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1.6.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1.6.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摘要】: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此外,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抗震规范》[4]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规定了所有需要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及其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考虑以下因素综合确定:

(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这里,区段是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2.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是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是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是指大量的除(1)、(2)、(4)项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是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4.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此外,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抗震规范》[4]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