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女性名人传记《列女传》8卷,汉刘向撰。《列女传》屡经传写,到了宋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本子了,分篇也各有不同。书后有《续列女传》1卷,相传是东汉班昭所增加,《续传》又收列女20人。《列女传》的成书有其重要意义。所以,《列女传》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023-12-03
对于文字的这份神圣尊崇,是中国文明的一个特色。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主张西方文明的根本精神,是Logocentrism[1],勉强翻译为“言谈中心主义”。它的意思是西方文明将文字视为语言的抄记,先有语言,然后才用文字捕捉语言,保留语言。所以语言是根本,文字则是衍生的。语言是基础,是真的,文字则是不得已的拷贝。因为语言留不住,所以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文字为意义承载的对象。
在这样的状况下,语言高于文字。文字是我们借以回到语言、描摹语言的不完整工具。所以叫作言谈中心主义,在中心的,是已然消失、难以复原、只能片面从文字中不完美地去探求的真理。
德里达从这个概念出发的哲学论理,对中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关键就是,在中国文明的价值系统中,语言和文字的地位恰好相反。从古史起源上,中国的文字从来就不是语言的衍生。非表音文字显然不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产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商人到周人,又都明确赋予了文字不只超越语言,而且超越有限人间现世的地位。
如果说有文化价值上的本质论的话,在中国,文字才是本质。语言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所谓,但要写成文字,那就不一样了,那是不同真理层次上的事。
“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对文言文恨之入骨,将其视为传统之大恶的代表。当时的保守主义者,后来的民族主义史学家,要对抗“五四”反传统潮流,保卫文言文,最常提出的论点就是:依靠这套和语言脱离的文字系统,才得以将中国的统一维系住,没有因为各地方言的差别而无法沟通,四分五裂。
从历史角度应该予以补充解释的是:中国早就存在一套非表音文字,并不意味着就必然不会,不能再创造出另外不一样的表音符号系统。之所以没有走上表音的路,当然不是因为古时人们就考虑要建立和维系一个幅员广大、语言多样的帝国,而是因为这套非表音文字系统早早就取得了神圣地位,以这个地位压制了其他不同系统的出现、流传。
更为关键的,是这套文字的神圣性与绝对性,和周人的宗法封建密切结合在一起。所有最重要的契约关系,都用这套文字记录在千辛万苦铸成的青铜器上。没有文字保障的契约有效性,没有大家依照文字规定的方式形成封建体制,周人和周文化就无法存在。
带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周人,为了建构长久的组织关系,巧妙地运用了商人发明的文字,进而在他们的忧患意识主导下,也必然战战兢兢地看守这套文字的有效性,保证文字稳固传流,不会消亡,不会被取代。
【注释】
[1]Logocentrism又译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认为,西方哲学的传统是以逻各斯或人为中心寻找真理,他在《论文字学》一书中反对这种立场。
有关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的文章
第一部女性名人传记《列女传》8卷,汉刘向撰。《列女传》屡经传写,到了宋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本子了,分篇也各有不同。书后有《续列女传》1卷,相传是东汉班昭所增加,《续传》又收列女20人。《列女传》的成书有其重要意义。所以,《列女传》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023-12-03
汉字中有一组以“羊”为基本部件所孳乳的字,可以看出羊作为古代畜牧业发达时的重要牲畜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地位。“羊”在古文字中显示出的是它的头部的形状:、。“養”是“羊”下边一个“食”字,把食物给羊吃,就是畜养的意思。而“羊”与“鱼”合成“鲜”,更是指鲜美的食物了。根据后者的解释,“群”字就是指君主统治下的一群驯服的“羊”了。......
2024-01-26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中国古文字,那可真是神奇!然而,在文字发展上,中国文字几乎是唯一的例外。理解几千年来的中国文明,不能不考虑中国文字的作用。中国的文字系统在教育和训练上,远比大部分文字系统难,必须投入长久的时间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甲骨文是理解中国文字起源及其发展变化最重要的宝藏。我们原来以为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只要解读了甲骨文,就能明白中国田猎时期的文字组构方式。......
2023-08-28
(一)《仪礼》《仪礼》在长安经学中也被称为《礼古经》《士礼》《礼经》《礼》等。其次,就《仪礼》本身来讲,它的内容应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即该传中讲的《礼经》,实践则是指礼容而言。乡射由州长主持,每年春秋二季在州学中(即序中)举行,目的是教民以礼。......
2023-11-28
第三条不受歧视缔约各国对无国籍人不分种族、宗教或原籍,适用本公约的规定。第五条与本公约无关的权利本公约任何规定不得认为妨碍一个缔约国并非由于本公约而给与无国籍人的权利。第八条特殊措施的免除关于对一外国国民的人身、财产、或利益所得采取的特殊措施,缔约各国不得仅仅因其过去曾属有关外国国籍而对其适用此项措施。......
2023-07-24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是中国古代文人诗歌创作传统的奠定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古代诗歌史以文人创作为主流,徒诗艺术高度发达的诗史特点的形成,本段诗史实为关键。一言以蔽之,诗教原则虽奠定于周代,但文人个体创作诗歌的风气,却并未形成。邺下以后,文人诗创作一度式微,诗坛又重返自然吟咏之态势。文人诗传统的确立,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2024-01-11
最早的封建礼制教科书《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其成书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据《汉书·艺文志》说是七十子后学者所记的,由汉人戴圣传述,故又称《小戴礼记》,以区别于戴德所传的《大戴礼记》。《礼记》共20卷49篇,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社会史料。当然,《礼记》中也有许多糟粕的东西,需要在研究时批判吸收。......
2023-12-03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古称「伊阙」,故该石窟亦称「伊阙石窟」,隋唐之后习称龙门,是中国佛教著名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龙门石窟多数大型石窟与帝王贵族祈求佛佑、冥福有关。龙门石窟的大量碑刻题记,如《龙门二十品》,褚遂良书《伊阙佛龛之碑》等,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