人窒息的瞬间,它凝聚了太多的感情,也包含了太多的心理冲突和人生经验。
从选材价值看,这便是一个绝好的素材。翻阅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不难发现,一切伟大的爱情故事往往是超越生死、跨越时空的,它所具有的审美体验往往是悲剧性的。《永远的蝴蝶》所选择的创作素材也许来源于某次生活灾难和家庭不幸,也许来源于某个普通的报章或电视新闻报道,但小说家却将其定格,在情感的感召下创造了超越具象的艺术价值。
3.具“戏感”——符合戏剧的标准
所谓“戏感”,就是具有戏剧性,有情节、有冲突、有起伏、有矛盾,素材本身符合戏剧的标准,非常具有观赏感。素材本身不需要怎么加工就是一个完整、精彩的戏剧性故事或场面,这就是有“戏感”的好素材。
那么什么样的素材是最具“戏感”的呢?具“戏感”的素材有没有统一的特征?选择戏剧性的素材有没有可操作的规律?我们不妨先从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的观点说起。
实际上,在著名的《电影:物质现实的复原》一书中,克拉考尔早已告诉我们电影选材的基本标准。他认为,电影有两个基本的功能:揭示功能、纪录功能。与每一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电影各有三种最适合表现的题材。换句话说,有六种素材最适合做电影,它们展现了电影的两个基本特性:揭示、纪录。
电影的第一个特性是“揭示”。有三种东西最适合做电影:①肉眼看不到的;②转瞬即逝的;③非常规视角。因为“造梦”是电影的基本功能,所以我们要从电影中获得现实中无法经历的体验,视听无法捕捉的对象和容易忽视的瞬间或情态。所谓“肉眼看不到的”,大到外太空、外星人、异形、鬼魂、幽灵,如影片《第九区》《月球》《异形》《保罗》等;小到动物、昆虫、微生物、病菌的世界,如影片《雷戈》、《微观世界》、《鼹鼠》、《回归野性》(纪录片)、《黑猩猩》(纪录片)等,均是我们生活中无法“看到的”另一个世界。
所谓“转瞬即逝的”,是那种一闪而过的生活瞬间,它包孕万象、意涵丰富。它既无法重现、复原,也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地震、海啸、洪水、车祸等时刻,灾难对人的毁灭破坏和人在灾难中的体验,《1428》(纪录片)、《完美感觉》、《飓风营救》、《惊天巨啸》、《2012》等片均将此作为创作重点。这种“转瞬即逝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种美好、惊惧、悲伤的感觉,很多电影实际上是由这种瞬间的“感觉”放大、扩充完成的。印度电影中最常见的片段就是,当一个男人看到恋人,瞬间发现了她令人惊惧的美感,产生了爱情的冲动。影片往往将一个漂亮女孩置于画面中心,她面带微笑、长发飘飘,在极富印度风情的音乐声中,轻甩黑发、风情万种,一段抒情性的轻歌曼舞开始了。《勇夺芳心》《三傻大闹宝莱坞》《功夫小蝇》等印度电影,常有大段这样的感性片段。实际上,印度电影是很符合电影本性的,剧情部分丝丝入扣、情真意切,超现实的歌舞片段则引人入幻、肆意泼墨,故事在逻辑性和幻想性之间自由穿梭,展现了电影艺术的超人魅力。
所谓“非常规视角”,是指电影应该给人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视角,创造独特的“电影感”。不管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雨果》,还是《碟中谍4》,近几年的电影开场正趋于相同的美学理念,呈现相似的艺术形式:从天空,到城市,到楼宇,再到楼内的局部,一直推到楼内某个人物的特写,一连串流畅的综合特效镜头运动,通过大幅的前进式镜头段落,帮助观众创造了强烈的时空自由感。因此,电影应该移步换景、纵横时空,为观众打开一扇新的视窗,创造崭新的媒介体验。
