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历史上的反腐败措施 [1]秦朝严禁官吏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比如:“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令市取钱焉,皆迁。”意即佐、史以上的官吏,利用驮运行李的马和看守文书的私卒,为个人进行贸易牟利的,处以流放之刑。隋文帝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同一地区长期任职,刺史和县令任期为三年,其他低级官吏任期为四年,期满后必须调离,不存在连任两届的特殊情况。......
2024-03-21
封建的第一个步骤,其实是“武装殖民”。赐姓就是派给领导者基本部队,胙土则是指派要去占领下来的目标。占领了之后,这些人就以新的身份留在那里,管理和经营那个地方,不回来了。
封建要成功,就要选择能够承担“武装殖民”任务的人。他首先必须能够统领要带去的不同族姓的人民,还要有带领这些人到陌生地方进行军事行动的准备。占领成功了,也还没完,要能够在那里建立一套新的经济与政治制度,长久立足。
为什么将商遗民分派去参加封建行动?这个决定再度显现,即便在第二次东征之后,周人仍然没有将商人视为被征服者。周人仍然以相对平等的态度对待商人,所以商遗民和周人及其盟友,一并在赐姓之列。商遗民和周人一起进行对外的武装殖民。
这是个极有智慧的安排。它实质上分散了商人的势力,表面上却维持了商人的尊严,削弱了他们对周人的敌意。在每支封建队伍中,商人所占的比例当然不会太高,又到了新地方,商人失去原有的在地优势,就会更快地和周人融合在一起。
借由命氏,来源不同,甚至本来是仇敌的几个族姓,建立了新的认同,并在应付陌生地方的危险中产生了一体的团结意识。在陌生甚至是敌意的环境中,他们别无选择,必须快快联合起来,彼此支持,互相协助。他们在分封的新地方站稳脚跟之后,还要发挥共同智慧,找出进一步治理该地的办法来。
《史记·鲁世家》中有一段故事,说伯禽到鲁之后,“三年报政”(三年之后才回到宗周述职)。周公问:“何其迟也?”(怎么那么久才回来?)伯禽回答:因为要改变他们的风俗,革除他们原本的行为模式,建立我们周人的礼仪规范,所以才那么晚回来。
与之相反,姜太公被派到齐,五个月之后就回来了。周公反过来问:“何其速也?”(怎么会这么快?)太公的回答是:到了当地,将他们的君臣之礼整顿一下,让他们按照原来的习俗好好过日子,就没别的事了,当然回来得快。
然后,太公知道伯禽花了三年时间才从鲁回来报政,就感慨地说:哎呀,以后齐会壮大,鲁得北面事齐,管理人民如果繁复不简单,人民就不会亲附;若能平易近民,人民一定心甘情愿接受统治。
太公的预言后来果然应验了,周朝历史上一直都是齐大而鲁小。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该看到的重点是:齐和鲁都在东方,远离周人传统的势力范围,周人往东方进取经营,没有固定和统一的办法,如何经营由分封去到那里的人决定。尤其关键的,是决定和当地原有居民之间的关系。
鲁后来成了周文化的重镇,在春秋战国乱局中以坚持周文传统见称。孔子立志恢复周文传统的立场,一大部分就是来自鲁的认同。但《孔子家语》中有一段孔子去世前的记录。孔子说他梦见自己死后在“两楹之间”被祭拜。[1]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祭拜礼仪,夏人在“东阶之上”,表示死了的人仍然拥有主人的身份;商人却在“两楹之间”,表示人死了,魂灵就变成了客人。梦见自己是在“两楹之间”受祭,孔子肯定了自己是商人之后。
另外,历史上看到鲁有特殊的亳社或亳里,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从名称上看,亳也是商的代表,显现鲁的文化和商人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东方本来就是商人的起源处,住有商人后裔一点儿都不奇怪,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地方,竟然被转化为周文化重镇;一个很可能拥有商人血统的孔子,竟然成了周文传统最重要的守护者,让我们体会了周人封建在此创造的惊人改造成绩。
齐和鲁形成了强烈对比。东周文献上和齐有关的记录,都凸显了这个地方的不驯与异奇。许多最不守礼的行为,都是由齐君王做出来的。整体来看,鲁是周的重镇,紧邻鲁的齐却是周文化最不受教的一部分。会有如此戏剧性的对比,《史记》所记提示我们,根本原因来自封建初期不同的策略,一个勤谨改造,一个宽松放任,久而久之,鲁齐两地就产生了很不一样的社会文化风格。
【注释】
[1]《孔子家语·终记解第四十》记载:“夫子叹而言曰:‘赐,汝来何迟。予畴昔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即与宾主夹之,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而丘也即殷人,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将死。’”
有关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的文章
(一)中国历史上的反腐败措施 [1]秦朝严禁官吏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比如:“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令市取钱焉,皆迁。”意即佐、史以上的官吏,利用驮运行李的马和看守文书的私卒,为个人进行贸易牟利的,处以流放之刑。隋文帝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同一地区长期任职,刺史和县令任期为三年,其他低级官吏任期为四年,期满后必须调离,不存在连任两届的特殊情况。......
