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产权界定后,双方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帕累托最优。货币发行的市场化是自由主义走向极端的反映。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自由市场的逻辑,资本对人们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入侵和统制,商品化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人类的想象力竟有如此之伟大,关乎气候的社会关系居然也成了商品,义无反顾地被纳入市场交易的逻辑中。万物的商品化一直都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里上演,并且它早已超越了“经济生活”的范畴。......
2023-08-28
想想这样的一幅景象:一名环保运动的参与者在“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等崇高理想的宣传下,专门开着高耗油量汽车到10公里外的湖边参与捡垃圾的活动;或者在夏天将室内空调设定在极低的温度,专门制订社区节能计划;或者为了支持绿色理念,又禁不住消费主义的诱惑,尽管家里已经有了充足的生活用品,每次逛商场时都忍不住再买一款新潮样式的环保产品(这已经脱离了使用价值的实用意义),然后自己安慰自己,反正购买的也是绿色产品。再或者一个绿色NGO组织,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会议来研讨环境问题,每次会议都要为参会代表准备大量的食物、印刷成吨重量的会议刊物,或者再去订购一些会议纪念的T恤衫。以上每一项环保促进活动实质上都在加速资源的消耗,为资本的周转盈利添砖加瓦。更具讽刺性的是,一个来自世界各国绿色组织成员参加的会议,研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主题。宣传词如下:“本次盛会规模空前,将持续一周,主办方将维持空调强功率运转,保证各国代表在舒适的环境中研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这一重大全球性课题。”这些环保活动参与者的高尚行为让人感动,但是就在每一个绿色行动后,环境不知不觉中正在被破坏,资源也在被加速耗竭。针对这些“绿色盲点”,仅仅批评环保参与者个人是肤浅的。对此,马克思(1975:90-91)有一句著名的话“他们虽然对之一无所知,却在勤勉为之”。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反映了意识形态控制下,人们的“所知”与“所为”可以实现分离。人们可以在“无所知”的情况下,由意识形态引导继续“有所作为”。[1]并且,人们想象中的所作所为与实际作为的结果,存在着本质性的对立与冲突。
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通过将现存统治秩序灌输给大众,自身也具有了国家机器的功能,国家权力通过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实现运作。面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询唤”,大众处于一种被动、臣服的地位。然而,社会变革的动力一直存在,人们也不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绿色运动就给予了人们行动的未来憧憬。对此,姆贝曾批评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脱离了社会实践,在他看来,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表现为:
两者互为媒介、互为结果,不断地产生和再现一定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因此,更为恰当的理论观点把意识形态看作社会行为者的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现实就是由主体的互相联系和有组织的实践产生和再现的。意识形态由这些社会实践所构成,同时又反过来向社会行为者宣传这些实践的意义。(姆贝,2000:87-88)
本书通过气候暖化案例对绿色意识形态的分析,对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补充在于,有这么一类意识形态,它们不是外在强加于社会实践之上的,也不是“统治阶级”的阴谋,它恰恰是在无意识的社会互动中,由大众自己的社会实践所创造,这就是意识形态自下而上的生产方式。人们通过参与绿色运动,来认识、建构了自己生活世界的意义。第四章曾分析了绿色环保运动在推动气候暖化成为“社会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从第五章环保组织对企业发动的抗议施压活动也充分体现了有损企业商誉和社会形象的非正式约束。总之,由大众参与的绿色运动在当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绿色价值观从社会少数环保人士的信仰,发展壮大成为一股世界的潮流,代表了进步、正义、高尚的道德选择和真理,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绿色意识形态形成后,自然会对人们的生活形成统制,左右人们的认知和行动。但是,不是别人,正是公众自己对“绿色”的追求才是绿色意识形态形成的持续性动力基础,大众是绿色意识形态领导权奠定的无意识创造者。它是自下而上的一种生产机制,多元主体、无意识性和无序互动是它的三个特征。
对绿色意识形态自下而上无意识生成机制的阐述,其背后是一种偶然、随机、非线性演化的历史观。人类一直希望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走向,便把过去的历史说成是规律的演进,这正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不确定的畏惧和希望获得控制把握感的内心焦虑。对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无意识的缔造,人们大多不愿意接受,前者似乎蕴含着悲观论。现在,绿色意识形态编织了一条可以把握的命运绳索,它告诉大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可以遏制地球未来的变暖,人类就有救了。生活在这样的绿色符号的秩序下,那些具有“正义感”的人士大声地喊着口号,感人肺腑地发表演说、义正词严地写着文章。在这无意识的互动过程中,意识形态自下而上的生成,最终形成国家机器的“完成时态”,进一步强化了绿色意识形态对大众的塑造与统制。这样,在崇高的绿色意识形态的操控下,人们就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一样根据“自主有意识设定的程序”完成一生。“无意识的有意识过程”和“有意识的无意识过程”伴随着大众,人们终将成为历史无意识的缔造者。
有关气候暖化、意识体系与资本的文章
在对产权界定后,双方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帕累托最优。货币发行的市场化是自由主义走向极端的反映。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自由市场的逻辑,资本对人们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入侵和统制,商品化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人类的想象力竟有如此之伟大,关乎气候的社会关系居然也成了商品,义无反顾地被纳入市场交易的逻辑中。万物的商品化一直都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里上演,并且它早已超越了“经济生活”的范畴。......
