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人在职学习:周学习计划与学习小组

成人在职学习:周学习计划与学习小组

【摘要】:而成人在职培训的修业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期为4个小时左右。然后,你可以根据你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周学习计划”,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当中,比如:你可以每天安排1~1.5个小时学习,周末适当增加,将学习分散安排,既不至于学习得太辛苦,更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可以自发、自愿的根据地域等因素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在一起交流有关学习的各方面问题和感受。

所谓在职学习,就是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一种学习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决定了在职人员不可能完成一次正规教育就能应付一生的各种挑战。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使人们步入一个学习型社会,每个人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才能为自身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在职培训与学习的特点

成人在职培训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1)修业期限的短期性。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至五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而成人在职培训的修业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期为4个小时左右。

(2)教育形式的业余性。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采用全日制教育形式,要求学生全天在校学习,接受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成人在职培训是非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形式,受教育者可以不脱产在职学习,一边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接受一定的教育。

(3)教育起点的高难度性。在职培训的教育对象是成人,因此,第一,这些人世界观已经形成,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大多数人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第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接受过多种类型的培训。

(4)教育重心的职业技能性。普通教育侧重于国民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高等教育侧重于社会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在职培训侧重于在职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职业技能教育。

(5)教育内容的专题性。成人在职培训在内容的需求上,一是要扩充新知识;二是要补缺补差;三是要具有岗位的针对性;四是在技能上要体现专业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单元知识模块化教学和专题性教学的内在要求最突出。

(6)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的差异;岗位的差异;工作阅历的差异;年龄的差异;个体业余进修的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水平差异性。正因为成人在职培训具有上述特征,客观上就要求实施在职培训要因材施教

2.企业管理者在职学习的要点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职人员,有些人还担当了一定的领导职务。工作、家庭、社会活动都比较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再挤出时间参加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统筹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是朝九晚五有规律的上班族,你可以尝试将固定的业余时间做一下系统安排。你不难发现还是可以挤出许多时间来学习的。如果你每周能够挤出10~15个小时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够满足你完成一周的学习任务。然后,你可以根据你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周学习计划”,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当中,比如:你可以每天安排1~1.5个小时学习,周末适当增加,将学习分散安排,既不至于学习得太辛苦,更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当然辛苦是免不了的,但重要的是时间不等人,转眼两三年就过去了,如果你这两三年中付出了这点儿辛苦,等待你的将是收获的喜悦。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需要加班或者到外地出差的人,或者你是一个带孩子的母亲,总之,你的日常活动模式和时间都有很大随机性,那么你就很难拟订一个固定的“周学习计划”。因此,在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时,你必须更加灵活,要做到见缝插针,以保证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完成。

(2)合理控制学习进度。在职学习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员们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性,但学员也一定要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自己制定的合理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循序渐进。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时间进度安排日常学习,养成当天任务当天完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会使学习过程既轻松愉快,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就是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所做的总体规划。这个总体规划应该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你打算几年完成学业?在这个时间内每学期要求选修多少学分、完成多少门课程?是否要申请学位及如何安排相应的准备工作?

(4)了解教学计划。以专升本教学计划为例,大多数专升本的专业教学计划是按三年制制订的,上面注明了每门课程教学总学时、授课学时、周学时。授课学时:是指教师授课学时(即听课件的时间);总学时:是指学习本课程所必需的全部时间,包括授课学时、讨论、复习、辅导与答疑、考试。

(5)组织学习小组。可以自发、自愿的根据地域等因素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在一起交流有关学习的各方面问题和感受。这样既有利于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又可以在学习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小组的定期交流,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弥补了网络学习的游离感,同时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6)及时评价学习效果。当你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后,如何了解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效果呢?首先,你应该完成课件中相应课程内容后的自测题。这些自测题都是任课教师精心挑选的客观选择题,主要用来检验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当你完成自测题并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给出成绩和标准答案。据此,你也就初步了解了自己对本阶段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外,你还应该独立、认真地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