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涂膜防水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

涂膜防水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

【摘要】:地下防水工程采用涂膜防水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将防水涂料涂布在基层表面后,能形成一层连续、弹性、无缝、整体的涂膜防水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程序如下:1)清理基层。涂布底胶后应待其干燥固化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涂膜防水层施工。4)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必须均匀固化,不应有明显的凹坑、气泡和渗漏水现象。

地下防水工程采用涂膜防水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涂膜防水就是在结构表面基层上涂上一定厚度的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以合成高分子材料或以高聚物改性沥青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剂等加工制成的在常温下呈无定型液态的防水材料。将防水涂料涂布在基层表面后,能形成一层连续、弹性、无缝、整体的涂膜防水层。涂膜防水层的总厚度小于3mm的为薄质涂料,总厚度大于3mm的为厚质涂料。

涂膜防水的优点是:质量轻,耐候性、耐水性、耐蚀性优良,适用性强,可冷作业,易于维修等;其缺点是:涂布厚度不易均匀、抵抗结构变形能力差、与潮湿基层黏结力差、抵抗动水压力能力差等。

目前防水涂料的种类较多,按涂料类型可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反应型和粉末型四大类;按成膜物质可分为合成树脂类、合成橡胶类、聚合物-水泥复合材料类、高聚物改性石油沥青类等。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常用的防水涂料应以化学反应固化型材料为主,如聚氨酯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等。

(一)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

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是双组分化学反应固化型的高弹性防水涂料,其中甲组分是以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酯等原料,经过氢转移加成聚合反应制成的含有端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乙组分由交联剂(或称硫化剂)、促进剂(或称催化剂)、抗水剂(石油沥青等)、增韧剂、稀释剂等材料,经过脱水、混合、研磨、包装等工序加工制成。

1.施工准备工作

(1)为了防止地下水或地表滞水的渗透,确保基层的含水率能满足施工要求,在基坑的混凝土垫层表面上,应抹20mm左右厚度的无机铝盐防水砂浆[配合比为水泥∶中砂∶无机铝盐防水剂∶水=1∶3∶0.1∶(0.35~0.40)],要求抹平压光,不应有空鼓、起砂、掉灰等缺陷。立墙外表面的混凝土如出现水泡、气孔、蜂窝、麻面等现象,应采用加入水泥量为15%的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调制成的水泥腻子填充刮平。阴、阳角部位应抹成小圆弧。

(2)通有穿墙套管部位,套管两端应带法兰盘,并要安装牢固,收头圆滑。

(3)涂膜防水的基层表面应干净、干燥。

2.防水构造

地下室聚氨酯涂膜防水构造如图8-10所示。

图8-10 地下室聚氨酯涂膜防水构造

1—夯实素土;2—素混凝土垫层;3—防水砂浆找平层;4—聚氨酯底胶;5—第一、二度聚氨酯涂膜;6—第三度聚氨酯涂膜;7—油毡保护隔离层;8—细石混凝土保护层;9—钢筋混凝土底板;10—聚乙烯泡沫塑料软保护层;11—第五度聚氨酯涂膜;12—第四度聚氨酯涂膜;13—钢筋混凝土立墙;14—聚酯纤维无纺布增强层

3.工艺要点

(1)聚氨酯涂膜防水的施工顺序如下:清理基层→平面涂布底胶→平面防水层涂布施工→平面部位铺贴油毡隔离层→平面部位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施工→修补混凝土立墙外表面→立墙外侧涂布底胶和防水层施工→立墙防水层外粘贴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基坑回填。

(2)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程序如下:

1)清理基层。施工前,应对底板基层表面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凸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清洗油污、铁锈等。

2)涂布底胶。将聚氨酯甲、乙组分和有机溶剂按1∶1.5∶2的比例(质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再用长把滚刷蘸满并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涂布量一般以0.3kg/m2左右为宜。涂布底胶后应待其干燥固化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配制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其配制方法是:将聚氨酯甲、乙组分和有机溶剂按1∶1.5∶0.3的比例(质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应随用随配,配制好的混合料最好在2h内用完。

4)涂膜防水层施工。用长把滚刷蘸满已配制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混合材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已干涸的基层表面。涂布时要求厚薄均匀一致,对平面基层以涂刷3~4度为宜,每度涂布量为0.6~0.8kg/m2;对立面基层以涂刷4~5度为宜,每度涂布量为0.5~0.6kg/m2。防水涂膜的总厚度以不小于1.5mm为合格。

涂完第一度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h以上,在基本不粘手时,再按上述方法涂布第二、三、四、五度涂膜。前、后两度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底板与立墙连接的阴、阳角,均宜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进行附加增强处理。

5)平面部位铺贴油毡保护隔离层。当平面部位最后一度聚氨酯涂膜完全固化,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虚铺一层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做保护隔离层。

6)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铺设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保护隔离层后,即可浇筑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做刚性保护层。

7)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完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和养护后,即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8)立面粘贴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在完成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并在立墙外侧涂布防水层后,可在防水层外侧直接粘贴5~6mm厚的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作软保护层。

(3)质量要求。

1)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并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和现场取样进行检测的试验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质量的证明文件。

2)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的厚度应均匀一致,其总厚度不应小于2.0mm,必要时可选点割开进行实际测量(割开部位可用聚氨酯混合材料修复)。

3)防水涂膜应形成一个连续、弹性、无缝、整体的防水层,不允许有开裂、翘边、滑移、脱落和末端收头封闭不严等缺陷。

4)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必须均匀固化,不应有明显的凹坑、气泡和渗漏水现象。

(二)硅橡胶涂膜防水施工

硅橡胶防水涂料是以硅橡胶乳液及其他乳液的复合物为主要基料,掺入无机填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乳液型防水涂料,该涂料兼有涂膜防水和浸透性防水材料两者的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渗透性、成膜性、弹性、黏结性和耐高/低温性。

硅橡胶防水涂料分为1号及2号,均为单组分,1号用于底层及表层,2号用于中间层做加强层。

1.硅橡胶涂膜防水施工顺序及要求

(1)一般采用涂刷法,用长板刷、排笔等软毛刷进行。

(2)涂刷的方向和行程长短应一致,要依次上、下、左、右均匀涂刷,不得漏刷,涂刷层次一般为四道,第一、四道用1号材料,第二、三道用2号材料。

(3)首先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均匀地涂刷一道1号防水涂料,待其渗透到基层并固化干燥后再涂刷第二道。

(4)第二、三道均涂刷2号防水涂料,每道涂料均应在前一道涂料干燥后再施工。(5)当第四道涂料表面干固时,再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6)其他与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相同。

2.硅橡胶涂膜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1)由于渗透性防水材料具有憎水性,因此,抹砂浆保护层时其稠度应小于一般砂浆,并注意压实、抹光,以保证砂浆与防水材料黏结良好。

(2)砂浆层的作用是保护防水材料。因此,应避免砂浆中混入小石子及尖锐的颗粒,以免在抹砂浆保护层时损伤涂层。

(3)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

(4)使用时涂料不得任意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