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家庭矛盾与皇位争斗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家庭矛盾与皇位争斗

【摘要】:旧的矛盾缓和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李渊于太原发兵时,处在他面前的主要矛盾是推翻隋朝,取而代之。当他坐在龙椅上当了唐朝的开国皇帝后,他的家庭内部矛盾一度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个家庭矛盾的复杂性与残酷性,有时绝不亚于与隋朝的矛盾。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实际上是在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之间展开的。由于李建成与李元吉站在一起,主要矛盾就成了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李渊的气仍未消。由于抢救及时,幸免于难。

矛盾是奇怪的东西。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动力,没有矛盾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然而,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常变化,经常换位,经常处于产生、发展与消亡之中。旧的矛盾缓和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有时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此消彼长。每个时期总有一对矛盾处于支配的位置,由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李渊于太原发兵时,处在他面前的主要矛盾是推翻隋朝,取而代之。当他坐在龙椅上当了唐朝的开国皇帝后,他的家庭内部矛盾一度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个家庭矛盾的复杂性与残酷性,有时绝不亚于与隋朝的矛盾。

李渊这个人的生育能力很强,有名有姓的儿子就有二十二个,他们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礼、李元嘉、李元则、李元懿、李元轨、李凤、李元庆、李元裕、李元名、李灵夔、李元祥、李元晓、李元婴。顺便提一句,著名的滕王阁就是这最后一个儿子盖的。

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是李渊与窦皇后所生,其他的儿子都是李渊与妃子、宫女所生。李渊打江山的时候,这些小的儿子尚未出世,后来争皇位继承权时,他们还没资格参与。相传李玄霸被雷劈死或被人害死,这样又减少了一名竞争者。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实际上是在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之间展开的。由于李建成与李元吉站在一起,主要矛盾就成了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

一家之长李渊,论能力和魄力,都不是出类拔萃之人。他既无那种干大事的品格,又无足智多谋的才能,基本上是让别人推着往前走。当初他并无反隋的念头,是李世民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分析形势,督促他举起义旗,他才下了决心。他下了决心之后,才把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召回身边。下决心起兵这件大事的功劳,几乎没其他人的份儿,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李世民。

在从太原向长安进军的路上,李渊的几个儿子以及多员战将都有功。但若论头功,还属李世民,无人可比。所以,《资治通鉴》里有这样的记载:李渊在晋阳起兵,都是李世民的计谋。李渊曾对李世民说过,如果事业成功,那么天下都是你带来的,该立你为太子。然而,因为有长兄李建成在,李世民拜谢并坚决推辞了。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与次子李世民的性格、能力、道德水平相比,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李建成是个慢性子,生活散漫,喜欢喝酒,贪恋女色,爱打猎,不务正业。所以,李渊当了皇帝后,诸位大臣和将领们请求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也想这样做,本来几乎水到渠成,但李世民坚决推辞,这才作罢。最后按老规矩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从这件事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李世民的高风亮节。他没邀功,更无贪心,虽父皇有意,众臣举荐,人心所向,而他一再谢绝。这个谢绝,看不出有假,是实心实意的。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不仅不感谢李世民,反而把李世民看作对自己太子地位的最大威胁。于是他与不务正业的弟弟李元吉联合起来,进行了一系列败坏李世民的名声、排挤李世民甚至欲除掉李世民的见不得人的阴谋活动。

第一步,与李渊的嫔妃结成联盟。李渊的嫔妃成群,这些嫔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除了极力讨好李渊外,还要讨好各位年长的皇子。李世民不吃这一套。而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极力亲近这些嫔妃,以便让她们在李渊那儿吹枕边风,说他们的好话,说李世民的坏话。最典型的是李世民平定洛阳后,李渊派嫔妃去洛阳挑选隋朝的宫女,收取国库中的珍宝,有的嫔妃提出让李世民给她们的亲戚封官。这些无理要求均被李世民顶了回去。这些人返回长安后,在李渊面前大说特说李世民的坏话。你别说,还真管用,李渊对李世民的看法潜移默化地在发生变化。一次,他对别人说,李世民不再是往昔的那个儿子了。

第二步,建功立业,增加资本。刘黑闼本来是李世民打败的一股势力的头领。过了一段时间死灰复燃,又纠集一帮势力胡作非为。这时李建成的高级谋士魏徵给他出谋划策:“人家秦王李世民立了那么多大的功,上下左右都有人拥护他。您只是凭年长当的太子,却没有大功镇服天下。如今刘黑闼人马不足一万,军粮及其他物资缺乏。如果您亲自率大军去讨伐,很容易就能成功。这既可以建立军功,树立自己的形象,又可以趁机联络山东的英雄豪杰,扩大势力,稳定自己的地位。”你别说,魏徵确实厉害,在他的周密筹划之下,刘黑闼被消灭了,李建成在山东也结识了不少豪杰。这次给太子加分不少。

第三步,以赠马为名,害李世民性命。李建成有匹烈马,难以驯服,谁骑上它都尥蹶子,轻者将人致残,重者还可将人摔死。李建成知道李世民喜欢马,就将这匹马送给他。李世民骑上这匹马追野鹿,马尥蹶子,把李世民摔下来。他再次骑上去,一连三次,马老实了。李世民说:“他想借这匹马来害我的性命,但生死是由命运主宰的,他能伤害我吗?”李建成听到这句话,把它篡改为:“我有天命,将做天下之主,哪会白白去死!”并将此话通过嫔妃传给李渊。李渊大怒,先将李建成、李元吉叫来,最后把李世民叫来,痛斥说:“天子之位自然有上天授命,不是凭借智力可以得到的,你追求得多么迫不及待呀!”李世民立马摘下帽子叩头,为自己的话进行辩解。李渊的气仍未消。

第四步,酒中放毒,企图毒死李世民。一天夜间,李建成把李世民叫来饮酒,用经过鸩羽浸泡的毒酒毒害他。刚刚喝下几杯,李世民就觉得心脏痛楚,接着大口大口地吐血,被人搀扶着回到自己住的西宫。由于抢救及时,幸免于难。李渊来看望李世民时说:“第一个提出反隋的谋略,消灭国内的敌人,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本来我打算将你立为太子,你再三推辞掉了。建成年纪最大,当太子已好几年了,我也不忍心削掉他太子之位。我看你们兄弟难以相容,你们都住在京城,肯定还会发生矛盾。我想派你据守洛阳,这样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都归你管。”李世民哭泣着表示,不愿离开父亲。李渊说:“天下都是一家,东都与西都相距不远,我想你时便可动身看你,你不必悲伤。”李世民准备去洛阳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商量计策:“若把李世民放走,就不好除掉他了。”于是又以种种理由,说服李渊改变了主意。李世民没去成洛阳。

从《资治通鉴》上看,找不出李世民想夺太子位,想害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任何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