2023-08-28
环保作为时尚,也许可以引起人们更多地对这一主题的关注。但同时,其中潜伏着资本借助绿色价值观扩张的企图,也就是表现为前文所述的披着绿色外衣的消费主义。绿色作为时尚所引起的疯狂,一点也不输于历史上曾演出过的对教条主义的狂热。在时尚主义的引领下,绿色环保固然能够在某些方面得到推动,但是它所期待的是一种大众反思能力的下降,跟随着时尚主义潮流的从众,继续扩张自己的消费主义欲望。......
2023-08-28
民族国家与这些超国家主体的互动中同样存在一个世界结构,这个世界结构制约了行动者的活动。因此,本书通过对气候暖化案例的分析,讨论国际社会中的结构性力量,就是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这种逆反性双层世界结构,塑造了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互动的本质。国际社会各国之间不仅物质权力不对等,话语权力也是非对称的。处于这样的世界结构下,民族国家也有一个被社会化的过程。......
2023-08-28
绿色符号,经过权力的运作也发展出来一系列的各种绿色认证。一旦贴上绿色的标签,就意味该商品具有了被“绿色符号”庇佑的灵光。本节所分析的就是资本对“绿色”符号扭曲性地使用,将自己与绿色拉近,甚至在与“绿色”没有一点关系的情况下,干起“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可以看出,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绿色”符号的力量已经隐蔽式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号称“绿色”环保的吸尘器,其实也是绿色环保的破坏者。......
2023-08-28
资本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本节对资本“进化与适应”进行分析的主题。沙茨所观察到的这种资本为了回应生存危机的社会化适应,从经济生产领域到全球规模的层次出现。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的全球性流动注定了它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适应性,并且在面对与之对立矛盾的绿色环保运动时,最具策略性地调整自己,以适合潮流的变种来完成资本终极的增值使命。资本的进化与适应能力是它策略性地对绿色意识形态做出反馈的基础。......
2023-08-28
根据本章前几节内容的讨论,绿色意识形态通过改变消费者偏好、发起抗议活动形成非正式约束、以及借助政治权力,实施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共同塑造了资本的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选择。绿色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节将就绿色意识形态影响产业的发展进行讨论。在绿色意识形态主导的大环境下,这些产业都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迅速扩张:油电混合车。......
2023-08-28
由资本幕后控制的消费主义似乎与绿色环保没有任何关联,甚至还会被建构为是对立的关系。在绿色价值观发展成为绿色意识形态后,消费主义吸收着母体的养料,不断地进化自身的外观,最后吞噬掉母体,成为一个有着绿色外表的消费主义怪兽。在“绿色”的语境下,人们自以为开始弃绝了物质崇拜,追求生态、环保的生活“本质”,然而资本的扩张增值本性给人们留下了一丁点儿背弃消费主义的喘息机会了吗?......
2023-08-28
本书前面的章节分析了绿色意识形态与资本的互构关系,以及绿色意识形态的生长运作机制。这种意识形态自下而上的生产机制和历史的无意识创制,共同揭示了意识形态不是“统治阶级”制造出来奴役大众的“虚假意识”。本书所展示的绿色意识形态发展过程正是一场无意识的历史创制的结果。面对这样一场客观发生的无意识缔造的剧目,人们不应该悲观。......
2023-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