电影的第二个特性是“纪录”,“生活中的运动”是它最适宜“纪录”的素材。这些“生活中的运动”包括三类:①舞蹈;②追赶;③发生中的变动。克拉考尔认为舞蹈是电影的重要素材来源,所以“歌舞片”在19世纪30至60年代盛行;在日常生活中,人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追逐—躲避”游戏情结,“追击”才是电影最常使用的素材和桥段;同时,电影应该表现“变化”。
这三种纪录性素材,本质就是生活中变化性的动作(系列)。舞蹈通过肢体动作,传达情感信息,制造生活情境,既能展现动作的美感,又迎合了电影的“造梦”功能,好莱坞电影《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雨中曲》,中国电影《天边一朵云》《如果·爱》,印度电影《我的神啊》《无相劫》等,均通过舞蹈动作同时展现了动作的现实价值和超现实意义。
“追赶”更是电影创作中的常规性设计,几乎所有的成龙电影(《龙兄虎弟》《警察故事》《红番区》等)、黑帮警匪类型(法国片《红圈》、港片《皇家师姐》、美片《老无所依》等)和战争电影,都是用追逐和格斗、枪战的复合性动作场面展开的。一些爱情片、侦探题材或社会题材电影,为了吸引观众,也会套用追击的叙事架构,以增强情感故事的吸引力。
至于“发生中的变动”,是故事创作的基本要义。不管是多长的故事容量,创作者的首要目标都应该让事件、人物、关系或情感状态发生改变,完成情节的曲折扬抑。如果人物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他(她/它)在故事中的行进线是水平的,就失去了写作的价值和阅读魅力。
以上三条标准,只要满足其中一条,这个素材就是有价值的,就符合故事创作的前提条件。当然,一个素材满足的条件越多,其成为故事素材的价值就越大。如果一个事件既能打动创作者,又是创作者所熟悉的,同时还有强烈的戏剧性,这绝对是上佳的创作素材。
(二)素材的来源
素材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生活现实本身,另一个是自己的想象。那么,寻找、挖掘故事素材的方法就有两个:一个是向生活要素材,另一个就是向自己要素材。
1.如何向生活要素材
如何向生活要素材呢?生活是个万花筒。尤其是当今社会,变化一日千里,矛盾尖锐复杂,再加上人性的善恶难辨,生活中的悲喜剧到处都是。中国广博的地域、众多的人口和剧变的时代,更为我们写作故事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库。这些可以进入创作素材的生活,既包括我们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也包括我们的见闻,还包括由经历或见闻出发获得的生活感受。
经历至关重要。没有亲历、体验过的生活,很难把它写得准确、生动,这也是剧作者体验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和采风的必要性所在。要想创作一个新疆农村的故事,没有任何新疆生活的经验是很难完成的;没有当过兵,没有进过军营体验生活,面对军人题材的影视剧创作也可能会犯生、露拙。所以,很多剧作家常说,好的编剧一定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
下面这段文字来自一个大一学生对中学好友的生活观察。
小卷
罗海鸥[2]
我认识一个朋友,姑且叫她小卷,她在我们这拨儿狐朋狗友里显得有些独特。
她有一个作死作得轰轰烈烈的童年,玩过炸天雷,点过油条摊儿,常常和她妈在街道上演鸡飞狗跳的“大型动作片”,小学一年级开学一周以后,有次上课,大家正学拼音,只有她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正门出去玩双杠,老师惊呆了,整个操场上只看见她一个小女孩在双杠上玩倒挂金钩,露出的红色小底裤像一面静止的红旗。
后来她妈被找来学校谈话,老师很直白地问她,你为什么要一个人在上课的时候出去,操场有什么好玩儿的啊?!
