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汽车电喇叭:结构与作用,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电喇叭:结构与作用,保证行车安全

【摘要】:汽车上喇叭的作用是警告行人和其他车辆,以引起注意,保证行车安全。图3-28所示为普通电喇叭的结构,其中膜片3 和共鸣板2 借中心杆15 与衔铁10、音量调整螺母13、锁紧螺母14 连成一体。其中高音喇叭膜片厚,扬声简短,低音喇叭则相反。在汽车上有时甚至装有三个不同音调的喇叭。

汽车上喇叭的作用是警告行人和其他车辆,以引起注意,保证行车安全。

1.类型

汽车上的喇叭类型较多,根据分类方法不同其类型也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及类型有以下几种。

汽车上的喇叭按发声动力不同,可分为气喇叭、电喇叭。气喇叭是利用气流使金属膜片振动产生音响,外形一般为筒形,多用在具有空气制动装置的重型载重汽车上。电喇叭是利用电磁力使金属膜片振动产生音响,其声音悦耳,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上。

电喇叭按有无触点可分为普通电喇叭和电子电喇叭。普通电喇叭是靠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电磁线圈激励膜片振动而产生音响的;电子电喇叭中无触点,是利用晶体管电路激励膜片振动产生音响的。在中小型汽车上,由于安装的位置限制,多采用螺旋形和盆形电喇叭。盆形电喇叭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指向好和噪声小等优点。

此外,汽车上的喇叭按外形不同,可分为螺旋形、筒形、盆形喇叭;按音频高低不同,可分为高音和低音喇叭。

(1)普通电喇叭。

图3-28所示为普通电喇叭的结构,其中膜片3 和共鸣板2 借中心杆15 与衔铁10、音量调整螺母13、锁紧螺母14 连成一体。

图3-28 普通电喇叭的结构

1—扬声器;2—共鸣板;3—膜片;4—底板;5—山字形铁芯;6—螺柱;7—音调调整螺母;8,12,14—锁紧螺母;9—弹簧片;10—衔铁;11—线圈;13—音量调整螺母;15—中心杆;16—触点;17—电容器;18—触点支架;19—接线柱;20—喇叭按钮

其工作过程是:当按下按钮时,电流蓄电池正极→线圈11→触点16→喇叭按钮20→搭铁→蓄电池负极。当电流通过线圈11 时,产生电磁吸力,吸下衔铁10,中心杆上的音量调整螺母13 压下活动触点臂,使触点16 分开而切断电路。此时线圈11 的电流中断,电磁吸力消失,在弹簧片9 和膜片3 的弹力作用下,衔铁又返回原位,触点闭合,电路又接通。

此后,上述过程反复进行,膜片不断振动,从而发出一定音调的音波,由扬声器1 加强后传出。共鸣板与膜片刚性连接,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更加悦耳。为了减小触点火花,保护触点,在触点16 间并联了一个电容器(或消弧电阻)。

(2)电子电喇叭。

普通电喇叭由于触点易烧蚀、氧化,故会影响电喇叭的工作可靠性,故障率高。无触点电喇叭利用晶体管控制电路来激励膜片振动产生声响。

图3-29所示为电子电喇叭的结构,其原理电路如图3-30所示。

当喇叭电路接通电源后,由于三极管VT 加正向偏压而导通,线圈中便有电流通过,产生电磁力,吸引上衔铁,连同绝缘膜片和共鸣板一起动作;当上衔铁与下衔铁接触而直接搭铁时,三极管VT 失去偏压而截止,切断线圈中的电流,电磁力消失,膜片与共鸣板在弹力作用下复位,上、下衔铁又恢复为断开状态,三极管VT 又导通。如此周而复始地动作,膜片不断振动便发出响声。

2.喇叭电器

为了得到更加悦耳的声音,在汽车上常装有两个不同音调(高、低音)的喇叭。其中高音喇叭膜片厚,扬声简短,低音喇叭则相反。在汽车上有时甚至装有三个(高、中、低)不同音调的喇叭。

图3-29 电子电喇叭的结构

1—罩盖;2—共鸣板;3—绝缘膜片;4—上衔铁;5—纸张垫圈;6—喇叭体;7—线圈;8—下衔铁;9—锁紧螺母;10—调节螺钉;11—托架;12—导线

图3-30 电子电喇叭的原理电路

当汽车装用双喇叭时,消耗电流较大(15~20 A),用按钮直接控制时,按钮容易烧坏。采用继电器可实现小电流流过按钮、大电流流过继电器触点的控制效果。喇叭继电器的构造和接线方法如图3-31所示。

图3-31 喇叭继电器的构造和接线方法

1—触点臂;2—线圈;3—触点

当按下按钮开关时,蓄电池电流便流经线圈2 (因线圈电阻很大,流过线圈2 及按钮开关的电流不大),产生电磁吸力,吸下触点臂1,触点3 闭合,接通喇叭电路。因喇叭的大电流不再经过按钮,从而保护了喇叭按钮。当松开按钮时,线圈2 内电流被切断,磁力消失,触点在弹簧力作用下打开,即可切断喇叭电路,使喇叭停止发音。

3-13 汽车灯光、信号系统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