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装配式钢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

装配式钢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

【摘要】: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机械消耗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建筑安装企业定额一般称为施工定额。施工定额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组成,是最基本的定额,也是施工企业进行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额度,广义地说,也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工程建设定额作为众多定额中的一类,就是对消耗量的数量规定,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在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的规定额度。这种数量关系体现出正常施工条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生产合格产品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消耗的社会平均合理水平。

2.2.1.1 定额的概念

所谓定额,就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在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方面所应遵循或达到的数量标准。在建设生产中,为了完成建筑产品,必须消耗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以及相应的资金。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用科学方法制定出的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建筑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标准,就称为建筑工程定额。

2.2.1.2 定额的特点

1.科学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表现在:反映出工程建设定额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反映了工程建设中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工程建设定额管理在理论、方法和手段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程建设定额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定额是在认真研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的。

定额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制定定额所采用的方法上:通过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确定定额水平的科学方法。

2.系统性

工程建设定额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是由多种定额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的结构复杂、层次鲜明、目标明确。

工程建设定额的系统性是由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工程建设就是庞大的实体系统。工程建设定额是为这个系统服务的。因而,工程建设本身的多种类、多层次就决定了以它为服务对象的工程建设定额的多种类、多层次性。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进行固定资产生产和再生产的工程建设,是一个有多项工程集合体的整体。其中包括农林水利、轻纺、机械、煤炭电子石油冶金化工、建材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工程,以及商业物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和住宅工程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都有严格的项目划分,如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有严密的逻辑阶段,如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交付使用,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维修。与此相适应必然形成工程建设定额的多种类、多层次性。

3.统一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主要是由国家对经济建设发展的有

计划的宏观调控职能决定的。为了使国民经济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就需要借助于某些标准、定额、参数等,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组织、调节、控制。

工程建设定额的统一性按照其影响力和执行范围来看,有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和行业统一定额等;按照定额的制定、颁布和贯彻使用来看,有统一的程序、统一的原则、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用途。

4.权威

工程建设定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经济法规性质。权威性反映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要求,也反映信誉和信赖程度以及反映定额的严肃性。

工程建设定额的权威性的客观基础是定额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定额才具有权威,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必然涉及各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赋予工程定额以一定的权威性,就意味着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定额的使用者和执行者来说,不论主观上愿意或是不愿意,都必须按定额的规定执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定额的权威性不应该绝对化。定额毕竟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定额的科学性会受到人们认识的局限。与此相关,定额的权威性也会受到削弱核心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它们都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自主地调整自己的决策行为。

5.稳定性与时效性

工程建设定额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一定时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反映,因而,在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出稳定的状态。稳定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 5~10 年。保持定额的稳定性是维护定额的权威性所必需的,更是有效地贯彻定额所必需的。如果某种定额处于经常修改变动之中,那么必然造成执行中的困难和混乱,使人们感到没有必要去认真对待它,很容易导致定额权威性的丧失。工程建设定额的不稳定也会给定额的编制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但是工程建设定额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当生产力向前发展了,定额就会与已经发展了的生产力不相适应。这样,它原有的作用就会逐步减弱以至消失,需要重新编制或修订。

2.2.1.3 定额的分类

1.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

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可以把工程建设定额划分为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 3 种。

(1)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指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劳动定额大多采用工作时间消耗量来计算劳动消耗的数量。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2)机械消耗定额,又称为机械台班定额,以一台机械一个工作台班为计量单位。机械消耗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机械消耗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3)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材料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统称。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构成工程的实体,需用数量很大,种类很多。所以,材料消耗的多少,消耗是否合理,对建设工程的项目投资、建筑产品的成本控制都起着决定性影响。

2.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可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 5 种。

(1)施工定额。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工程或工序为测定对象,确定建筑安装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建筑安装企业定额一般称为施工定额。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直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种定额。施工定额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组成,是最基本的定额,也是施工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施工定额主要用于工程的直接施工管理,以及作为编制工程施工设计、施工预算、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或限额领料卡、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的依据,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2)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以分部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的定额。其内容包括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三个基本部分,是一种计价性定额。从编制程序上看,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是编制概述定额的基础,是招投标活动中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同时,也是编制建筑安装施工图预算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起着控制劳动消耗、材料消耗和机械台班使用的作用。

(3)概算定额。概算定额是以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的,计算和确定劳动、机械台班、材料消耗量所使用的定额,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它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通用图和标准图等资料,进行综合扩大和合并而成的。因此,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亦称为“扩大结构定额”。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项目投资额的依据。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粗细,与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一般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每一综合分项概算定额都包括了数项预算定额。

(4)概算指标。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编制的。概算指标的内容包括劳动、机械台班、材料定额三个部分,同时还列出了各结构分部的工程量及单位建筑工程(以体积计或面积计)的造价,是一种计价定额。概算指标是在概算定额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扩大,以 100 m2 建筑面积为单位,构筑物以座为单位,规定所需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消耗量及资金的定额指标,故称为扩大结构定额。概算指标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建设单位选址的一种依据,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和主要材料计划的主要依据。其中,主要材料指标可以作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据。

(5)投资估算指标。它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它非常概略,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内容是所有项目费用之和。它的概略程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适应。投资估算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但其编制基础仍然离不开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其作用是为项目决策和投资控制提供依据。投资估算指标比其他各种计价定额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上述各种定额间的关系如表 2-1 所示。

表2-1 各种定额间的关系

3.按专业性质分类

按专业性质,可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全国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和专业专用定额 3 种。全国通用定额是指在部门间和地区间都可以使用的定额;行业通用定额是指具有专业特点、在行业部门内可以通用的定额;专业专用定额是特殊专业的定额,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

4.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类

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可把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 5 种。

(1)全国统一定额是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全国工程建设中建设和施工组织管理的情况编制的,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定额。

(2)行业统一定额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各行业部门专业工程技术特点以及施工生产的管理水平编制的,只在本行业和相同专业性质的范围内使用的定额。

(3)地区统一定额主要是根据地区特点和全国统一定额水平作适当调整和补充编制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定额。

(4)企业定额是由施工企业考虑本企业具体情况,参照国家、部门或地区定额的水平编制的。企业额定只在企业内部使用,是企业素质的一个标志。企业定额水平一般应高于国家现行定额,才能满足生产技术发展、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工程量清单方式下,企业定额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补充定额是指随着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在现行定额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为了补充缺陷所编制的定额。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可以作为以后修订定额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