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表示同意,立即派鲁肃去荆州。鲁肃到达夏口后,听说曹操率大军正在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赶路。等他到达南郡时,听说刘琮已向曹操投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刘备与鲁肃在当阳的长坂相会,二人一见如故。鲁肃向刘备转达了孙权的意图,二人在开诚布公的热烈气氛中,纵谈天下大事。刘备非常赞成,与鲁肃结为好友,并进驻樊口。于是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去拜见孙权。......
2023-08-26
前边老夫说在唐玄宗后期有“三男一女”起了很坏的作用。老夫已经写了李林甫和杨玉环。还有两个男的,一个是安禄山,另一个是杨国忠。咱们今天先说安禄山。
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据《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是个大胖子,体重在三百斤以上。他的肚子特别大,人还没进门,肚子先进来了。胖得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相扑选手。
有一次,安禄山上朝,唐玄宗问安禄山:“你这个人肚子这么大,那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安禄山立即回答:“陛下,肚子里没装什么东西,只装着对陛下的一颗赤心!”
实际上装的是一颗黑心。
安禄山非常会巴结唐玄宗,挖空心思地想一切办法,换取唐玄宗对他的信任与厚爱。这从几件具体事情上可以看出来:
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手握兵权。他每年都向朝廷进献各种奇珍异兽、珍宝玩物,以博取大臣以及唐玄宗的欢心。
安禄山派一个亲信常驻长安,专门探听宫内情况。他知道唐玄宗与太子之间有矛盾,一次唐玄宗领着他去见太子,他见了太子不下跪,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行跪拜礼,他装模作样地说:“我只知道皇上,不知道太子是个什么官。”
唐玄宗告诉他:“太子就是下一个皇上,代表朕统治你们的就是他。”
安禄山则说:“我是胡人,愚蠢浅陋,过去只知道陛下一人,不知道还有个太子。”其实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安禄山深知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心肝宝贝,所以削尖了脑袋与杨贵妃套近乎。杨贵妃比他小十几岁,他却上奏皇上,非要做杨贵妃的干儿子。因为杨贵妃不能生育,膝下无子,唐玄宗竟然恩准了。从此,安禄山就以杨贵妃干儿子的身份在皇宫中畅行无阻,还瞒着唐玄宗在宫中过夜,在浴池中与他“母亲”嬉闹。
安禄山通过一切手段取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信任后,在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积蓄力量,准备变成皇上。
要造反就要找借口,就要寻找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就是杨国忠。
有人以为杨国忠是杨贵妃的亲哥哥,非也!据考证,杨国忠与杨贵妃是同族兄妹。杨国忠还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的外甥。但他舅舅得势时他还是小不点儿,想提拔他也提拔不起来。同族妹妹杨玉环成为贵妃后,因为杨国忠长得一表人才,又有学识,便顺着这条线一直往上升,最后,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杨国忠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而且权倾一时,身兼数职。
唐玄宗与杨贵妃都把安禄山看成可信任的人,一度还要提拔安禄山任宰相。诏令都起草好了,但杨国忠极力反对。他对唐玄宗说:“安禄山虽有军功,但目不识丁,岂能当宰相?一旦任命他为宰相,恐怕四夷都会看不起朝廷。”
唐玄宗听取了杨国忠的意见,虽没任命安禄山为宰相,但加封安禄山为左仆射。
杨国忠反对安禄山当宰相的言论,被安禄山安插在皇宫的人知道了,他们转告给了安禄山。安禄山对杨国忠恨之入骨。
为了推翻唐朝,为了另起炉灶当皇帝,安禄山准备了好多年。他聚集了上万名投降的士兵,还训练了一批骁勇善战、能以一当十的特殊人才。他旗下战马数万匹,亡命之徒无数。例如有个名叫高尚的人,就对安禄山说:“我高尚不怕死,生前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岂能啃草根而苟且偷生?”像这样的人,安禄山就任命他带领军队。
安禄山为了收买人心,上奏唐玄宗:“我的将士在征战中立了大功,请朝廷破格任用,并授予奖励。”安禄山的将士中,这一次升为将军的就有五百多人,升为中郎将的就有两千多人。因为全是在安禄山操纵下实现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感恩安禄山,没人感恩皇上。这些人在关键时刻还不为安禄山卖命?
