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3.11.3抗震构造措施: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教程

3.11.3抗震构造措施: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教程

【摘要】:屋盖横向支撑、纵向天窗架支撑的布置可参照表3.11-1、表3.11-2的要求。表3.11-3 厂房框架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续)注:1.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fy为钢材的屈服强度。3)柱间支撑杆件的长细比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底水平剪力,柱底剪力应由钢底板与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及其他措施承担。

(1)厂房的屋盖支撑布置 厂房的屋盖支撑,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檩屋盖的支撑布置,宜符合表3.11-1的要求。

表3.11-1 无檩屋盖的支撑系统布置

978-7-111-45870-8-Chapter03-581.jpg

2)有檩屋盖的支撑布置,宜符合表3.11-2的要求。

3)当轻型屋盖采用实腹屋面梁、柱刚性连接的刚架体系时,屋盖水平支撑可布置在屋面梁的上翼缘平面。屋面梁下翼缘应设置隅撑侧向支撑,隅撑的另一端可与屋面檩条连接。屋盖横向支撑、纵向天窗架支撑的布置可参照表3.11-1、表3.11-2的要求。

4)屋盖纵向水平支撑的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采用托架支承屋盖横梁的屋盖结构时,应沿厂房单元全长设置纵向水平支撑;

②对于高低跨厂房,在低跨屋盖横梁端部支承处,应沿屋盖全长设置纵向水平支撑;

③纵向柱列局部柱间采用托架支承屋盖横梁时,应沿托架的柱间及向其两侧至少各延伸一个柱间设置屋盖纵向水平支撑;

④当设置沿结构单元全长的纵向水平支撑时,应与横向水平支撑形成封闭的水平支撑体系。多跨厂房屋盖纵向水平支撑的间距不宜超过两跨,不得超过三跨;高跨和低跨宜按各自的标高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支撑体系。

5)支撑杆宜采用型钢,设置交叉支撑时,支撑杆的长细比限值可取350。

表3.11-2 有檩屋盖的支撑系统布置

978-7-111-45870-8-Chapter03-582.jpg

(2)厂房框架柱的长细比 厂房框架柱的长细比,轴压比小于0.2时不宜大于150;轴压比不小于0.2时,不宜大于978-7-111-45870-8-Chapter03-583.jpg

(3)厂房柱、梁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厂房框架柱、梁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屋盖厂房,板件宽厚比限值可按表3.11-3采用,7、8、9度的抗震等级可分别按四、三、二级采用。

表3.11-3 厂房框架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

978-7-111-45870-8-Chapter03-584.jpg

(续)

978-7-111-45870-8-Chapter03-585.jpg

注:1.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978-7-111-45870-8-Chapter03-586.jpgfy为钢材的屈服强度。

2.Nb/(Af)为梁轴压比,Nb为梁的轴向力,A为梁截面面积,f为钢材强度设计值。

2)轻屋盖厂房,塑性耗能区板件宽厚比限值可根据其承载力的高低按性能目标确定。塑性耗能区外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可采用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4)柱间支撑 柱间支撑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厂房单元的各纵向柱列,应在厂房单元中部布置一道下柱柱间支撑;当7度厂房单元长度大于120m(采用轻型围护材料时为150m)、8度和9度厂房单元大于90m(采用轻型围护材料时为120m)时,应在厂房单元1/3区段内各布置一道下柱支撑;当柱距数不超过5个且厂房长度小于60m时,亦可在厂房单元的两端布置下柱支撑。上柱柱间支撑应布置在厂房单元两端和具有下柱支撑的柱间。

2)柱间支撑宜采用X形支撑,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V形、A形及其他形式的支撑。X形支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大于55度。支撑斜杆交叉点的节点板厚度不应小于10mm。

3)柱间支撑杆件的长细比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见本章3.3.2节)。

4)柱间支撑采用整根型钢,当热轧型钢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时,可采用拼接等强接长。

5)有条件时,可采用消能支撑。

(5)柱脚 柱脚应能可靠传递柱身承载力,宜采用埋入式、插入式或外包式柱脚,6、7度时可采用外露式柱脚。柱脚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实腹式钢柱采用埋入式、插入式柱脚的埋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钢柱截面高度的2.5倍。

2)格构式柱采用插入式柱脚的埋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最小插入深度不得小于单肢截面高度(或外径)的2.5倍,且不得小于柱总宽度的0.5倍。

3)采用外包式柱脚时,实腹H形截面柱的钢筋混凝土外包高度不宜小于2.5倍的钢结构截面高度,箱形截面柱或圆管截面柱的钢筋混凝土外包高度不宜小于3.0倍的钢结构截面高度或圆管截面直径。

4)当采用外露式柱脚时,柱脚承载力不宜小于柱截面塑性屈服承载力的1.2倍。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底水平剪力,柱底剪力应由钢底板与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及其他措施承担。柱脚锚栓应可靠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