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规定及构造要求

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配筋规定及构造要求

【摘要】:表2.15-5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级、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表2.15-6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注: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级、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1.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和截面受压区高度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

x≤0.25h0 (2.15-3)

二级、三级抗震等级

x≤0.35h0 (2.15-4)

式中 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2.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设计值Vb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

978-7-111-45870-8-Chapter02-809.jpg

(2)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0.jpg

二级抗震等级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1.jpg

三级抗震等级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2.jpg

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

式中 MlbuaMrbua——框架梁左、右端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及有效楼板范围内的钢筋)、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MlbMrb——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左、右端弯矩设计值;

VGb——考虑地震组合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可按简支梁计算确定;

ln——梁的净跨。

在式(2.15-5)中,MlbuaMrbua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

式(2.15-6)至式(2.15-8)中,MlbMrb之和,应分别取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的两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值;一级抗震等级,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

3.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框架梁,当跨高比大于2.5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3.jpg

当跨高比不大于2.5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4.jpg

式中 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βc=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βc=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4.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框架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5.jpg

式中 αcv——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按2.6.1.1节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4条)取值。

5.框架梁截面尺寸

框架梁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6.框架梁的钢筋配置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2.15-5规定的数值。

表2.15-5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6.jpg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级、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2.15-6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表2.15-6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7.jpg

注: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级、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7.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级、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8.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对于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于二级、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于300mm。

9.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ρsv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抗震等级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8.jpg

二级抗震等级

978-7-111-45870-8-Chapter02-819.jpg

三、四级抗震等级

978-7-111-45870-8-Chapter02-8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