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信仰的最突出之处,就在于和商人以神鬼为中心的系统大不相同。周人的天,很可能来自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周人的天是个抽象、超越的存在,覆盖、主宰一切,却相对不受人的影响操控。换句话说,祭的形式与意义,是周人从商人那里偷来的,不在他们原有的信仰里。天的信仰在周文化中和同样抽象的正义概念结合在一起,是周人最大的突破与贡献。为了阻止商人进一步压迫,周人联合了其他势力,对商人示威。......
2023-08-28
封建主要在周公、成王和康王掌政时进行,到昭王和穆王时还持续拓展。这个时期里,周人巧妙地运用了自身不是那么丰富的资源,逐步向外扩张。周人改变了夏人和商人原本松散的共主制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领土控制下来,形成了一个个的国,维持国与国之间正式且复杂的网络关系。
周人凭什么建立这样的新形态的统治地位?首先,依靠他们对商文化的尊重。周人始终认可商文化的进步性,从来没有狂妄到觉得自己打败商人,就可以践踏商人。从承认商人为共主之时,周人就一直想尽办法学习商人的先进文化,即便在商人协助管叔和蔡叔作乱的第二次东征成功后,这种态度都没有改变。
这是真正的政治智慧。在周公和召公领导下,周人没有要报复,没有要毁灭商人,甚至也没有要彻底压制两度战败的商人。他们将商人视为需要小心提防的联盟对象,带着商人一起进行对外扩张的武装殖民。用这种方式,他们能够利用商人先进文化的协助,又能将商人的庞大势力分散,不再集中在原来的区域构成威胁。
要能够如此处理商势力,善用商人的力量,周人凭借的是他们真正最突出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在这一点上,他们无疑比商人高明太多,也是他们得以兴起、凌驾于商人之上的秘诀。
周人的组织建立在宗法精神上,靠宗法精神在人与人之间形成稳固的团结意识与团结信念。宗法就是亲族系统,依照人的血缘关系来安排彼此的行为互动。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共居互助,这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本能,当然不是周人发明的。但周人不只格外强调这项本能,将之抬高到超越任何其他价值标准,而且赋予这项本能统辖其他价值的至上权威。
周人的宗法制度强调大宗和小宗的区别,借由大宗和小宗组织起一个可以尽量扩大亲族关系意识的系统。大宗主要是直系亲属关系,是人原来就有的本能共居合作形态,周人将之固定制度化,而且予以拓展。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上几代、下几代有了明确不移的认知,还有了不断被强调的行为责任。
但不是只有大宗的责任,人还要承担小宗的身份与责任。小宗主要记录亲属旁支关系,也就是没有那么必然会共居互助,本来很容易分散和淡化的关系,以人为的礼仪将之固定并延长。
每个人都有其大宗上的位置,也有其小宗上的位置。实质上,一个人就是以其大宗与小宗上的位置来决定其身份的。换一个角度看,一个人活着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承担这个位置的宗法责任。再换一个角度看,被放在大宗和小宗的特定位置上,意味着你隶属于这套庞大的亲族系统,也意味着你和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其他人,都有明确而且固定的关系。
周人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姬姓组织起来,也用这种方式将和姬姓有婚姻关系的其他部族组织起来。随着周人势力的扩张,周人通婚的对象增加了。逐渐地,整个区域的人,都被吸纳进这个亲族组织中,都被包纳进这个绵密的宗法体系之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也就相应有了自己对待别人的固定行为要求与责任。
宗法的组织原则在封建过程中尤其重要。在武装殖民过程中,少数的外来者到了陌生、敌意的地方,关键的第一步是随时弄清敌友,弄清楚谁是可以信任的,谁是应该提防的;谁是盟友,谁是可拉拢结盟的对象,谁是要提防甚至要打击的敌人。
宗法由信任亲族出发,亲族互信并互助。宗法中有各种不同礼仪经常、反复地确认亲族间的行为,把亲族拉在一起。有了亲族团结为后盾,面对没有这种团结力量的人,周人自然能取得优势。有人愿意结盟参加这个亲族系统,立即就能利用这项团结优势;相对地,被排除在这个系统外,很难靠自身有限的力量,阻挡集体团结系统的侵逼。
这是一套动态的敌友辨别机制。一方面,到达陌生地的周人,可以安心确定哪些是自己人,依照宗法的亲族关系来决定信任、合作对象,大幅降低误判的危险,也大幅降低倒戈、背叛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这套系统又不是封闭的,开放让其他人借由婚姻参与。原本疏远的联盟关系,可以借婚姻转化为紧密的宗法亲族联结。原本有敌意的当地居民,也可以借婚姻进入周人体系,变成封建制中统治集团的一分子。
有关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的文章
周人信仰的最突出之处,就在于和商人以神鬼为中心的系统大不相同。周人的天,很可能来自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周人的天是个抽象、超越的存在,覆盖、主宰一切,却相对不受人的影响操控。换句话说,祭的形式与意义,是周人从商人那里偷来的,不在他们原有的信仰里。天的信仰在周文化中和同样抽象的正义概念结合在一起,是周人最大的突破与贡献。为了阻止商人进一步压迫,周人联合了其他势力,对商人示威。......
