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历史揭秘:聚落竞争与城墙修建的关系

中国历史揭秘:聚落竞争与城墙修建的关系

【摘要】:斗争刺激了相关的激烈竞争。其次,要牵涉人数的竞争。夯土的重要动机之一是筑城,以预防别人的武力抢夺。这些被掳来的人力用来夯土筑城墙,城墙筑好之后,这个聚落就有更安全的保护,不受别人侵夺。所以这个时期在黄河中游地区,差不多是山西龙山文化这一带,便开始大量出现与城墙有关的考古证据。不过,随着筑城技术的进步,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当年人类学家摩尔根,还有受摩尔根影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谈到原始社会时,将农业出现之后的社会阶段归纳为奴隶制社会,是有其道理的。农业时代战争起因于掠夺别人的农业剩余产品,那是别人赖以存活一整年的存粮。存粮被夺走了,人也就活不下去,所以抢夺与保卫必定是殊死战。

甲骨文的记录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初期的战争往往是很恐怖的毁灭战,赢的一方将谷物抢走,同时杀光输的一方。然而,在战争、掠夺、屠杀的行为中,人逐渐学到,掠夺一个部落,除了农产储存、剩余农产品之外,还有另外一项更有用的储存,那就是人力。

费很大力气,冒很大危险,杀很多人,抢到那些谷物,划得来吗?这些谷物明年就没有了,不是吗?为何不换成不同的目标?不只抢东西,还要抢人。去掠夺一个部落的时候,最有用的东西其实是人,是明年、后年还可以从地里种出谷物来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就是别的聚落的人。

斗争刺激了相关的激烈竞争。首先,要竞争彼此之间的武器,能掌握塑造较高硬度武器技术的部落,当然就较有机会战胜旁边的聚落或部落。

其次,要牵涉人数的竞争。中国传统格言有“人多好办事”,在原始的环境中尤其如此。哪个聚落可以掌握较多人,通常就有较好的条件去征服、侵略人口比较少的聚落。让自己的聚落成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将征服来的人纳入组织系统里,但要让他们乖乖听话,“为人民服务”。

战争掠夺产生的效果是使得在原始共产社会中各个原本自给自足的部落,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有一部分部落变成奴隶,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自己可以控制和享用的,而是被管制和统辖的主人拿走,集中在主人那里。

夯土最需要什么?需要高度密集的人力。从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为什么出现大量夯土遗迹?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时出现了大量被压迫的人力。在原有的正常安排下,人力主要耗费在自给自足的生产上,不可能挪出这么多可以承担夯土工程的人力。

再来看,为什么需要夯土?夯土的重要动机之一是筑城,以预防别人的武力抢夺。因此,这两件事情显然是相互循环、彼此加强的。战争、掠夺的结果使得部分聚落——较大型或是较早取得武器优势的聚落——可以去掠夺其他聚落的农业资源与人力。这些被掳来的人力用来夯土筑城墙,城墙筑好之后,这个聚落就有更安全的保护,不受别人侵夺。所以这个时期在黄河中游地区,差不多是山西龙山文化这一带,便开始大量出现与城墙有关的考古证据。

这个时期有几个代表性的出土遗址。王城岗发现了完整的城墙,其尺度几乎和平粮台发掘出来的城墙基址完全一样。我们可以推测,在这个时期,因应逐渐激化的战争与掠夺情况,一个有力的聚落会有一个合理或最具优势的大小规模——聚落中要有足够多的人来进行侵略,并有效地筑起城墙来保护自己,让人能住进城里。

不过,随着筑城技术的进步,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了公元前15世纪(商朝中期)的郑州商城,商人已经能筑起一个两公里见方的城墙,城外还有郭和壕沟(外城和外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