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取得这一称号意味着与传统“博学专业”的绅士身份联系在一起,同时,其知识化的内涵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取得国家的特许权支持。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专业人员的数量与称为专业的职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与划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体现“高职”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
2023-08-28
1997年,《学校选择理论的回顾和前瞻》(school choi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taking stock and looking ahead)一文根据教育资助方式和教育生产方式的标准将教育服务的提供与生产的类型分成了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这一模式是由私人资助和私人生产的;第二种模式是教育凭证制度、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它由公共资助的私人生产方式;第三种是消费者付费的和非公共资助的教育,这是私人资助公共生产教育类型;第四种是传统的功利学校,由公共资助的公共生产教育类型。
我国研究者翟静丽在此基础上将西方教育选择理论分为三大派别:教育公共选择、教育市场选择、教育完全市场化。
一、教育公共选择
教育公共选择派别保持第四种类型的教育基本形式不变,由政府提供资助并能直接供给。改革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学校、学生和家长能减少在公共资助和公共生产组合中所受的约束。教育公共选择仅仅是通过体制内的不断变革,为学生们和家长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事实上,它并不主张改变传统的公立教育体制的基本形式。学生们和家长们得到的选择机会主要是指学生能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以及在学校里学生也能自主选择种类繁多的课程。该学派强调,一些外部问题和一些像信息不完整问题会难以预见地出现在教育服务的提供与生产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市场在教育服务的提供与生产过程中并不是全能的,所以还需要使用政府力量。
二、教育市场选择
教育市场选择派别的观点是,在第四种类型的教育模式向第二种类型的教育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应该提供不同资助方式的学校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不是直接的教育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竞争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从而进行转化。教育市场选择学派认为教育要实现的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如果每个家庭实现自身的教育偏好,这也就相应地实现了学校教育的目标。教育市场选择学派因此而认为教育市场需要教育凭证,因为建立相应的教育凭证制度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具有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服务的权利。这一制度认为教育凭证制度对教育市场的选择所起的主导作用是:政府将每个学生需要的教育费用折合成证券,并告知学生的家长,家长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承受能力来为孩子选择其将要就读的学校类型,从而打破了原有的政府开办学校或给学校拨款的形式,让家长能使用政府发放的证券来为子女缴纳学费,以此学校可以再到政府部门将证券换成现金。可以看出,教育凭证的使用对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完全市场化
教育完全市场化这一派别认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适用于教育,其提出的自由市场模型也能运用到该领域中。在实现第四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的转化过程中,个体选择教育空间和方式与选择私人产品没有多大的差别。政府不再对教育进行资助,相应的教育税也必须取消,这样通过减轻家庭税收负担的形式来提高每个家庭的教育支付能力,对学校的直接拨款或者是给家长教育凭证都不再需要。教育机会由营利性的组织提供,营利性的组织会尽可能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从而追求自身的利益。激进派认为这种完全市场化的教育选择能够避免税收带来的额外财政成本,同时也将营利性组织引入到教育之中,因此这一派别认为需要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
从教育供求和教育选择的理论角度来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变革,只有那些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符合行业的企业需求的专业才能保持专业的活力。然而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职业院校的专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是极具稳定性的,这种稳定性所带来的滞后性和区域经济、行业引领下的专业的及时性和创新性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调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使其在专业稳定性和创新性之间寻得发展的平衡,既能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动”,也能符合职业院校本身的“静”,也是本书相关研究着重探寻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关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文章
因为,取得这一称号意味着与传统“博学专业”的绅士身份联系在一起,同时,其知识化的内涵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取得国家的特许权支持。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专业人员的数量与称为专业的职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与划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体现“高职”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
2023-08-28
专业文化是在长期专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专业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职业院校文化体现了校园精神世界的共性,而专业文化则彰显了职业院校精神在专业领域中的个性,专业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要提炼专业精神,提炼专业精神要以文化为视角,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展示专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将专业文化建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023-08-28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由霍曼斯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中首次提出的。霍曼斯认为人类行为是个人之间进行报酬和惩罚的交换,交换理论的核心是工具理性。布劳首先批判霍曼斯不从社会的角度解释人的交换行为,他指出霍曼斯的理论建立在没有认识到社会结构整体性效应的基础上。布劳结构交换理论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分别是理性原则、互惠原则、公正原则、边际效用原则和不均衡原则。......
2023-08-28
本节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展开叙述。随着汽车后市场业态新的变化,校企共同改造了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产生了一批适用于中高职贯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汽车机械检修系统、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8门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及课程资源;中高职贯通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校企合作课程于2014年被上海市教委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2023-08-28
办学思路是指一定时期学校办学的总体想法与打算,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集中表现。“格乌司原理”对职业院校的办学有很好的启示:职业院校要积极寻找自己的“生态位”实行“错位发展”的战略。......
2023-08-28
产业处于成长期,可以适当扩大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熟期,可以维持现有规模,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内涵的深入和拓展上,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业处于衰退期,应逐步缩小专业规模,考虑专业转型或者最终取消相应的专业设置。......
2023-08-28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得到诸多启发的同时,结合我国多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开展的实际,我们也进行了许多思考。同时制定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因此,搭建国家各类、各层次教育的“立交桥”,构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2023-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