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朝人祭与人观念:商人世界观中的人、鬼、祖先与斗争

商朝人祭与人观念:商人世界观中的人、鬼、祖先与斗争

【摘要】:换句话说,在商人的世界观中,人方、鬼方和共方属于人的范围,羌却属于动物的范畴。人方、鬼方和共方,都是明确的异族部落,有时联盟,有时冲突,彼此是人与人的关系。商人相信,若是和人方或鬼方打仗,除了现实中的斗争外,在祖先居住的鬼域中,商人的祖先也与人方和鬼方的祖先在斗争。兽扮演在人间与鬼域交流的角色。商晚期出现了“羌二人”的说法,饶富意义。显现本来被视为兽的这个族类,此时取得了人的地位。

商人最早发展了和大型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事实显然也影响了他们对于“人”,特别是他们对于“什么是人”的看法。

考古发掘出的奠基坑里,有人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人殉和人祭。甲骨学家胡厚宣统计过,小屯殷墟出土的墓葬坑中,扣除能够辨认的墓主尸骨之外,一共出土了三千六百具其他骨骸。这还只是能算得出来的。有许多支离、窜乱、无法明确凑成整副的骨骸还有很多。

出土的墓坑一共有两百多位墓主,却用掉了将近四千个人作为人殉或人祭牺牲。其中,人殉和人祭又不一样。人殉指的是和墓主有特殊关系,对墓主有特殊意义的人,在墓主死后,被一起埋进来,等于是陪伴他去另一个世界。我们现在无从知道这些人是谁,但可以想象,也许是墓主的妻妾或童仆一类的人。

至于人祭,是一个人死了,要让他能上路,在丧礼上,以人作为祭拜的牺牲。这种人在祭礼上的作用,和我们祭拜三牲[1]基本上是一样的,他们也就和墓主没有关系。甚至恐怕在墓主的生活中,他们根本没有被看作和墓主一样的“人”。从生物的角度看,我们检查那些骨骸,是人骨;但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观念上看,他们却不是人。

墓坑中,人殉骨骸通常保留得完整,数量也不会太多。数量多的,一般就是人祭,一堆骨骸杂乱放着,几十具甚至上百具都有。这种骨骸很难还原,甚至连要算清楚有几具都很困难,几乎只能依靠头骨来计算,无从将一具具尸骸拼凑完整。当年下葬时,显然就是毫无分别地草率堆在一起的。

1949年后的中国大陆史学依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五种社会形态论,讲到古史一定要讲奴隶制社会,人殉,尤其是人祭,常被拿来作为商朝是奴隶制社会的铁证。[2]也就是说,那些被草率埋进墓坑里的,是奴隶,是墓坑主人的财产。

这样的说法有其道理,但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补充。从甲骨文上看,早期最常被用在人祭上的,是羌。今天我们的日常语言中说到羌,说的是山羌,是一种类似羊的动物。但在商朝甲骨文中,羌显然是一个民族的称号,而且这个民族源远流长,后来从羌的称号中发展出姜姓来,在周朝是个大姓。

甲骨文中明白记录着经常以杀羌来进行祭祀。羌是商人征服的民族,那么,他们是商人的奴隶吗?让我们先换个角度看,检验一下商人对外关系上的主要敌人。甲骨文记录,最常和商人之间有武装冲突的,是人方、鬼方和共方。从这几个名称可以看出,商人并没有用动物的名称来丑化他们的对手和敌人。

这和后来周人的习惯大大不同。周人的传统,之后更进一步内化在中国传统里,是以人和动物的分界来抬高自我地位,凸显自我中心。中国人是人,不是中国人的就是夷、狄或犬戎。周人用动物来命名那些在他们看来不是人的人。

商人不是这样。甲骨文用字有清楚的区别,对待人方、鬼方和共方,战争行动被称为“伐”,行动之前要进行的是关于战争和战事的卜礼。然而对待羌以及其他几个今天无法传写为现代中文的民族,甲骨文的用字却是“猎”,行动前的卜礼内容,也是卜猎。