这边杨国忠一直在寻找安禄山反叛的证据,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人,在监狱里将他们杀害。这件事被安禄山知道了,十分恐惧。朝廷派使者来,安禄山竟以身体不适为借口,不见!唐玄宗以安庆宗成婚为由,要安禄山来参加,安禄山也托病不来。
安禄山人不来也就算了,他的马却要来了。怎么回事呢?安禄山拟向唐玄宗献马三千匹,每匹马配两名马夫,并由二十二人护送。好家伙,三千匹马、二十二名将军、六千名马夫,雄赳赳气昂昂地要来长安了。
河南尹达奚珣怀疑其中有诈,建议唐玄宗下令让安禄山推迟到冬天再送,并由宫廷派人迎接,不用他派人送。直到这时才引起唐玄宗的疑心,这位皇帝想:这个安胖子到底是想干什么呢?
唐玄宗派冯神威手执圣旨去找安禄山,请他来长安玩乐。按规矩安禄山应出来下跪接旨,而他又说有病,不出来接旨。其实,他根本没病,像“狗不理”那么大的包子,他一顿能吃五十个;像东坡肘子那么大块的肉,他一次吃三个。安禄山现在什么病都没有,他是铁了心要反叛、要当皇上。
过了好多天,冯神威被允许到安禄山的卧室宣读圣旨。安禄山躺在床上也不起身,只用手按着床沿说了句:“皇上可好。”又说:“马可以不送了,等我病好了,一定去拜见皇上。”
冯神威从安禄山处返回长安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唐玄宗禀报:“太恐怖了,臣差一点儿就见不到皇上了。”
安禄山要反了!
有关郑在读史:趣谈《资治通鉴》的文章
孙权表示同意,立即派鲁肃去荆州。鲁肃到达夏口后,听说曹操率大军正在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赶路。等他到达南郡时,听说刘琮已向曹操投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刘备与鲁肃在当阳的长坂相会,二人一见如故。鲁肃向刘备转达了孙权的意图,二人在开诚布公的热烈气氛中,纵谈天下大事。刘备非常赞成,与鲁肃结为好友,并进驻樊口。于是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去拜见孙权。......
2023-08-26
刘邦病情日渐加重。人们对刘邦的评价各不相同。这个女人不寻常,有头脑,有手腕,极为狠毒。刘邦生前偏爱戚夫人。有人说,戚夫人在汉朝占三个第一:第一位女舞蹈家,第一位女歌唱家,第一位女围棋手。吕后恨死这个戚夫人了,刘邦一死,戚夫人的保护伞没了,任凭吕后狠狠地报复。更可恶的是,吕后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去茅房里看戚夫人的模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过了一些天,吕后让他的儿子惠帝来看“人彘”。......
2023-08-26
一提起赤壁之战,不由得就让老夫想起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老夫将原文抄录如下:进,与操遇于赤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周瑜确实是赤壁之战的一号主角。据载,周瑜文武双全,胸怀开阔,绝非小心眼之人。......
2023-08-26
项羽和刘邦又在另外两条战线与秦军交战,也取得胜利。楚王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战斗结束后,项羽神气十足地向诸军将领训话。各位读者,看到此,老夫想,你们可能注意到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写的刘邦与项羽区别很大,前者是位领袖式的人物,而后者是位英雄式的人物。社会需要领袖人物,但英雄不一定能当领袖。项羽这样的人,当不了领袖,只能算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2023-08-26
隋炀帝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老夫抄录如下: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据记载,大运河从春秋时期开掘,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朝,疏通于明清。隋炀帝执政期间多次亲率大军出征,占了他业绩的大部分内容。宇文化及感到隋炀帝的气数已尽,于是发动政变,将其杀害。现在让老夫抄录蒙曼作词的《大隋风云》,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只道是并吞八荒。......
2023-08-26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毒死后,李隆基马上发现韦皇后要步武则天的后尘当女皇。这次要除韦氏一党,必须与太平公主组成统一战线。恰好这些人对韦氏一党也恨之入骨,表示坚决与李隆基站在一边。不久,韦皇后安排的傀儡少帝被废掉,由李旦登基为皇帝,这就是唐睿宗。经过权衡,唐睿宗李旦将平王李隆基立为太子。唐睿宗没有接受。又过了几天,唐睿宗彻底要向太子让位了。......
2023-08-26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刘邦这个人往往粗话连篇,一向不拘小节,对人不礼貌,还有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的毛病。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令韩信当众讲一讲他的看法。韩信的精辟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人人点头称赞。从棋阵来看,项羽的输,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韩信非常大度地说:“我是老一辈军事家,晚辈们借鉴我的东西,理所当然,不怪,不怪!”看来,演说是一门学问,后生们学着点。......
2023-08-26
子思向卫国的国君举荐了一个人,此人名叫苟变。子思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卫君出的有些计策并不对,而他的臣子异口同声地附和,还肉麻地赞美。接着子思对卫君直言:“您的国家将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了。”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至于子思这些逆耳之言,卫国国君是否真的听进去了,并在行动上加以改正,《资治通鉴》里似乎没说。......
2023-08-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