2023-08-28
周人在这里,和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联姻关系。商人将羌族视为动物,无情地加以猎杀,用来作为祭礼上的牺牲。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周人来到羌人控有的周原,很快改变了商人和羌人之间的互动。周人的农业基础,和羌人的渔猎、畜牧,很自然地互补起来,发挥双赢的效果。外来的周人和原住的羌人一方面在生产形式上没有冲突,另一方面又有着对外的共同敌人,一推一拉,两股力量同时作用,使得他们的合作关系进展迅速,并不断升级。......
2023-08-28
有些早期迹象表明,奥尔梅克文化曾在南太平洋沿岸出现,但是相对规模的聚居区则是沿着墨西哥湾韦拉克鲁斯州南部和塔瓦斯科建立的。在恰帕斯的索库努斯科地区的伊萨帕文化,是连接奥尔梅克和玛雅文化的重要纽带。......
2023-12-06
在这段话里,说话的周公明确对比了周人的特色,尤其是和被打败的商人比较,那就是“畏天,显小民”,对天心存敬畏,同时照顾一般老百姓。他们的另外一项长处是“经德秉哲”,服从德行规范,有智慧地处理国家大政。《尚书·多士》一开始就讲:“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但后来商王的行为让天无法容忍,所以天命才交到周人的手中,周人在天的意志下取代商朝,这不是周人的主观野心。......
2023-08-28
依照这样的描述,钱穆先生主张,周人最早应该起于晋南,即山西南部,而不是陕西。周人最早可能是山西南部的农业民族,但一度放弃了农耕,“窜于戎、狄之间”,也就是改换为戎、狄一样的渔猎生活。另外,正因为周人是从晋南远徙来的样子周原,当他们落脚周原时,这里有其他民族散居。......
2023-08-28
遇罗克陨星划过夜空人物档案遇罗克,1942年出身于一个资本家家庭。1968年1月1日,遇罗克被捕,后被冠以“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等罪名。1970年3月5日,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历史天幕遇罗克被判处极刑,是因为思想而获罪。这对遇罗克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样的安排成就了遇罗克,最终,也毁灭了遇罗克。年轻的遇罗克很快就被卷入了旋涡。......
2024-04-24
现实情势上,周仍然臣属于商,也一度协助商人攻打戎狄。周人攻打戎狄,获得很大成功。周原的农业条件使周人实力大增,带着新增实力,加上旧有经验,回来打戎狄,得心应手。打戎狄的过程中,周人又得以和留在晋南的召方取得了联系。周人善于联盟,建构合作组织的特长,让自身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武乙的时代,正是周人协助打戎狄之后,而河渭之间,正是周人的地盘。......
2023-08-28
西方各国的使者、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纷纷慕名前往中国观光,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了。他们带上了马可·波罗,一同前往元大都。马可·波罗像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一行三人再次到达了大都。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生活了整整17年,他们非常想念家乡,几次向忽必烈请求回国,但忽必烈都没有答应他们。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的舰队,兵败被俘,被关在热那亚的监牢里。......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