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文字起源的推论:族名与族徽或揭示中国文字发展关键问题

中国文字起源的推论:族名与族徽或揭示中国文字发展关键问题

【摘要】:让我们按时间顺序排比一下关于文字起源的推论。族名、族徽很可能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显然有一群人,一个特别的民族,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带头进行了从族徽变成有意义的文字转化。如果文字系统的确是从族徽发展来的,就会牵涉后来中国文字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文字没有走向表音文字,理由显然藏在这个发展过程里。

让我们按时间顺序排比一下关于文字起源的推论。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从有农业,然后开始进入战争和掠夺。战争掠夺过程中,夏人率先在夯土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引发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后半期,也就是夏朝时的筑城运动,人口纷纷重组归纳。人口重组的过程中,也就必然进行着人口的划分,包括筑了这个城之后,谁可以住在城里,谁必须住在城外,城内的人如果有纷争怎么办,等等。

显然到夏朝时,中国的主要社会组织就已经是环绕着氏族血缘原则了。因为有分辨血缘血统的需要——那个时候的人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甚至还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姓氏——就必须找出方式来标识我自己,标识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就发明了族名,发明了族徽。

族名、族徽很可能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我们今天在命名时,如果没有特别的想法,最容易随口取的名字是阿猫、阿狗、阿牛。如此我们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在氏族族徽中会有那么多象形的、与大自然有关的东西。那是自我称号,也就演变成某个族类的标记和代表。一个氏族用族徽来自我标示,在那个氏族划分格外重要的时代,很快影响了其他部族,大家纷纷立起族徽来。

族徽积累越来越多,而且还会依照氏族间关系牵动族徽变化增生,像“亚”字徽就是很好的例子,积累、变化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由族徽转变成为我们今天认识的文字。这些符号担负起了意义留存与意义传播的功用。

这个变化中有一个关键。显然有一群人,一个特别的民族,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带头进行了从族徽变成有意义的文字转化。这个部族,最有可能的当然就是后来建立商朝的商人。和在青铜器的运用上一样,在这件事情上,商人有巨大的文明贡献。

而且,青铜器和文字的发展,恐怕是密切相应的一体两面。青铜器最重要的用途,是要和另一个超越世界的祖宗沟通。要建构起一套两个世界,或者说多个世界之间的权威层级(hierarchy,又译为等级制度、统治集团、层级体系),谁的祖先权威高,其子孙在现实世界就比较有权力。而族徽正是记录祖先血缘代代延续关系的工具。因为商人有强烈的祖宗信仰,所以他们对于血缘极为重视,有最强烈的动机在自己的族徽和人家的族徽上做文章、动手脚,从而慢慢从族徽发展出文字系统。

如果文字系统的确是从族徽发展来的,就会牵涉后来中国文字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族徽本来是氏族的名称,通常应该源于该氏族的自称,所以应该相应有声音。我们从文化人类学里得到的规律,一个族语言里“我”的代称,或是“人”的称号,通常就是其族名。例如,达悟人[1]称“人”,就叫作达悟,所以他们是达悟人。因而照理很有可能族徽会有声音上的关联,那么语言与文字在商人进行的这一套改革和变化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中国的文字没有走向表音文字,理由显然藏在这个发展过程里。

【注释】

[1]达悟人是台湾原住民中最原始的一支,分布于台东县东南外海49海里的兰屿岛上。他们自称Tao,意义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