小卷也很直白:比上课好玩多了。
这样的孩子,都不难想象她有一个怎样的家庭。
小卷爸爸在她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和她妈离婚,这给她童年留下了深刻的阴影,而这还没完,她妈走的时候她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她撵她妈的脚步撵了一路,终究还是没有抓住她妈的手。
她妈和有饭吃的日子一起走了。
那段日子她和她爸四处求米借钱,晚上她爸会抱着她哭,她一直觉得自己和她爸深厚的感情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毕竟她妈这一走,就消失了一年。
这一年里,小卷和她爸有过一天只吃一顿稀饭的时候,有过蹲在二姑妈门口冷得发抖为借三百块钱的时候,还有很多次,她想打电话给外婆外公询问母亲的下落,她爸不爱劝她,只说了一句话:“你觉得要是打了有用的话,你就打,不要浪费钱。”
小卷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放下了电话,她觉得她应该坚定在她爸的立场上。
可是后来,她觉得这大概是她有过最愚蠢的一个想法,她从来就无法安稳地站在他们之中任何一个阵营,这本就是一件生来注定的事。
小卷独特在,但凡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被母亲不管不顾扔了一年,心里多少肯定都有点儿难过伤心甚至愤怒怨懑的。但小卷没有,她妈回来找她的那一天,她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妈什么都没说,只摸了一下她的头,然后小卷就特没出息地投降了。
她给我说不是因为她太渴求母爱,而是她本能地选择了一种方式,让她和她妈都可以好过点儿。
她说那个晚上她看见不远处一个黑影儿杵在那里一动不动,她一下也静止不动了,她把那个人怀疑成街道上不怀好意的坏人,她甚至连这样一个梦都不敢做。直到黑影儿渐渐披上光,她妈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她才真正相信她妈回来了,那一瞬间她眼眶骤红,但两秒之后,她发现她哭不出来。
我听到这儿怀疑小卷,我说你成精了吗?你那个候才多大点儿,就把情绪收放得这么好,换我早哭成狗了。
她白我一眼:“你懂个屁,我当时只穿了件秋衣,冷得要死,想哭的那一瞬间一个激灵从头打到尾,像抽风一样,换你就算一整个儿太平洋在你眼里这么一打也能什么都没了。”
其实这事儿还没完。
就在这样一个姑且算是温情的小高潮以后,小卷的人生再次画风急转,就像个接力赛一样,在小卷告诉她爸她妈回来且她已经和她和好的第三天,小卷爸以去找工作为由……马不停蹄地消失了。
他撒了一个漏洞百出的谎,留了一桌饭菜和一张工行卡,据说卡里还剩三百五十八块三毛钱,小卷一分也未动,她把卡收起来,短暂蒙圈以后神态自若地卷着被子去了她妈的住处。
当时小卷没有再只穿一件秋衣,她妈刚领着她去买了一身羽绒服,小卷就穿着这样一件胖嘟嘟的羽绒服提着被子走在街上,越想越不对,然后她在路边打了个她爸留给她的电话,是空号。她才终于意识到她爸骗了她,哪怕当时身上是暖和的,可迎面而来的风还是让她结结实实地打了个激灵,但这个激灵不仅没让她眼泪回去,反而却让眼泪刚开始就流得凶猛了一些。
小卷一直觉得她爸妈都不是凡人。
小卷每次提到她爸都是一副很嫌弃的样子,说她爸幼稚。
但他在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在此需要提到一件事——
小卷她爸认识她妈时17岁,18岁当了个糊涂二货爹,稀里糊涂结了婚。
他们把小卷当成朋友,甚至试图从迷茫的世界里寻找青春终结的答案。
小卷不怪他们。
这俩奇葩父母都是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同样承担了一些沉重的东西,我想小卷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却并不能占据他们的全部,小卷同样也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资格要求他们这样做。
她说她只是偶尔想骂他们:“你们那么小不学好干什么,生了我又不管我,傻啊你们。”
但是偶尔又觉得释然:“算了毕竟还是留了一个人,没有两人一块儿走,我已经很谢天谢地了。”
幸好小卷她爸良知未泯,在半年以后非常自觉地回了家,小卷很淡定,她很自然地煮好一碗面端到他面前,虽然我当时没有在旁边,但想也会想出她爸饱经风霜的模样,而九岁小卷平淡端出那碗面的样子,一定有圣光。
这些都是小卷在与我们的交往中讲给我们听的,我唯一一次亲眼看见是她十八岁生日,她爸和她妈带着彼此再组的家庭与她共同庆贺,不出意料他们看起来都还很年轻,在温黄的蛋糕烛光下动容,然后我听见她妈妈说:
“我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早早生下了小卷,最不后悔把她留下来。”
我隔着烛光看向小卷爸爸,看见他轻轻点了点头。
小卷生平成绩惨烈,她初中读完就去了卫校读专科,第二年因为打架被开除,第三年因为病重的爷爷洗心革面,从此愿意安心学东西,考取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两百奖学金,在天台上和我讲人生大道理,激励了我好一阵。
