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5 屋面积灰荷载注:1.表中的积灰均布荷载,仅应用于屋面坡度α≤25°;当α>45°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当25°<α≤45°时,可按插值法取值。表1.2-6 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灰荷载注:1.表1.2-5中的注1和注2也适用本表。......
2025-09-30
1.楼层的水平位移限值
楼层的水平位移限值主要包括: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弹性层间位移限值和罕遇地震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
(1)弹性层间位移限值 《高规》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结构水平位移计算应考虑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按弹性方法计算。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宜符合以下规定:
1)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不宜大于表1.7-12的限值。
2)高度等于或大于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不宜大于1/500。
3)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的限值按1)和2)的限值线性插值取用。
位移计算应注意: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应根据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抗震设计时,楼层位移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根据《高规》5.4.2条规定,当结构不满足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条件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不利影响。
(2)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 根据《高规》3.7.4条规定,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有:①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结构;②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③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④房屋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包括:①表1.7-1所列高度范围且不满足竖向规则性要求的高层建筑结构(参见6.1.3节2(2));②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③板柱—剪力墙结构。其中,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式(1.7-27)的要求。
2.舒适度要求
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要求,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amax不应超过表6.1-7的限值。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有关规定计算,也可通过风洞试验结果判断确定,计算时结构阻尼比宜取0.01~0.02。楼盖结构应具有适宜的舒适度。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频率不宜小于3Hz,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不应超过表6.1-8的限值。楼盖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可按《高规》附录A计算。
表6.1-7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alim

表6.1-8 楼盖竖向加速度速度限值(https://www.chuimin.cn)

注:楼盖竖向自振频率为2~4Hz时,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线性插值选取。
【例6.1-10】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限制结构层间位移。有关按弹性方法计算出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的下列几种认识,其中何项是不准确的?( )
(A)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以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
(B)楼层位移计算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C)当结构不满足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条件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作用下结构位移计算的影响
(D)楼层位移计算时,只考虑主要结构构件的刚度
答案:(D)
解答:根据6.1.5节1关于弹性层间位移限制的内容(《高规》第3.7.3条附注),A、B和C正确。结构计算中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高规》第4.3.16条),D不正确。
【例6.1-1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下列结构中,( )对于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制的要求最严格。
(A)高度不大于150m的框架结构 (B)高度为180m的剪力墙结构
(C)高度为1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D)高度为175m的筒中筒结构
答案:(B)
解答:由表1.7-12及6.1.5节1的有关规定得。
相关文章
 
                                
                                表1.2-5 屋面积灰荷载注:1.表中的积灰均布荷载,仅应用于屋面坡度α≤25°;当α>45°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当25°<α≤45°时,可按插值法取值。表1.2-6 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灰荷载注:1.表1.2-5中的注1和注2也适用本表。......
2025-09-30
 
                                
                                根据2.15.1节1,应按9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确定其地震作用。该建筑高度:H=m=20.85m,根据表2.15-1,设防烈度9度、H≤24m时,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2025-09-30
 
                                
                                当补强板伸过加劲肋时,加劲肋仅与补强板焊接,此焊缝应能将加劲肋传来的剪力全部传给补强板,补强板的厚度及其连接强度应按所承受的力进行设计。横向加劲肋的中心线应与梁翼缘的中心线对准,并用焊透的T形对接焊缝与柱翼缘连接。当梁与H形或工字形截面柱的腹板垂直相连形成刚接时,横向加劲肋与柱腹板的连接也宜采用焊透对接焊缝。......
2025-09-30
 
                                
                                空心块材的强度等级是由试件破坏荷载值除以受压毛面积确定,在设计计算时不需再考虑孔洞的影响。4)毛料石、毛石砌体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分为三级,即M7.5、M5和M2.5。......
2025-09-30
 
                                
                                预埋件的位置应使锚筋位于构件的外层主筋的内侧。图2.13-24 由锚板和弯折锚筋及直锚筋组成的预埋件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其锚筋的间距b、b1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3d和45mm。 已知承受剪力设计值V=150kN的直锚筋预埋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锚筋为HRB400钢筋,钢板为Q235钢,板厚t=14mm。预埋件锚筋的计算面积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2025-09-30
 
                                
                                组合梁的挠度应分别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以其中的较大值作为依据。挠度计算可按结构力学公式进行,仅受正弯矩作用的组合梁,其抗弯刚度应取考虑滑移效应的折减刚度,连续组合梁应按变截面刚度梁进行计算。在上述两种荷载组合中,组合梁应各取其相应的折减刚度。......
2025-09-30
 
                                
                                4)支撑布置宜符合表2.17-9的要求。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2.17-11的规定。柱头和柱根的箍筋应加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加密范围,柱根取基础顶面至室内地坪以上1m,且不小于柱全高的1/6:柱头取柱顶以下500mm,且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2)箍筋直径、间距和肢距,应符合上述2.17.9节4的规定。支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2.17-12的规定。......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