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屯殷墟发掘结果显示,商朝的国家组织已经很发达。正因为中国的传统没有一个到现在还能有说服力的说法,所以我们会从比较文明的角度,参考其他文明的例证来寻找答案。中国没有这样发达的商业行为和商业需求,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起源来解释中国,行不通。......
2023-08-28
《尚书·酒诰》中记载:
“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祇辟。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祇,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衋伤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在这段话里,说话的周公明确对比了周人的特色,尤其是和被打败的商人比较,那就是“畏天,显小民”,对天心存敬畏,同时照顾一般老百姓。他们的另外一项长处是“经德秉哲”,服从德行规范,有智慧地处理国家大政。
在这里,周公仍然带着敬意看待商人,称呼“殷先哲王”。商人先王也都有相当的智慧,从成汤到帝乙,在帝乙之前都是好王,帝乙之后才变坏了,变得“厥命罔显于民祇,保越怨不易”,不再顾念人民,只沉湎于酒。
“酒诰”之名,来自文中强调的重点——商人因沉湎于酒而堕落、衰败。因为商人堕落了,所以天才将亡国的厄运降临在他们身上。并不是天要对商人不好,天是公平的衡量者和评断者,没有私心,是商人自己堕落的行为引来了天的惩罚。
另外有《尚书·多士》里的说法:
“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尚书·多士》一开始就讲:“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不是我们小小的周国敢于革商人之命,是因为天无法容许商人“固乱”,一直不依照道理行事。以周人自己的意志,绝对不敢争夺商人的位子,那不是周人去要来的,而是商人不知道要敬畏天,不懂得天的道理与威力,所以天降祸于商人。
接着,《尚书·多士》中出现了周人最早的历史哲学。不只是商人如此受到了天的惩罚,在商之前的夏,也是不守规矩,所以天叫成汤来收拾夏,才有了商的王国。商人前面的王战战兢兢地服侍帝,生怕自己配不上天给予的责任,于是能够繁荣壮大。但后来商王的行为让天无法容忍,所以天命才交到周人的手中,周人在天的意志下取代商朝,这不是周人的主观野心。
有关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的文章
小屯殷墟发掘结果显示,商朝的国家组织已经很发达。正因为中国的传统没有一个到现在还能有说服力的说法,所以我们会从比较文明的角度,参考其他文明的例证来寻找答案。中国没有这样发达的商业行为和商业需求,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起源来解释中国,行不通。......
2023-08-28
现实情势上,周仍然臣属于商,也一度协助商人攻打戎狄。周人攻打戎狄,获得很大成功。周原的农业条件使周人实力大增,带着新增实力,加上旧有经验,回来打戎狄,得心应手。打戎狄的过程中,周人又得以和留在晋南的召方取得了联系。周人善于联盟,建构合作组织的特长,让自身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武乙的时代,正是周人协助打戎狄之后,而河渭之间,正是周人的地盘。......
2023-08-28
古史学家徐旭生详细考查了古代的文献资料,对比所有古代地理学上与夏朝有关的资料,判断夏朝遗迹最有可能存在于河南西部。据传统文献记载,商汤灭了夏之后,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是亳。夏文明依照原有的形式继续在发展,夏民族及其文化并没有灭亡。商人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叫作亳,以亳为中心行使共主权力。然而夏人并没有因商人获得共主地位而被消灭,他们在原来的地方继续其生活与文明。......
2023-08-28
周人信仰的最突出之处,就在于和商人以神鬼为中心的系统大不相同。周人的天,很可能来自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周人的天是个抽象、超越的存在,覆盖、主宰一切,却相对不受人的影响操控。换句话说,祭的形式与意义,是周人从商人那里偷来的,不在他们原有的信仰里。天的信仰在周文化中和同样抽象的正义概念结合在一起,是周人最大的突破与贡献。为了阻止商人进一步压迫,周人联合了其他势力,对商人示威。......
2023-08-28
周人在这里,和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联姻关系。商人将羌族视为动物,无情地加以猎杀,用来作为祭礼上的牺牲。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周人来到羌人控有的周原,很快改变了商人和羌人之间的互动。周人的农业基础,和羌人的渔猎、畜牧,很自然地互补起来,发挥双赢的效果。外来的周人和原住的羌人一方面在生产形式上没有冲突,另一方面又有着对外的共同敌人,一推一拉,两股力量同时作用,使得他们的合作关系进展迅速,并不断升级。......
2023-08-28
了解商朝的文化与历史,除了考古发掘出来的器物之外,还是得回到古文献学上,重新整理古文献中留下来的种种资料。出土了十多万片甲骨,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了十多万件新史料告诉我们商朝的历史。流传下来和商朝历史有关的材料,包括《竹书纪年》《世本》等。清朝的学者将这些残留断片收在一起,呈现出对于商朝或先周历史的古老描述。对比《史记·殷本纪》以及《世本》残文,王国维主张这片卜骨上写的,就是商人祖先列表。......
2023-08-28
依照这样的描述,钱穆先生主张,周人最早应该起于晋南,即山西南部,而不是陕西。周人最早可能是山西南部的农业民族,但一度放弃了农耕,“窜于戎、狄之间”,也就是改换为戎、狄一样的渔猎生活。另外,正因为周人是从晋南远徙来的样子周原,当他们落脚周原时,这里有其他民族散居。......
2023-08-28
商人崛起的过程中,驯服了别人驯服不了的大型动物,在和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取得了特殊的自信。这就很容易影响他人,说服他人接受他的这种特殊能力,给予他相应的特殊地位。信仰带来权力,失去了信仰作为权力的基础,被统治者不受看不见的鬼神威吓的话,统治者的权力就被大幅削弱了。从周人兴起进而取代商人的权力轨迹看,我们更有理由认识商朝的政治文化。周人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刚好应合了这两项信仰权力的弱点。......
2023-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