一个人的阅历往往十分有限,尤其是在校学生,此前的阅历基本上限定在校园,所以经历相对单一。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见闻(包括听说、阅读等途径获得的信息)拓展阅历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今信息来源极多,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的新闻报道,各种杂志、副刊和网络贴吧、博客、微博、微信中刊登、流传的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以及流转于周边人群的各种人际信息,都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这些庞杂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来源。
《南都周刊》有篇名为《“鲁荣渔2682”的血色航线》的报道,详细记载了发生在远洋渔航“鲁荣渔2682”号上的杀人案件。这则报道中的故事让人触目惊心。《南都周刊》将其命名为“血色航线”,所有的疑问都让人难以释怀:一个拥有33名船员的渔船远洋作业,“20人被杀,2人失踪,回来的11个船员全部参与了谋杀。本是淘金的航程,最后怎样演变成了一场骇人的杀戮?在渔船这个不到1/4个足球场大小的封闭空间里,怎样引发了‘路西法效应’?”
但从故事层面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素材。它有封闭的空间、固定的人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长度内,发生了几次震惊性的血腥谋杀事件,所有的戏剧性元素完整。人物关系由和谐走向对立,氛围由温和、宁静走向惊悚与暴力,开场与结局出现了巨大的情节反差,事件背后有较大的内涵拓展空间。这样的情节架构、故事模式和影片《驴子潘趣》《死亡实验》《浅坟》《尸骨无存》等创意完全相同。有时候,生活现实远比虚构、想象有创造力。阅读、收集这些间接得到的生活故事,将会大大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素材储备。
2.如何向自己要素材
如何向自己要素材呢?所谓向自己要素材,就是要充分开掘自己的大脑,发挥艺术想象力,在既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虚构故事。这是对单调、有限的现实生活的丰富和补充。经由想象完成的素材包括两种方式:再造想象和创作想象。
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基于生活现实的假设。生活平静如水,日复一日,本没什么可写的故事,但是我们只要稍加想象,对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关系、事件进程、人物身份或事件诱因进行假设,生活便会呈现另一种面貌,这便是一种最简单的生活加工和艺术创作。湖南卫视的角色互换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和英国BBC的同类节目《双面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思维,对无戏生活进行的戏剧化改造。这种故事素材是虚构的,但有生活的影子,是在想象力的激发下对现实的主动颠覆与修改。
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基于对未知世界的遐想。不管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古代社会,还是真假未知且虚实未辨的外星人、异形人、僵尸生活,还有未曾来临的月球时代、下一个世纪,这些都属于我们素材收集的盲区。没有可验证的丰富材料,使创作失去了凭借,但也为想象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影片《僵尸肖恩》《第九区》《保罗》《1984》《完美感觉》《2012》《疯狂原始人》等,正是这样完成素材创作的。
据正式统计,美国的职业约有二万三千五百六十种。其中,最稀奇的职业是“褥垫步行者”和“消除胡须业”两种。前一种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褥垫的柔软,每天八小时光着脚在褥垫上走来走去,并以此谋生;后一种是到处检查在地铁广告的美女画是否有人恶作剧给画上了胡须,如发现有,得仔细地将胡须擦掉。然而,在流经美国南部城市的河流堤坝上,以坐在棉布袋上打盹为生的黑人少年,并不亚于上述的人。他因为这个素称风和日丽的地方增添了诗一般的意境而领取工资。[3]
近日,俄罗斯《真理报》列举了一些最奇怪的职业,有些极其不可思议。
做梦幻买卖生意的人: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公司专门帮顾客实现幻想,最低价位为15万美元。
气味研究员:他们负责观察气味清新剂在试验人腋窝里的气味变化。