2024-03-21
周人翦商,是不折不扣的信史,有当时留下来的铭文记录,无可怀疑。打入朝歌后,周人遇到了新的难题,就是该如何接收“大邑商”的势力,又该如何统治原来的“大邑商”。虽然在牧野打败商人军队,成功打进朝歌使得帝辛自杀,周人仍然没有将自己视为商人的征服者。从史墙盘的例证看来,周人迁徙商遗民是有选择性的。那是周人过去所缺乏的能力与专业。......
2023-08-28
松鼠类是松鼠科松鼠亚科动物的总称。(一)松鼠的取食危害特性在林区,松鼠类以盗食林木种食、种子为主,影响林木更新,降低经济林干果的产量和品质;也刨食直播造林和飞播造林种子,降低造林效果,是主要的种食害鼠。(二)松鼠的治理策略及方法松鼠类治理应该采取天敌调控和降低密度的策略。2017年春季调查,挖掘贮食场所的核桃园附近,岩松鼠的捕获率仅为0.36%,比没有挖掘贮食场所的核桃园周围捕获率下降了13.82%,治理效果达97.5%。......
2023-11-22
洮州绒鼠和根田鼠仅分布在六盘山林地,局部密度较高,对幼林根系及根基部有所危害。(一)田鼠的取食危害特性田鼠类属干部害鼠,东方田鼠、根田鼠、洮州绒鼠和鼹形田鼠对林木根系也造成危害。东方田鼠危害各种农作物,造成减产;冬春季节转而危害林木,啃咬树皮和幼枝,造成苗木死亡或生长不良。在害鼠数量高峰年,可采用代替性食物防止鼠类危害,如为害鼠过冬提供应急食物,以减轻对林木的危害。......
2023-11-22
黄鼠类是松鼠科、土拨鼠亚科、黄鼠属种类的总称。(一)黄鼠的取食危害特性达乌尔黄鼠主要以啃食农作物和牧草青苗为食,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垅,草场大片枯萎,降低农作物产量,减少草场产草量;也啃食林木幼苗,降低造林成活率。另外,该鼠还取食农作物和牧草种子。(二)黄鼠的治理策略及方法黄鼠类治理应采用招引天敌为主的策略集中连片治理。治理后,要及时清理掩埋鼠尸,防止猛禽和捕食性兽类误食。......
2023-11-22
兔害治理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合理狩猎,开展资源利用和开发,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以下。后者涉及野兔的繁殖力,幼仔的存活率及种群中个体的死亡率,这些数据均需通过大量动物学研究才能取得。据调查,采用该措施,樟子松成活率比对照提高了36.9%,套筐苗木没有发现兔害,兔害率减少29.4%。......
2023-11-22
在并购后,阿迪达斯并没有将本企业的文化理念强加到锐步身上,而是采取保留型文化整合模式,使其保持原有的企业文化以及产品定位。由于没有得到企业员工和社会的认同,这种文化的整合将给目标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害。......
2023-11-02
荒漠林沙鼠治理应采取以天敌调控为主,人工物理治理为辅的原则。(三)草原沙鼠治理的策略与方法草原沙鼠要结合其他害鼠治理集中连片治理。(四)农田沙鼠治理的策略与方法农田沙鼠治理除依照农田田鼠类治理方法外,还要根据沙鼠分布密集、危害严重等特性,采取压低鼠口密度的治理措施。......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