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5.10.7微型桩加固方法简介

5.10.7微型桩加固方法简介

【摘要】:微型桩加固是指用桩施工机械或其他小型设备在土中形成直径不大于300mm的树根桩、预制混凝土桩或钢管桩。《地处规范》指出:微型桩加固适用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或新建建筑的地基处理。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当桩与承台整体连接时,可按桩基础设计;桩与基础部整体连接时,可按复合地基设计。直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对新建建筑宜采用直桩型或斜桩网状布置。

微型桩加固是指用桩施工机械或其他小型设备在土中形成直径不大于300mm的树根桩、预制混凝土桩或钢管桩。

《地处规范》指出:微型桩加固适用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或新建建筑的地基处理。微型桩加固后的地基,当桩与承台整体连接时,可按桩基础设计;桩与基础部整体连接时,可按复合地基设计。按桩基设计时,桩顶与基础的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桩规》的有关规定;按复合地基设计时,应符合《地处规范》复合地基的有关规定,垫层厚度宜为100~150mm。

1.树根桩

树根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处理。

直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对新建建筑宜采用直桩型或斜桩网状布置。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式(5.10-11)估算。当采用水泥浆二次注浆工艺时,桩侧阻力可乘1.2~1.4的系数。

桩身材料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5,灌注材料可用水泥浆、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其他灌浆料,也可用碎石或细石充填再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树根桩主筋不应少于3根,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宜通长配筋。

对高渗透性土体或存在地下洞室可能导致的胶凝材料流失,以及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桩孔变形和移位,造成微型桩的失稳与扭曲时,应采取土层加固等技术措施。

2.预制桩

预制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处理。预制桩桩土可采用边长为150~300mm的预制混凝土方桩,直径30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断面尺寸为100~300mm的钢管桩和型钢等。

预制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初步设计可按式(5.10-11)估算。

3.注浆钢管桩

注浆钢管桩适用于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处理。

注浆钢管桩单桩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桩规》的有关规定;当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时,桩侧摩阻力特征值取值可乘以1.3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