蜂王“保护人”:时刻保卫蜂王的安全。
嗅蛋工:不让有臭味的鸡蛋做食品的原料。
捕蚁者:负责在蚁穴中挑选大个儿蚂蚁,送到人造蚁场去繁殖后代。
抚平皱褶的人:在高级鞋店,负责抚平被人试过的鞋留下的皱褶。
火灾守望人:在美国某国家公园内,有人负责在一座高塔上观察火灾情况。[4]
最别致的职业是英国一位叫比弗的老妇人,她唯一的工具是一只表,时常站在行人多的热闹街道上,假使有人要知道准确的时间,可以问她。每次收费极低。[5]
这些材料列举了世界上各种奇怪的职业。很多编剧课程的想象力训练,往往是让学生想象几种全新的职业。上面所列举的这些奇怪职业,有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但从剧作角度看,多数职业生活都是缺乏故事的。虽然我们没有见到、经历过这样的工作,但诸如“褥垫步行者”“抚平皱褶的人”“河边打盹的人”,生活肯定是极为乏味无聊的。但是,从创作角度来看,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和想象,“做梦幻买卖生意的人”“火灾守望人”等就会出现多种生活可能,寻找到更多精彩的故事素材。
有关实用影视写作的文章
电视文学片的脚本创作,在经历了前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找准了着手的切入点,参照并扬弃了格式范本等步骤,“破旧”之后便开始步入实质性的“立新”建置阶段,要根据选定的题材、角度、方式、风格等主观需求进行“量体裁衣”了。但是每逢詹姆斯·迪林汉·扬先生回家上楼,走进房间的时候,詹姆斯·迪林汉·扬太太——就是刚才已经介绍给各位的德拉——总是管他叫作“吉姆”,总是热烈地拥抱他。......
2023-08-29
剧本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教学还是练习,都有较高的实践要求。这种实践涵盖两种类型。课堂实践包括两大块内容。[1]方向.电影剧本创作的重要性——兼谈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联合作业的剧本创作现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26.[2]刘恒.集结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3]括弧内的内容系苏牧先生所注,揭示该段文字中所提供的主要视听内容。......
2023-08-29
2006年5月20日,聊斋俚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从不被关注到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曲牌的失传,且目前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趋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聊斋俚曲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2023-08-29
简单地说,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具体要求就是不随便拔高、抽离,不主观臆测,不宏大想象,而是抓住直观、生动的细节,从具体化的、个人化的视角出发,通过细腻的、微观的直接叙述,使人获得事件、人物、现象的直观感受,从而自行得出判断或结论。这就是形象思维在写作中的直接显现。......
2023-08-29
后期制作脚本是导演根据现场拍摄情况对素材整理加工的文字表达,是进入剪辑阶段后的参照物,虽然导演在拍摄前撰写的拍摄大纲中已经有脚本的雏形,也撰写了简单的解说词,但一旦进入剪辑阶段,导演必不可少的案头工作就是充实脚本,根据现场情况对脚本进行修改,加入同期声和完整的解说词,以及详细的镜头与动作。但是后期制作脚本不可替代导演的剪辑工作,虽然后期脚本撰写得都比较详细,但是导演在剪辑时依然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2023-08-29
影评,就是电影评论或电影批评。我们用四篇影评来具体说明。影片《幼儿园》并没有展现出成人一厢情愿所认为的,孩子就是无忧无虑,就是简单快乐,他们也有他们成长的无奈与烦恼、现实与苦涩。截至5月9日,《钢铁侠3》的全球票房已经高达7.75亿美元。杨惠姗这个名字于当下的人们可以说是陌生的,她是前台湾金马奖影后、亚太影展影后,代表作是《玉卿嫂》《我这样过了一生》。这一息影就真是息了,关了灯不说,还卸了幕布。......
2023-08-29
执行“文件/导入”命令,导入所有的素材后,在项目面板中将显示素材的缩略图,如图1-2-5所示。执行“合成/新建合成”命令,在如图1-2-6所示的“合成设置”对话框中,设置合成名称为“荷花升腾”,预设为“PAL D1/DV”,持续时间为5 s,然后单击“确定”按扭即可。图1-2-7菜单快捷键图1-2-8工具按钮快捷键将素材加入合成。......
2023-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