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去过动物园或者马戏团?非洲赤道附近就是这样的动物园。有些动物只吃植物,不吃肉,长颈鹿就是这样的动物。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发出声音,那或许就是它们的语言。不过,整个森林唯一不发声的动物就是长颈鹿了。河马河马是生活在丛林里的一种动物。犀牛非洲的大象比起印度的大象来,体型更大。非洲人射杀大象是为了获得象牙。非洲丛林打手鼓是非洲人最喜欢的音乐方式。......
2023-11-01
再从头简述并整理一下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
在东方,有这么一个民族,他们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因缘际会有了突破性的能力,培养出驯服及畜养大型动物的特殊本事。如此产生的第一个效应,是增加了他们的移动能力与运输能力。第二个效应,是刺激了他们将动物力运用在军事上,又增加了他们的攻击力和防御力。
人类很早就发明了轮子,将用轮子做成的车改由马来拉,就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攻击。这就是我们在殷墟中看到车马坑最清楚、最具体的意义。商人能够运用远大过于人的兽力,让兽力为他们所驱策。如此一来,周围的其他部落很难抵挡他们的势力,打不赢有兽力协助的商人,不得不臣服其下。
在驯服兽力、运用兽力的过程中,商人必然和动物发展出特殊且暧昧的关系。我们今天看到、接触到动物的机会,是餐桌上死掉的动物,是家中跑跑跳跳的猫狗鸟,是动物园围栏里的大象、长颈鹿。我们很难体会动物,尤其是大型动物对人的恐惧感。
就算找到了方法驯服这些大型动物,一个事实永远在那里——这些动物比人大,随时可以伤害人。面对大型动物,那个时代的人类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主人。人类一方面驾驭动物,让动物为人服务;另一方面,也就必须害怕拥有巨力的动物,必须随时提防。
在商人和动物的关系中,动物既是助手,也是威胁。人必须拉近和动物的距离,才能充分利用动物力,然而,和动物越接近,动物能给人造成的伤害和威胁也就越大。当动物“翻脸不认人”时,人就在动物旁边,跑都跑不掉。
换句话说,这样一个民族,随时和一个比自己更大的力量相处,借由控制这股随时可能转过来毁灭自己的力量,而得以发展壮大。这种心态,就成了商文化的底蕴,也是他们看待世界的根本模式。
人活着,最重要的事,就在于如何与比人更巨大的力量协商、共处。用对的方式处理动物,动物可以为人带来众多好处。然而,一旦用了错误的方式,动物也会立即成为最可怕的毁灭原因。于是,这样的现实进入了商人的想象,并且塑造了他们的想象。整个世界,也是这样一种可以带来好处,也可以带来毁灭的存在。商人从祖先那里学来驯服、运用动物的能力,祖先是重要的协助者,因此很自然地需要祖先来帮忙处理、应对这个世界。然而,一旦将祖先视为协助者,在他们的想象中,祖先也就自然取得了同样的两面性。祖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一不小心,祖先也可能翻脸变成毁灭者。
商人必须不断小心翼翼地和祖先沟通,保证拥有祖先在超越领域中给予的保佑与协助。既是帮助也是威胁的双重性,祖先和动物是一致的。于是也就很自然地将动物想象为人间此世和祖先彼世的交流通道。因而在具有高度象征意义、运用于祭祀与战争的青铜器上,就布满了与动物主题有关的纹饰。
有关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的文章
你有没有去过动物园或者马戏团?非洲赤道附近就是这样的动物园。有些动物只吃植物,不吃肉,长颈鹿就是这样的动物。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发出声音,那或许就是它们的语言。不过,整个森林唯一不发声的动物就是长颈鹿了。河马河马是生活在丛林里的一种动物。犀牛非洲的大象比起印度的大象来,体型更大。非洲人射杀大象是为了获得象牙。非洲丛林打手鼓是非洲人最喜欢的音乐方式。......
2023-11-01
动物学家们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恻隐之心”和“悼念之情”,并且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葬礼”,有些“葬礼”还非常隆重。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它们的葬礼非常华美。生活在南美洲的一种秃鹰,它们采用的葬礼是“天葬”。这或许和死者在生前作出的贡献大小有关系。这时它们就会排成一列长长的“送葬队伍”,扛起阵亡的同伴将其送往“墓地”,并用沙土把尸体掩埋起来。......
2023-11-07
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夫妇长期在非洲塞伦盖蒂大草原上观察猎豹,被同行们称为“猎豹权威”。乔治夫妇还发现了一起令人难以理解的猎豹“失恋”事件。一只名为“佩凯”的雌猎豹与另一只名为“索立蒂厄”的雄猎豹相爱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它们都形影不离。或许你会问,乔治夫妇怎么断定佩凯“失恋”了呢?因为他俩对野生猎豹的求爱和交配行为已经研究了将近4年的时间,其中包括佩凯与索立蒂厄相爱的一段经历,他们也了如指掌。......
2023-11-07
饮食、性欲之类的本能就是人的本性。以儒家人性观衡量,人性动物说是第三个误区。用现代哲学语言说,感官追求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是人身上的自然部分,受必然性制约,而人性的部分则不同,应该是自主的、自由的。告子看不到这一点,强调“食色,性也”,从人与动物的共性出发,当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告子先生由于始终在“知觉”中徘徊,将人性与动物性混为一谈也就难以避免了。......
2023-10-22
书中提出的思想在今天已成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以后又接连举行了这样的讨论会,对控制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维纳接受了这一请求,于1947年底完成了《控制论》一书的写作,并于1948年正式出版。图1-1控制系统框图1.3.2.1 控制论的定义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对控制论给出的定义是:控制论是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2023-07-15
第十九章动物地球是动物和人类的家园虽然动物比植物灵活得多,受气候的影响也比植物小得多,但是,动物还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社会依靠动物形成。还有一些鸟类,它们损害庄稼并以其他方式干扰人类活动。此外,还有一些会传播疾病、毁坏农作物的昆虫和微生物。米饭,当然是我们的主食,但是,我认为一些食用肉类,也是人的食物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它是维持人身体健康所必需的蛋白质、磷酸和其他元素的来源。......
2024-10-26
人类到底有没有第六感官,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不休,可是对于动物有第六感官,动物行为学家几乎已取得了一致的意见。美国国立科学院动物行为研究所的几位专家经过了长达14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些答案,但仍存在不解之谜。对相当一部分鸟类和鱼类来讲,它们本身产生的电就是其第六感官。动物体内的磁性则是比电更奇妙的第六感官。吸血蝙蝠的超感官磁场在它们的翅膀内,依靠飞行时的声音震动与回声来导航觅食。......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