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李建成,魏徵的反对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李建成,魏徵的反对

【摘要】:“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彻底胜利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李建成当了太子后,千方百计地把魏徵弄到自己门下,为自己出谋划策。对魏徵的做法,李世民十分满意。从此以后,魏徵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而且几乎成为唯一可以进入李世民的卧室谈论事情的人。但是魏徵持反对意见,就是不签署。来回四次,魏徵死活不签署。李世民立即决定不征召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当兵。李世民将魏徵的话转告给皇后。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彻底胜利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置李建成与李元吉周围的谋士。有人主张统统杀掉,并且斩草除根,灭三族。在此关键时刻,尉迟敬德说:“有罪的就是李建成、李元吉两个人,现在已将他们除掉,绝对不能扩大处置的范围,否则,影响整个局势的稳定,也会失掉人心。”这样的提议正合李世民之意。

魏徵曾是李建成的谋士,《资治通鉴》中详细地记载了李世民对魏徵的重用。

魏徵从小家境贫穷,但极为聪慧,苦读经史,胸怀大志,智谋过人,性格豪放,刚正不阿,能言善辩,文笔了得。李建成当了太子后,千方百计地把魏徵弄到自己门下,为自己出谋划策。李建成死后,门下的谋士“树倒猢狲散”,有的溜之大吉,有的忏悔表忠心。而魏徵既不逃,也不表忠心,准备一死了之。

李世民知道魏徵曾给李建成出过主意,便质问他:“你为何挑拨我们亲兄弟之间的关系?”这时,大家都以为魏徵完了,个个替他捏了一把汗。

结果,魏徵没有一点儿惊慌失措的样子,泰然自若地回答:“前太子如果早听了我的话,绝对不会是今天的下场。”在一般情况下,李世民听闻此言,定要杀掉说这话的人,否则,难解心头之恨。但是,李世民反而感到魏徵是充满了智慧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世民下令:既往不咎,互相不许再告发,违者治罪。他任命魏徵以及李建成手下的一些谋士为谏议大夫,加以重用。

虽然李世民下了大赦令,但还是有不少人逃窜到全国各地不敢回来。李世民派魏徵去各地做说服工作。魏徵到达磁州后,正好碰上当地官员把李建成手下的几个官员捆起来往京都押送,魏徵说:“我已接到诏令,一律赦免过去东宫与齐王府的人。如果现在将他们抓回去,谁还相信赦令?况且我被当成忠臣对待,怎能不以一片忠心来报恩。”他亲自给这些人解开绳索,一律放走。对魏徵的做法,李世民十分满意。从此以后,魏徵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而且几乎成为唯一可以进入李世民的卧室谈论事情的人。

这太不容易了,把李建成的谋士当成自己的谋士,不仅没杀他,反而重用他。这需要多么宽阔的胸怀和过人的胆量呀!

在《资治通鉴》中,有几个典型事例,说明魏徵对李世民的重要性。

第一个例子:关于征召兵丁。

李世民要出征,但兵员不够。这时有位姓封的人上奏:“有的男子虽不满十八岁,但身体强壮,也可应征。”李世民钦准了这个意见。但是魏徵持反对意见,就是不签署。来回四次,魏徵死活不签署。李世民大怒,召魏徵来责备道:“壮实的男子,好多都是虚报年龄逃避徭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不对!朕这里批了,来回四次你都不签,你怎么这么固执?”魏徵说:“军队在于治理得法,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召成年的壮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训练,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征召不够十八岁的人滥竽充数呢?陛下一直强调要取信于民,却已多次失信了。”

李世民听魏徵说自己失信,惊讶地问:“朕哪里失信了?”

魏徵说:“陛下刚继位时,就下诏说,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而有关部门对拖欠秦王府的财物却不予免除。陛下已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也成为官家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免除呢?陛下又下诏说,关中地区免收两年租税,关外地区免收一年。而现在既收租又征兵,还谈什么免税呢?这不是失信于民是什么?”

李世民听了魏徵这一番话后,不仅没怒,反而高兴地说:“朕以前认为你这个人比较固执,不通政务,不讲情面,现在朕改变了看法,你是真正为国家负责,而且议论国家大政方针,总能切中要害。是啊,朝廷不讲信用,百姓就无所适从,失信于民,国家岂能治理得好?朕的过失不小呀!”李世民立即决定不征召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当兵。为奖励魏徵直谏,赐给他一只金瓮。

第二个例子:关于远离小人。

朝内有两个大臣经常在李世民那儿打小报告,弄得人心惶惶。这两个人很受李世民的宠幸。魏徵劝谏李世民要远离小人:“这两个人不识国体,什么本领也没有,专以告发别人当作直言,以进谗言当作忠诚。陛下并非不知道他们的行为令人无法忍受,只是取其说话无所忌讳,以此威慑其他大臣。这些人利用皇权,使自己的阴谋得逞。他们打的小报告,内容并非真实。陛下一定要远离这些小人,以免损害自己的崇高声望。”魏徵说完,李世民奖给他五百匹绢。

第三个例子:关于公主出嫁。

李世民的长女要出嫁,因为他特别喜欢这个女儿,陪嫁的东西比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出嫁时的东西还多一倍。魏徵劝告说:“过去汉明帝在给皇子封地时说,我的儿子怎么能比得上先帝的儿子,因此给皇子封的地很少。现在陛下的公主出嫁,东西怎么能比皇姑永嘉长公主的东西多一倍呢?”李世民将魏徵的话转告给皇后。皇后感慨地说:“平日我听到陛下称赞魏徵,不知道是何原因。今天通过公主这件事,我真正体会到魏徵真是国家的栋梁。我和陛下是结发夫妻,感情如此深厚,每次说话时还要观察一下您的神色,不敢轻易冒犯陛下,而魏徵身为下臣,关系疏远,却能如此直言不讳,陛下一定要纳谏呀!”皇后还派人给魏徵送去四百缗钱和四百匹绢,并转告魏徵说:“早就听说你为人正直,今天通过公主这件事我才体会到。因此送你这些东西,请你永远保持这种品质。”

在《资治通鉴》中有许多这样生动的事例,老夫只举三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