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化是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职业院校文化体现了校园精神世界的共性,而专业文化则彰显了职业院校精神在专业领域中的个性,专业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要提炼专业精神,提炼专业精神要以文化为视角,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展示专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将专业文化建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023-08-28
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品牌专业建设和运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学校、社会和主管部门进行动态监控,其中学校的自我监控尤为重要。对于发现的问题,监控部门或责任单位要加以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如属于可控制的不利变化,要督促专业建设单位尽快加以纠正,必要时可实行滚动建设和淘汰制度。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吸收多方资源来对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监控,以保证专业的建设和运行能够和建设计划保持动态适应。但这种监控的目的是帮助专业及时获得绩效反馈信息,不应当以牺牲专业办学自主性为代价,相反地,要提高专业的自主办学能力和自律机制,促进政府、职业院校、市场的统一。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由各级主管部门去组织或由各专业所办单位主动提出要求,对该专业进行评价和监控。
一、教育主管部门实施动态监控
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控职能,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情况的监控机制。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大职能就是监控职能,在进行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的动态监控上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展开:
1.成立品牌专业指导委员会
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成立品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方式,其成员由各校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其监控内容包括专业建设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否得以提高,品牌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如何,对同类专业是否达到示范作用等。
2.开展品牌专业合格评估
教育主管部门对品牌专业进行合格评估,即采取以一定时间(如3年或5年)为周期的方式,组织相关专家对各职业院校品牌专业进行合格评价。评价内容需要结合各职业院校品牌专业规划的建设内容,评价标准需要按不同层次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科类别而制定不同专业的最低合格标准。通过专家的评估,对各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形成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估结论。对于评估不合格的职业院校品牌专业,视情况给予限期整改或取消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的处理意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合格评估,强化政府部门对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情况的监控,从而促进各职业院校切实强化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
3.定期公布品牌专业建设质量
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品牌专业质量排名标,定期向社会公布品牌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成效和评价结果并进行排名,以加强社会监督、督促职业院校努力提高品牌专业的办学水平。
二、职业院校实施自我监控
要想保证品牌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提高管理成效。要完成品牌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和谐的品牌专业体系,实现品牌专业发展目标,职业院校的自我监控尤为重要。
1.加强品牌专业职能部门的协调功能
进一步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管理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制定并落实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和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为品牌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品牌专业建设实行学校、品牌专业所在单位和品牌专业带头人三级管理体制。品牌专业所属单位是其建设的重心,各单位行政负责人是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责任人。
2.实施品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
明确品牌专业带头人的权利,使其对品牌专业建设进行全面负责。品牌专业带头人要对学术权利进行全局统筹,品牌专业规划的制定、研究方向的把握、梯队建设与人才的引进、品牌专业科研任务的制定、学术交流的开展、品牌专业经费的使用等一系列品牌专业建设工作,都由品牌专业带头人负责。充分发挥品牌专业带头人在品牌专业设立及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3.组建一支专家型的品牌专业监控队伍
职业院校可以成立品牌专业指导机构,负责监控与评估品牌专业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并监督落实。建设一支专家型的教学监控队伍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与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对品牌专业教学过程的监控。
4.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的调控与管理
职业院校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阻力和困难,如果没有良好的品牌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就很难保证品牌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可设立校级品牌专业设置管理部门,通过对品牌专业规划的制定、岗位的设置、财政的支持、专业的评估及过程的监督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对不同建设目标的品牌专业和不同级别的品牌专业,设置数量不同的职务岗位,在经费的分配上拉大差距;建立品牌专业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和品牌专业评估制度,对建设出现问题的品牌专业进行指导,加大监控力度。实行以评分层,依据评估结果和建设成效实行扬优扶重和分类指导,实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制度。
有关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文章
专业文化是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职业院校文化体现了校园精神世界的共性,而专业文化则彰显了职业院校精神在专业领域中的个性,专业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要提炼专业精神,提炼专业精神要以文化为视角,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展示专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将专业文化建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023-08-28
因为,取得这一称号意味着与传统“博学专业”的绅士身份联系在一起,同时,其知识化的内涵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取得国家的特许权支持。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专业人员的数量与称为专业的职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与划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体现“高职”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
2023-08-28
本节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展开叙述。随着汽车后市场业态新的变化,校企共同改造了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产生了一批适用于中高职贯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汽车机械检修系统、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8门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及课程资源;中高职贯通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校企合作课程于2014年被上海市教委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2023-08-28
产业处于成长期,可以适当扩大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熟期,可以维持现有规模,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内涵的深入和拓展上,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业处于衰退期,应逐步缩小专业规模,考虑专业转型或者最终取消相应的专业设置。......
2023-08-28
办学思路是指一定时期学校办学的总体想法与打算,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集中表现。“格乌司原理”对职业院校的办学有很好的启示:职业院校要积极寻找自己的“生态位”实行“错位发展”的战略。......
2023-08-28
品牌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应当着力培育“品牌”,培育共性特征中的个性优势。从院校自身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规定了品牌专业的选择范围。......
2023-08-28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得到诸多启发的同时,结合我国多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开展的实际,我们也进行了许多思考。同时制定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因此,搭建国家各类、各层次教育的“立交桥”,构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2023-08-28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在内容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互动、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互动这两个方面。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结构,这样职业教育自身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2023-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