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表示同意,立即派鲁肃去荆州。鲁肃到达夏口后,听说曹操率大军正在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赶路。等他到达南郡时,听说刘琮已向曹操投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刘备与鲁肃在当阳的长坂相会,二人一见如故。鲁肃向刘备转达了孙权的意图,二人在开诚布公的热烈气氛中,纵谈天下大事。刘备非常赞成,与鲁肃结为好友,并进驻樊口。于是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去拜见孙权。......
2023-08-26
一提起赤壁之战,不由得就让老夫想起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更有意思的是,苏轼与司马光同是宋朝人。二人在政治见解上虽有分歧,但私交颇深,经常在一起品茶闲聊。
一天,苏轼带去的茶品质好,占了上风。司马光不服气,就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同爱二物?”
苏轼立即察觉,这是司马光给他出难题呢!于是马上说:“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司马光问:“何意?”苏轼说:“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为然否?”苏轼的回答语惊四座,传为佳话。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文学作品。那么,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是如何记载赤壁之战的呢?老夫将原文抄录如下:
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 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馀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中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以上就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赤壁之战。
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周瑜率部继续前进,与曹操的大军在赤壁相遇。当时曹军中已经有不少人因不服南方水土而生病。刚一开战,曹军就失利,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的军队驻扎在长江南岸。这时,周瑜军中的一位名叫黄盖的将军对周瑜说:“如今敌众我寡,这样难以持久。曹操的军队正在把战船用铁链子连在一起,首尾相接。我看可用火攻,放火烧了它们。”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满干柴,在柴上浇满油,外面用帷幕掩护,插上旌旗,准备好快船,系在船尾。由黄盖写信给曹操,谎称他要向曹操投降。曹操信以为真。正好这时,又刮起了东南风,黄盖率十艘蒙冲战船驶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依次前行。曹操的官兵都出营来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船只还有二里时,那十艘船同时点火,风助火势,火船似箭一样驶过去,曹军的船都连在一起,想跑都跑不了,顷刻之间全被烧光了。大火直烧到岸上的军营,曹军的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乱成一团。周瑜率领的精锐部队紧追其后,战鼓齐鸣,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逃走。因道路泥泞,难以通过,老弱残兵被人踩踏,陷入泥潭,死伤无数。刘备和周瑜的部队水陆并进,追击曹操到南郡。曹操留曹仁、徐晃镇守江陵,命乐进镇守襄阳,他率残军退回北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里面,没有草船借箭,没有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之说。看来那都是文学家创作的故事。当然,《资治通鉴》中没有的,其他书中也可以有;其他书中有的,《资治通鉴》中也可以没有。但是请大家特别注意,不管司马光与苏轼在政见上有多大分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位文学家都歌颂了周瑜。老夫认为这十分公道,因为这是真实的历史情况。
周瑜确实是赤壁之战的一号主角。首先,他是主战派,而非主降派;其次,他主动请缨率领大军与曹操决战;最后,他善于采纳下属的高见,以火攻击败曹操。过去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人为地让他抢了周瑜的不少戏。这是不公道的,应该还原历史真相。
遗憾的是,周瑜只活了三十六岁就暴病而亡。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据载,周瑜文武双全,胸怀开阔,绝非小心眼之人。
有关郑在读史:趣谈《资治通鉴》的文章
孙权表示同意,立即派鲁肃去荆州。鲁肃到达夏口后,听说曹操率大军正在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赶路。等他到达南郡时,听说刘琮已向曹操投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刘备与鲁肃在当阳的长坂相会,二人一见如故。鲁肃向刘备转达了孙权的意图,二人在开诚布公的热烈气氛中,纵谈天下大事。刘备非常赞成,与鲁肃结为好友,并进驻樊口。于是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去拜见孙权。......
2023-08-26
刘邦病情日渐加重。人们对刘邦的评价各不相同。这个女人不寻常,有头脑,有手腕,极为狠毒。刘邦生前偏爱戚夫人。有人说,戚夫人在汉朝占三个第一:第一位女舞蹈家,第一位女歌唱家,第一位女围棋手。吕后恨死这个戚夫人了,刘邦一死,戚夫人的保护伞没了,任凭吕后狠狠地报复。更可恶的是,吕后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去茅房里看戚夫人的模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过了一些天,吕后让他的儿子惠帝来看“人彘”。......
2023-08-26
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安禄山派一个亲信常驻长安,专门探听宫内情况。唐玄宗听取了杨国忠的意见,虽没任命安禄山为宰相,但加封安禄山为左仆射。这边杨国忠一直在寻找安禄山反叛的证据,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人,在监狱里将他们杀害。安禄山拟向唐玄宗献马三千匹,每匹马配两名马夫,并由二十二人护送。安禄山现在什么病都没有,他是铁了心要反叛、要当皇上。过了好多天,冯神威被允许到安禄山的卧室宣读圣旨。......
2023-08-26
项羽和刘邦又在另外两条战线与秦军交战,也取得胜利。楚王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战斗结束后,项羽神气十足地向诸军将领训话。各位读者,看到此,老夫想,你们可能注意到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写的刘邦与项羽区别很大,前者是位领袖式的人物,而后者是位英雄式的人物。社会需要领袖人物,但英雄不一定能当领袖。项羽这样的人,当不了领袖,只能算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2023-08-26
随即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唐太宗派人前去询问病情,送去好药。唐太宗与太子一同前往探望魏徵,并指着衡山公主,想让其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唐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的灵车痛哭。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魏徵死后,太子李承乾因有严重的不轨行为被废掉。在场的所有大臣一致表示赞成立晋王为太子。唐太宗看到百官一致赞同,心中非常高兴,正式宣布晋王李治为太子,将李承乾和李泰软禁起来。......
2023-08-26
隋炀帝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老夫抄录如下: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据记载,大运河从春秋时期开掘,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朝,疏通于明清。隋炀帝执政期间多次亲率大军出征,占了他业绩的大部分内容。宇文化及感到隋炀帝的气数已尽,于是发动政变,将其杀害。现在让老夫抄录蒙曼作词的《大隋风云》,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只道是并吞八荒。......
2023-08-26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毒死后,李隆基马上发现韦皇后要步武则天的后尘当女皇。这次要除韦氏一党,必须与太平公主组成统一战线。恰好这些人对韦氏一党也恨之入骨,表示坚决与李隆基站在一边。不久,韦皇后安排的傀儡少帝被废掉,由李旦登基为皇帝,这就是唐睿宗。经过权衡,唐睿宗李旦将平王李隆基立为太子。唐睿宗没有接受。又过了几天,唐睿宗彻底要向太子让位了。......
2023-08-26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刘邦这个人往往粗话连篇,一向不拘小节,对人不礼貌,还有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的毛病。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令韩信当众讲一讲他的看法。韩信的精辟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人人点头称赞。从棋阵来看,项羽的输,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韩信非常大度地说:“我是老一辈军事家,晚辈们借鉴我的东西,理所当然,不怪,不怪!”看来,演说是一门学问,后生们学着点。......
2023-08-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