换句话说,在商人的世界观中,人方、鬼方和共方属于人的范围,羌却属于动物的范畴。因而那种杀了大批羌的祭礼,在我们今天看来,以人为牺牲,所以是人祭。但在甲骨文中,就是祭。例如在祖甲改革之前,祭伊尹是重要仪式,祭典中经常列着“牛三百、羌五十”。牛和羌是并列的。

从现代观念看,挖出墓葬坑,发现有人骨,也有鸟兽骨骸,我们会很自然地进行区隔,这里是人祭坑,那里是鸟兽坑。但从甲骨文上看,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样的分法。在商人的祭典中,恐怕不是这样区分的。

这里关系到商人对待动物的基本态度。商人眼中的动物,是能为其驯服、运用,置放在身边,却又不时可能带来破坏威胁的。或许以这个标准看,羌就是一种人形的动物。人方、鬼方和共方,都是明确的异族部落,有时联盟,有时冲突,彼此是人与人的关系。但羌不是,羌和动物一样,可以为商人所用,也经常被猎捕来为商人所用。

后期的甲骨文,尤其是祖甲改革之后的甲骨文中,我们看到了在表达上暧昧、变动的迹象。在改革后的“彤祭”中,甲骨文会出现“羌二人”的记载,这是过去没有的。过去羌就是羌,都是和动物、兽类并列,“羌五”“羌五十”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这时候出现了“羌二人”,说明商人看待羌的态度有了改变,经他们挪移进了人的范围,不再像传统上被归于动物的领域里。

我们可以通过甲骨文的记录来解释这种现象。商人与人方、鬼方和共方打仗,如果抓住了敌人,那是俘虏,可能变成奴隶。但若是和羌等几个特别的族群作战,商人经常是刻意将其作为猎物来进行追捕,捕来就以和对待动物同样的方式待之。

重点不在于外表的模样,而在于商人的文化认定。对商人来说,人最重要的定义,是有祖先,也就是有鬼,有鬼在后面帮助人,替人撑腰。所以叫人方的是人,叫鬼方的也是人,人和鬼在一起的,人方和鬼方的说法表示他们背后都有祖先,和商人一样。人方之所以如此得名,可能就是因为人方和商有过共同的祖先,是商人的分支,在称呼上留下了共同起源的记忆。

商人相信,若是和人方或鬼方打仗,除了现实中的斗争外,在祖先居住的鬼域中,商人的祖先也与人方和鬼方的祖先在斗争。要打赢现实的战斗,就要确保鬼域里的商人祖先比敌人的祖先更强、更有力。

相对而言,什么是“兽”?那就是,兽的背后没有鬼,没有祖先保护。兽的存在只有单一现实层次,没有复杂的人间与祖先两个领域交错互动。兽没有自己的祖先,所以会被商人用作牺牲,不用怕兽的祖先来报复。

商人相信,以兽为牺牲,可以和祖先的魂灵更有效地沟通。兽扮演在人间与鬼域交流的角色。

商晚期出现了“羌二人”的说法,饶富意义。显现本来被视为兽的这个族类,此时取得了人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应该是羌的势力有决定性的加强变化,逼得商人不得不调整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最有可能的,就是羌在西边长期和周人联盟,周人势力越来越大,对东方的商人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羌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从传统上的兽升级成为人了。

过去商人理所当然地将羌视为兽。但羌和周联盟,而周是个商人绝对不敢小看的方国,绝对是人,是有鬼的人,必须认真对付。影响所及,商人难免心中嘀咕:那羌呢?羌的后面真的没有鬼,没有祖先吗?于是新一代的商人,面对新的局势,就动摇了,开始以人而非兽的眼光来看待羌。

商人借由运用动物,建立起他们的势力。他们有了能力:第一,不断扩张占有的领域;第二,不断扩张他们能影响的范围;第三,不断扩张他们能够结盟或征服的对象;第四,不断找到有效方法来组织新增的土地与人。在发展中,这四点缺一不可。

【注释】

[1]据《史记·秦本纪》等文献记载,古代的牲畜都有应用等级,两两不同,在组合祭祀、大型组合宴会中会使用三个不同等级的牲畜。至今闽南地区祭拜供奉时常有“三牲五果六斋”的传统。

[2]此处内容见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奴隶制时代》等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