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区域经济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区域经济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在内容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互动、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互动这两个方面。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结构,这样职业教育自身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在内容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互动、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互动这两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互动

关于产业结构,从狭义上分析,把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结合成为产业结构;从广义上分析,产业结构不仅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还包括人口产业结构。一般认为,产业结构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产业组织、国民经济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量的比例关系、产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的区域分布。本书中的产业结构是指狭义的产业结构。虽然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很多,但是我国一直采用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划分方式。

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科学技术因素、教育因素、国际经济关系变化情况是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五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产业结构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变化通常表现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重心和经济发展重点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配第 克拉克定理就曾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逐步增加,劳动力首先由劳动报酬率低的第一产业向劳动报酬率高的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劳动报酬更高的第三产业转移。并且,各个产业内部也相应发生变化,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变动过程和就业者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变动过程也深刻反映着这一变化。最终,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加快,原先的技术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必然发生改变。

二、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互动

技术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建设中所运用的不同层次的生产操作技术的比重及其构成状况。马克思指出,机器并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财富,而是要有相应生产技术的劳动者操作生产设备同生产对象结合起来,才能创造财富。因此,生产技术状况与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成正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两个并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不断向高层次发展,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逐渐替代传统手工技术,所以,高智能的成长型的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结构,这样职业教育自身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结构高层化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层次的高移化,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现阶段,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区域发展水平及其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我国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和成长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