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诗经》:一本中华经典十二讲中的百科全书

《诗经》:一本中华经典十二讲中的百科全书

【摘要】: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中国人生存状态、生活现实、情感风貌、生命力量、精神气质等等的真实写照,从“以文观史”的角度来看,《诗经》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但有的学者怀疑这一说法,因《诗经》内容丰富驳杂,非一人能为之。《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诗在数量上最多,有160篇,是《诗经》中公认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中国人生存状态、生活现实、情感风貌、生命力量、精神气质等等的真实写照,从“以文观史”的角度来看,《诗经》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此以后,中国人心灵发展的历史,毫不夸张地说,都用这一部《诗经》打下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底色,《诗经》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活水。

《诗经》收集保存了中国古代305首诗歌,也被称为“诗三百”。其时代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前6世纪),时间跨度约500年。《诗经》里面的诗原来都是配乐的歌词,因为年代久远,在流传过程之中失去了乐谱,只剩下了这些歌词。《诗经》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论语·季氏》云:“不学《诗》,无以言。”[1]《论语·为政》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将《诗》与《易》、《尚书》、《礼》、《春秋》并列,是官方确认《诗》为“经”的开始。这体现了对它的尊崇,并一直沿袭下来。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诗经》视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原典之一。

关于《诗经》的成书过程,学界的说法不一,有献诗说和采诗说两种,所谓献诗,就是自下而上,从民间到殿堂,有人把民歌或中下层贵族创作的诗歌,献给周王朝;所谓采诗,就是周王朝中央政府为了了解民情民意主动派出官员到全国各地去采集诗歌。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留下来的诗歌多达3000多篇,孔子以是否合乎礼仪规范的标准对这些作品进行了取舍,只保留下十分之一,编成了今本《诗经》。但有的学者怀疑这一说法,因《诗经》内容丰富驳杂,非一人能为之。

汉代传授《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传授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毛诗对于《诗经》三百篇均有小序,位于每一首诗之前,简要介绍此诗之大意。而在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可以看作是《诗经》全书的总序。

诗,作为承载人类情感的一种语言符号。《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意为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蕴藏在心里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嗟叹的声音来表达它,嗟叹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故而《诗经》中的诗篇是以抒情诗为主体,从各个角度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灵世界。《诗经》可以看作是那个时代发自人们内心深处,表现内心单纯、真挚、深沉情感的心灵之作。对于美善具足的淑女,诗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对于有情人的思念,诗人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5];对于战友的兄弟般生死情谊,诗人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6];对于礼尚往来,情长意久,诗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7];对于统治阶层的贪婪无厌,诗人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8];对于君子的修养和学问,诗人赞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9]。

亦因此,《诗经》具备了考察政治清明和民风淳朴与否之作用。《诗大序》云:“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情,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10]意为感情是从声音表达出来,声音组成五音的旋律就叫音乐。治世之音是安详和乐的,表明其政治是清明和顺的;乱世之音充满了怨恨和愤怒,表明其政治是倒行逆施的;亡国之音充满了哀伤和忧思,表明其人民是困苦不堪的。声音之道,与政治和民风相通。

《诗经》还有“六艺”和“四始”之说。“六艺”指的是风、雅、颂三种体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有十五国风。“风”诗在数量上最多,有160篇,是《诗经》中公认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风”多是春秋时代的作品,产生的地域非常广阔,有人推断出可能涉及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等地,反映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风中的绝大部分诗歌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带有浓重的民间生活色彩和地域特色。

“风”颇具教化和讽谏价值。《诗大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11]意为天子用风诗教育感化臣民,臣民用风诗讽谏规劝天子诸侯。诗要依托事物的描绘而委婉地讽谏,讽谏的人没有罪过,听到讽谏诗的君主应引以为戒,因此叫做“风”。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有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大雅》风格类似于颂诗,并带有鲜明的“史诗”特点,如《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周部族的先民在英雄祖先的率领下,战胜重重艰难险阻,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带有鲜明的神话色彩。大雅多在西周贵族朝会、祭祀等大型场合唱诵。

《小雅》与《大雅》相较,表现的内容贴近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兼具庙堂文学与民间文学共有的特色。在情感表现上,既有对周王朝贵族生活的抱怨与讽刺,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忧虑和不满。这与《大雅》的情感基调完全不同,更因为艺术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诗歌的美学价值更为丰富。

“雅”深含政教要旨。《诗大序》云:“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12]意为到了仁政衰亡,礼义废弃,政教败坏,诸侯国各自为政,各家风俗不同的时候,变风、变雅就产生了。国家史官看到政教败坏的状况,感伤人伦的沦丧,哀痛刑政的残酷苛刻,抒发思想情感,用来讽谏天子诸侯,这是通达政事的变化而又怀念传统风俗的做法。所以变风、变雅虽发自史官和百姓的不满之情,却又不超越礼义的规范。抒发思想情感是人的天性;合乎礼义,是先王恩泽久远,人民还没有忘怀的缘故。因此一个国家的政事,通过一个人的心意表现出来,就叫它“风”。反映天下的政事,表现各国的民情风俗,就叫它“雅”。雅,是正的意思,是表现周王朝政教兴衰经过的。政教有小有大,所以有《小雅》,有《大雅》。

颂是王室贵族祭祀用的乐歌。颂有周颂、商颂和鲁颂。《周颂》有31篇,是西周王室祭祀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的舞曲歌辞,作者多为周王朝的史官和乐官。《商颂》有5篇,是宋国贵族祭祀祖先时的颂歌。《鲁颂》有4篇,是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颂诗总体风格典雅凝重,篇幅较短,有可能配合大型乐器编钟来伴奏并演唱。

《诗大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13]意为,颂是赞美盛大功德的情状,并把这种成功禀告神明的诗歌。这就是风、小雅、大雅、颂四种诗体的由来(四始),是诗之典范。

赋、比、兴则是诗歌写作的表现手法。“赋”(汉代文章亦称之为赋,此为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打比喻。“兴”是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诗经》还有一种连章复沓表现手法,又称为叠咏体,这样反复咏唱的效果是:一方面容易充分表达单纯、真挚、浓烈的情感;另一方面因为民歌大多数都是口头传唱的,也便于记诵。

这里,我们选取《小雅》中的《蓼莪》、《国风·秦风》中的《蒹葭》,借之传统文化和现代诗学观,略做情与理的透析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