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意识形态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具备两项功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个是降低交易费用,其次是实施权力支配。对交易费用的关注,经济学家为意识形态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讨论国家与国家间即国际社会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扩散问题时,除了明确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联,还要分析意识形态“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2023-08-28
萨义德在反思东方学(东方主义)时提到,东方学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学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话语权力(萨义德,1999:2-5)。西方视域中的东方世界是经过“东方化”了的东方,这种想象中的东方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就已经扎下了根,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带着对这种想象力怀疑的精神征战世界,在亚非欧大陆间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西方观念中的东方世界神秘而富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是无知、愚昧、落后,只懂放纵沉溺于物质和感官享乐。这样的刻板印象在西方世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在马克思那里也不例外,例如他就认为东方人不具有进行严密推理思考的能力。这种西方优越于东方的观念以及用西方的历史演化途径来重新解释东方发展的“西方中心主义”,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学科的反思与批评。人们除了简单地明白东方化的东方世界是一个西方人想象的虚幻图景,也注意到了东西方之间存在的压迫和支配关系。历史发展到了21世纪,倡导全球化的西方世界继续带着他们东方主义的价值观,认识理解东方人的生活。只不过,当今的主题变成了环境保护,但是当年那些殖民主义者或者只是一名普通西方人的心迹依然穿越历史时空延续至今——发展中国家被他们誉为“污染的天堂”(Bergsten,1973)。
加拿大地球委员会主席莫里斯·斯特朗忧心忡忡地说:
我们这个星球的前途取决于亚洲,而且将取决于今后10年发生的变化。如果(亚洲的)经济增长是以自我毁灭的形式实现的,地球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亚洲开发银行也告诫:亚洲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亚洲城市在世界上属于空气最污浊、污染最严重之列(曹凤中、马登奇,1998:439)。绿色和平组织的领导人蒂罗·博德也说“在亚洲将决定人类的生态命运”。这似乎已经成为西方人的共识。这样的环境东方主义逻辑将东方世界的人们仍然看作是一个落后的民族——他们愚昧无知,他们只知道满足自己的物欲而强调经济增长,不懂得珍惜环境,不明白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他们竟然干着这些断绝子孙后路的愚蠢之事。
发展中国家严重的污染不能将其视为是发展国家孤立的问题,这不能掩盖全球资本主义的分工体系。在全球化的生产链条中,发展中国家以低廉的劳动力、牺牲清洁的空气和水资源,为发达国家生产和制造着日常消费品。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环境东方主义将导致气候暖化的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归咎于发展中国家身上。
二氧化碳排放量50%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刀耕火种造成。温室气体之一的甲烷,大多由种植水稻引起,其90%的责任在亚洲。温室气体的产生主要由发展中国家造成。(瓦尔特,1998:23)
有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专门详细的统计资料来说明(见表6-1),并非如大多数环境东方主义者们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
表6-1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前30位国家的情况
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人类团结》,http://hdr.undp.org。
这样的环境东方主义的偏见,完全无视了基本的客观事实。如果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元凶,那么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对此应负有主要责任。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实际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非停留在一些国家空喊口号的阶段。“仅1991年到2005年的15年中,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到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大大超过欧盟按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12年前减排6亿多吨二氧化碳的目标。前不久,国际温室效应监控组织——美国净化空气政策研究中心发表报告称,中国自2001年就开始逐步对水泥、钢铁、造纸和汽车等过热行业的能源使用进行限制,预计到2010年,仅对这些行业的限制将累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亿6千8百万吨。接近布什政府提出的造2010年前自愿减排1亿8千3百万吨工业废气的数量”(贾峰,2007)。
环境东方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历史拯救者”的幻觉,他们需要继续支配改造东方,只不过这次是以“为你着想”“为了地球的明天”这类理由来强加干涉。环境东方主义下潜伏存在的权力关系,也便开始登场:东方世界必须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发展。作为美国智库世界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的沃克(1998)很早就提出对中国的遏制不能再采取冷战期间的那种军事—外交遏制,他向美国政府高层提出的战略方案是对中国进行环境遏制:
将进行污染遏制,力图说服中国履行关于生产含氟氯烃的国际协议。限制煤炭工业。将进行生产方式遏制,人们要求中国做出高尚的自我限制,在拥有小汽车方面不追赶其他繁荣国家。将进行饮食遏制,力图说服中国人不要养成台湾人那种对猪肉的偏爱,日本人那种对鱼类的偏爱或者美国人那种对谷物的偏爱。将进行贸易遏制……(沃克,1998:428)
