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3.6.2钢结构疲劳计算技巧

3.6.2钢结构疲劳计算技巧

【摘要】:所有焊缝的外形尺寸均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JB7949的规定。表3.6-2 参数C,β表3.6-3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αf表3.6-4 循环次数n为2×106次的容许应力幅 注:表中的容许应力幅是按式计算的。

1.常幅疲劳计算

常幅疲劳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Δσ≤[Δσ] (3.6-1)

式中 Δσ——计算部位的应力幅。对焊接部位Δσ=σmax-σmin;对非焊接部位Δσ=σmax-0.7σmin

σmax——计算部位每次应力循环中的最大拉应力(取正值);

σmin——计算部位每次应力循环中的最小拉应力或压应力(拉应力取正值,压应力取负值);

σ]——常幅疲劳的容许应力幅(N/mm2),按下式计算: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0.jpg

n——应力循环次数;

Cβ——参数,根据表3.6-1中构件和连接类别查表3.6-2确定。

式(3.6-1)也适用于剪应力情况。

2.变幅疲劳计算

对变幅疲劳,若能预测结构在使用寿命期间各种荷载的频率分布、应力幅水平以及频次分布总和所构成的设计应力谱,则可将其折算为等效常幅疲劳,按下式进行计算:

Δσe≤[Δσ] (3.6-3)

式中 Δσe——变幅疲劳的等效应力幅,按下式确定: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1.jpg

ni——以应力循环次数表示的结构预期使用寿命;

ni——预期寿命内应力幅水平达到Δσi的应力循环次数。

3.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的疲劳可作为常幅疲劳,按下式计算: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2.jpg

式中 αf——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按表3.6-3采用;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3.jpg——循环次数n为2×106次的容许应力幅,按表3.6-4采用。

表3.6-1 构件和连接分类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4.jpg

(续)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5.jpg

(续)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6.jpg

注:1.所有对接焊缝及T形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均需焊透。所有焊缝的外形尺寸均应符合现行标准《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JB7949的规定。

2.角焊缝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第8.2.7条和第8.2.8条的要求。

3.项次16中的剪应力幅Δτ=τmax-τmin,其中τmin的正负值为:与τmax同方向时,取正值;与τmax反方向时,取负值。

4.第17、18项中的应力应以净截面面积计算,第19项应以毛截面面积计算。

表3.6-2 参数Cβ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7.jpg

表3.6-3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αf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8.jpg

表3.6-4 循环次数n为2×106次的容许应力幅 (N/mm2

978-7-111-45870-8-Chapter03-509.jpg

注:表中的容许应力幅是按式(3.6-2)计算的。

【例3.6-1】 某吊车梁跨度12m,吊车梁截面如图3.6-1所示,吊车梁上有两台完全相同的吊车同时运行,吊车类型:75/20t315,重级软钩吊车。跨中最大竖向弯矩标准值Mvp=2751.9kN·m,支座最大竖向剪力标准值Vp=1112kN,吊车梁自重、吊车轨道自重等产生的跨中最大弯矩Mg=132.6kN·m。吊车梁材料为Q235。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采用焊透的T形组合焊缝,吊车梁腹板与下翼缘采用双面角焊缝,下翼缘焊脚尺寸hf=8mm,吊车梁腹板与翼缘焊缝采用自动焊,加劲肋与腹板连接焊缝焊脚尺寸为6mm,肋端不断弧。吊车梁截面参数:Ix=3630926.4×104mm4,形心距下翼缘外缘1037mm,距上翼缘外缘863mm。不考虑截面削弱,验算受拉翼缘与腹板连接处金属疲劳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解答:重级工作制软钩吊车,取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αf=0.8(表3.6-3)

下翼缘与腹板采用自动焊角焊缝,为3类连接,取容许应力幅978-7-111-45870-8-Chapter03-510.jpg(表3.6-4)

疲劳验算弯矩差ΔM=Mvp-Mg=(2751.9-132.6)kN·m=2619.3kN·m

978-7-111-45870-8-Chapter03-511.jpg

图3.6-1 吊车梁截面

受拉翼缘与腹板连接处截面抵抗矩:

978-7-111-45870-8-Chapter03-512.jpg

978-7-111-45870-8-Chapter03-513.jpg满足

【例3.6-2】 已知条件同【例3.6-1】。不考虑截面削弱,验算下翼缘与腹板连接角焊缝疲劳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解答:

下翼缘与腹板角焊缝为8类连接(表3.6-1),取容许剪应力幅978-7-111-45870-8-Chapter03-514.jpg

下翼缘板对中和轴面积矩:S=22×600×(1037-11)mm3=1.354×107mm3

连接角焊缝处疲劳剪应力幅:

978-7-111-45870-8-Chapter03-515.jpg

【例3.6-3】 已知条件同【例3.6-1】。不考虑截面削弱,验算横向加劲肋下端点附近主体金属疲劳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解答:

肋端不断弧,为4类连接,取容许应力幅978-7-111-45870-8-Chapter03-516.jpg

横向加劲肋下端点附近主体金属疲劳应力幅:

978-7-111-45870-8-Chapter03-517.jpg

【例3.6-4】 吊连梁下翼缘与腹板连接角焊缝处剪应力幅值为40N/mm2,若不计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则角焊缝处出现疲劳破坏的应力循环次数n与下列哪项数值最接近?

(A)3.5×106 (B)5.2×106 (C)6.5×106 (D)7.1×106

答案:(C)

解答:连接类别为8类,当表3.6-2得到参数c=0.41×1012β=3由式(3.6-2)可知:978-7-111-45870-8-Chapter03-518.jpg,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