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历史|成功畜牧民族的迁徙与定居抉择

中国历史|成功畜牧民族的迁徙与定居抉择

【摘要】:通过王亥,我们看出商人兴起的一个线索——他们是最早在畜牧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民族,掌握了对动物的操控能力,由此形成了文明突破。在农牧并进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两难选择的困扰。农业,加上从夏人那里学来的筑城工艺,使得定居的欲求越来越高,但定居形式又必然妨害了他们赖以起家的牛马畜牧,因而才产生了盘庚必须训斥和说服族人搬迁的情况。

甲骨文上的记录,王亥有特殊地位。卜问主要是以事问上天的祖先,请他们提供答案。有些时候,甲骨文中会记载这次问的是哪位祖先。我们发现被指定来解答疑惑的祖先中,王亥排名很高,甚至比大乙(也就是商汤)还要重要。

通过王亥,我们看出商人兴起的一个线索——他们是最早在畜牧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民族,掌握了对动物的操控能力,由此形成了文明突破。从相土到王亥,他们有效地驯服了牛、马一类的大型动物,让这些动物非但不是威胁,还成了人类的帮手,为人类所用。

在《世本》的残留断片中,有一句话是“鲧作城郭”。鲧是大禹的父亲,也就是夏的先公。对照考古资料,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理由相信,夏人的崛起和夯土筑城的技术及成就密切相关。而后来得以挑战夏人的商人,在后世记忆中,其能力则是和动物紧密相关。

春秋战国之际的文献《管子》,里面还有“殷人之王,立帛(皂字之误)牢,服牛马”的字句。“牢”显然指的是圈豢,那个时代的人仍然记得商人的长处在于找到了方法,将牛马驯服养在牢中,让牛马为人类服务。

古文献中和夏人有关的,经常都有明确的地名,地名中有城有邑。相对地,提到商人先公先王时,却都记录了他们不断迁都的事。有名的盘庚五迁,有一种说法是盘庚一世中就迁了五次,另一种说法则是到盘庚迁都,已经是商人第五次迁都了。不论哪种说法,都清楚显现了商人的移动习惯和相关的特性——他们具有良好的移动能力。

为什么要搬来搬去?还有,为什么能搬来搬去?《尚书·盘庚》中留下了盘庚试图说服,近乎威吓族人迁徙的文辞,其中盘庚并没有明白地指陈必须迁徙的理由,不过他反复表示,如果继续在这个地方留下去,会受到上天惩罚。还有,他强调,商人过去的领导者都尽心尽力为族人选择最好的栖居地,经常搬迁,要他的族人不要怀疑他的决定。

商人先公传下来的经验与智慧,很可能就是牛、马等大型动物的畜牧,无法长期居留在同一块地域上,因为牧草生长很快会赶不上牛、马的繁殖消耗。还有,一直聚居在同一个地方,牛群、马群互相感染疾病的概率也会随之升高。

或许商人崛起过程中,原本是习惯于放牧移居的。但扩张到一定程度,也开始学习发展农业。在农牧并进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两难选择的困扰。农业,加上从夏人那里学来的筑城工艺,使得定居的欲求越来越高,但定居形式又必然妨害了他们赖以起家的牛马畜牧,因而才产生了盘庚必须训斥和说服族人搬迁的情况。

那是新旧冲突的紧张。盘庚按照旧方法、老智慧,为了畜牧业需要,不能在一地久待,但他的族人开始依赖农业,得到城墙保护了,变得很不愿意放弃既有居住地,到别的地方重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