沃克的话非常具有代表性,绿色意识形态下的权力支配在他的言论中暴露得一览无余。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有“教化那些比较起来相对落后或‘不进步’的国家”的历史责任(Larrain,2005:193)。环境保护是最神圣崇高的事业,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就应该做出“高尚的自我限制”,不要开汽车了,不要吃猪肉了,不要吃鱼了,甚至不要吃谷物了。而另外一方,相应则是台湾地区居民的责任,也是日本人、美国人和整个西方世界的责任——请你们完成自己的“国际义务”:应该继续开私家车、大口吃猪肉,饱尝海鲜美味,继续享用谷物提供的丰富营养。环境东方主义的这种双重环境观,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在那两本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报告中(《增长的极限》《超越极限》),作者们就提出“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控制消费和减少污染,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宣传口号,但是质疑者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果如此互相矛盾的事情成为可能的话,那么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国民与降低消费、减少环境污染的国民必定是属于不同的国家。(饭岛伸子,1999:117)
无疑,环境东方主义是虚伪、片面的,做出这个评价并不否认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确实存在着环境方面的巨大问题。环境东方主义所评说的这些状况,或多或少不是凭空的想象。在环境东方主义的话语里,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暖化,但是发达国家的行为却被掩盖了。例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垃圾,转移污染产业、在环境保护的名目下设置关税壁垒等(胥永强,2010)。因此,环境东方主义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环境东方主义将发展中国家环境破坏的“问题制造者”藏到了幕后,发展中国家以牺牲自己的环境为代价,在不平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为发达国家生产着“绿色产品”;二是环境东方主义丧失了历史感,遗忘了自己过去的历史。对于这些问题第九章将进一步进行回应和讨论。绿色意识形态在全世界的扩散,也伴随着西方世界的环境东方主义的滋长。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主义诞生了吗?还是偏见、歧视的蔓延?
【注释】
[1]这个概念与意大利学者帕累托有关。“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资源的调配,使得某一方福利不受损的情况下,另一方的福利获得提高。而帕累托最优是指系统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在不降低一方福利的前提下,不能提高、改善其他参与者的福利。
有关气候暖化、意识体系与资本的文章
绿色意识形态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具备两项功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一个是降低交易费用,其次是实施权力支配。对交易费用的关注,经济学家为意识形态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讨论国家与国家间即国际社会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扩散问题时,除了明确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联,还要分析意识形态“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2023-08-28
现实主义强调的合作是权力之下的合作或是利益吻合的合作。无论是全球还是地区性的国际体系,权力是秩序、稳定、合作的根本条件,利益是合作的主要驱动因素。华尔兹认为,无政府状态既是国际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华尔兹假设系统性结构决定单位的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新现实主义者一直积极致力于探寻何种结构能够导致和平与稳定。......
2024-01-10
大学与政府通过契约关系,来划分双方的权责。为此,我国的现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政府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主要是大学自治的要求和政府对大学的控制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如何处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其二,本属于大学固有而被政府行使的权力,应当毫无保留地还给大学。......
2023-11-26
绿色意识形态塑造了世界价值观,“绿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绿色奉为一个绝对的真理。在这样的世界价值观下,国际制裁与压迫皆可以在“人民的支持”下肆意进行,并且还是以崇高的名誉来实施。绿色意识形态的扩张在发展中国家内部获得了积极的响应,产生了草根阶层的环保生态运动。对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2023-08-28
能源环境问题不仅产生于能源的生产环节,公民消费生活也给环境造成巨大负荷。社会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意识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政策宣讲、道德说教就能实现,而必须要通过强制手段来加以规范与解决,赋予公民保护环境的责任。在责任分担的原则要求下,各经济发展主体与消费主体共同参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可持续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当好,欧盟的能源效率在发达国家地区中也是最高的。......
2023-08-10
在这个动乱频仍的时期,罗马广袤领土的命运在极大程度上维系在它的统治精英成员之间的个人关系上。罗马人的命运经常和在罗马帝国边陲地区的贸易或战争息息相关,身处边远地区的人需要了解首都权力斗争的最新态势。有史以来第一次,个人和政治的新闻和流言开始以书面形式大量流传。古罗马的大部分人仍然依靠通过社交关系网传递信件的非正式办......
2023-11-19
在一个充满争论的学术世界里,在一个追逐风尚以至过度的世界里,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理解和恢复一种恰当的平衡。[46]看起来,章学诚似乎拒绝朱熹建立在新儒学根基之上的普遍知识的理想。但这并不是章学诚真正想说的。在此,章学诚说,这要求对当前的制度有同样细致的研究。换句话说,就是在寻求知识的同时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的东西。对于学者来说,关注当前而非仅仅关注过去,不仅是认识上的需要,而且也是他......
2023-11-20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不公、高考移民、异地高考、高考减招事件等,根源都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异地高考作为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关涉教育、人口流动、户籍制度、城市发展等各方面改革与利益重新分配的重大问题,绝不是简单强推考试政策便能解决的,而需要相当长时期来逐步解决。换言之,“考试指挥棒”是教育与社会竞争的一种常态。......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