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应用、总结、再应用,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体系。在脚手架方面,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需要研制了自升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已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应用、总结、再应用,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体系。

1.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越建越高,基础也就越做越深,这样就促进了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基础工程方面主要有基础结构、深基坑支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深层降水等施工。

高层建筑多采用桩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与箱形基础或桩基与筏板基础的复合基础这几种结构形式。

在桩基础方面,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管桩等预制打入桩皆有应用,有的桩长已超过70m。近年来混凝土灌注桩有很大发展,在钻孔机械、桩端压力注浆、成孔扩孔、动力试验、扩大桩径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在软土、淤泥质土地区也有成功应用。

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与箱形基础或桩基与筏板基础的复合基础,能形成空间大的底盘,使地下空间得到很好的利用,结构刚度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大量应用。

近年来,由于深基坑的增多,支护技术发展很快,多采用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土钉等进行支护;施工工艺有很大改进,支撑方式有传统的内部钢管(或型钢)支撑,也有在坑外用土锚拉固的方式;内部支撑形式也有多种,有十字交叉支撑、环状(拱状)支撑和混凝土支撑,也有采用“中心岛”式开挖的斜撑;土锚的钻孔、灌浆、预应力张拉工艺也有很大提高。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为减少或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各地都采用了一些有效措施。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推广,所以,即使万余立方米以上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也无困难,在测温技术和信息化施工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在深基坑施工降低地下水水位方面,现已能利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真空泵、深井泵和电渗井点技术进行深层降水,而且在预防由降水引起附近地面沉降方面也有一些有效措施。

2.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在结构工程方面,已形成组合模板、大模板、爬升模板和滑升模板的成套工艺,钢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组合模板方面,除55系列钢模板外,推广了肋高70mm、75mm的中型组合钢模板;55、63、70、75、78、90系列的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板块尺寸更大,使用更方便;研究推广了早拆体系,以减少模板配置数量。大模板工艺在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全现浇”“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的成套工艺,且已向大开间建筑方向发展。楼板除各种预制、现浇板外,还应用了各种配筋的薄板叠合楼板。爬升模板首先在上海得到应用,工艺已成熟,不仅可用于浇筑外墙,也可内、外墙皆用爬升模板浇筑。在提升设备方面已有手动、液压和电动提升设备,有带爬架的,也有无爬架的,与升降脚手架结合应用,优点更为显著。滑模工艺不仅可施工高耸结构、剪力墙或筒体结构的高层建筑,还可施工一些特种结构(如沉井等),还在支承杆的稳定以及施工期间墙体的强度和稳定计算方面有很大改进。此外,一些特种模板也有发展,如上海金茂大厦施工用的“分体组合自动调平整体提升式钢平台模板系统”和“新型附着升降脚手架和大模板一体化系统”等。

在钢筋技术方面,推广了钢筋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以及机械连接(套筒挤压、锥螺纹和直螺纹套筒连接),并且在植筋方面也有很大发展。

在混凝土技术方面,除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外,近年来还推广了预拌砂浆;在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等)方面也有提高。

在脚手架方面,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需要研制了自升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已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方面,无论是厚钢板焊接技术,还是高强度螺栓和安装工艺都日益完善,国产的H型钢钢结构已成功地用于高层住宅。

此外,砌筑技术、防水技术和高级装饰装修方面也都有长足进步。随着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技术会进一步提高,一些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也将不断出现。

3.高层建筑施工管理

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工程量大、技术复杂、工期长、涉及许多单位和专业,故必须在施工全过程实施科学的组织管理,特别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施工现场管理体制;

(2)施工与设计的结合;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4)施工准备工作;

(5)施工技术管理

(6)质量、安全和消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