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郑在读史:趣谈《资治通鉴》》再现鸿门宴,项羽为何未杀刘邦?

《郑在读史:趣谈《资治通鉴》》再现鸿门宴,项羽为何未杀刘邦?

【摘要】: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关门紧闭,于是怒气冲天,令黥布等将一举攻破函谷关,大举向关中挺进,到达新丰县的鸿门。项伯满口答应,并建议刘邦于次日亲自来鸿门向项羽谢罪。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详细记录了著名的“鸿门宴”的故事:次日一大早,沛公带着张良、樊哙等一百多人来鸿门晋见项羽。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何没杀刘邦?

天生的英雄项羽,率部一路猛攻,很快平定了黄河以北地区。秦军大将章邯也率部向他投降。项羽听说降军中怨气十足,又在新安城坑杀了二十余万投降的秦军士官,只让章邯等几个将领活着。

之后,项羽便率领各路人马,掉头直奔关中

刘邦听闻项羽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关中奔来,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向沛公出主意,建议赶快派重兵守住函谷关,不让项羽率领的各诸侯军入关。沛公采纳了这个建议。

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关门紧闭,于是怒气冲天,令黥布等将一举攻破函谷关,大举向关中挺进,到达新丰县的鸿门。

刘邦手下出了内奸。他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告密:“沛公在函谷关,金银财宝全被他霸占。”项羽是个火暴脾气,一听此言,怒发冲冠,决定率兵攻打刘邦。老谋深算的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在崤山之东的时候,贪财好色,如今进了关,财色都不爱了,可见其志向很远大呀!我曾让人观望过他那边的云气,都是天子之气,要赶快将其除掉,不可错失良机!”范增的一席话更坚定了项羽的决心。

无巧不成书。恰巧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张良是生死之交。当年项伯杀了人,被张良救过一命。项伯得知项羽的决定后,连夜奔往刘邦驻地,向张良透露了这一重大消息,劝张良赶快离开刘邦,以免与刘邦一起送死。

张良绝对忠于刘邦,他不仅没逃,反而将此情况汇报给了刘邦。

刘邦以大礼待项伯,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他请项伯转告项羽:“我进入关中后连极微小的东西都不敢碰,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等待项将军的到来。派人守函谷关,只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进入,并非防项将军,我刘邦绝对不会、也不敢背叛项将军!”

项伯满口答应,并建议刘邦于次日亲自来鸿门向项羽谢罪。

刘邦很痛快地答应了。项伯连夜返回鸿门,把沛公的话告诉了项羽,并说:“要不是沛公先击败关中秦军,咱们怎么能这么顺利入关呢!现在沛公有大功劳,若现在攻击他会落下不义的罪名,不如善待沛公。”项伯毕竟是叔叔,项羽答应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详细记录了著名的“鸿门宴”的故事:

次日一大早,沛公带着张良、樊哙等一百多人来鸿门晋见项羽。见面后刘邦很恭敬地对项羽说:“我与将军协力攻击秦军,将军战于河北,我战于河南,真没想到我能先入关击败秦军,在这里还能跟将军见面。现在有些小人挑拨我与将军的关系,使将军对我有了误会。”

项羽这个人一向心直口快,马上说:“这个小人就是你身边的左司马曹无伤,不然我们之间怎么会有了误会呢?”

项羽与沛公还是有老交情的。他吩咐左右设宴招待沛公,两人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

宴会期间,范增多次跟项羽使眼色,暗示要趁机杀掉刘邦。然而项羽毫无反应。范增离席而去,把项庄叫来说:“项王对刘邦心慈手软,下不了手。你进去向刘邦敬酒,并舞剑助兴,借此机会杀了刘邦。”

过了片刻,项庄佩剑进来,先向刘邦敬酒,接着说:“军中也没什么可以取乐的,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拔出剑就在刘邦周围舞起来。

项伯见状也拿出剑与项庄一起舞了起来,并挡着沛公,使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张良早看出名堂来了,赶快出去把樊哙叫来,告诉他情况紧急。樊哙可不是好惹的,他冲入宴会现场,瞪着两只大眼,头发直竖,直视项羽。项羽不认识樊哙,按剑问:“来者何人?”张良答:“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项羽上下打量,看樊哙这般模样,说道:“真乃壮士啊!”赐给他一碗酒喝。酒端上来后,樊哙向项羽拜谢,一饮而尽。项羽又说:“再赐给他一条猪腿吃!”侍卫们拿上来一条生猪腿放在地上。

樊哙把自己的盾牌放在地上,将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一块块割开,生吃了,把项羽都看傻了。

项羽又说:“壮士你还能喝酒吗?”

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酒吗?秦始皇心肠狠如虎狼,杀人唯恐杀不完,致使天下人都起来反叛秦王朝。楚怀王曾与各路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现在沛公最先打入咸阳,毫毛般的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一直驻军霸上等待项将军到来。这样劳苦功高的人,你不但不给予重奖,还听信小人之言,要杀功臣。这是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覆辙呀!我认为你的这个做法是不光明磊落的。”

你说怪不怪,樊哙如此刺耳之言,不仅没激怒项羽,反而让他请樊哙入席喝酒。樊哙便靠着张良坐下。

宴会中间,沛公起身如厕,投了眼神示意樊哙跟他出去。

出去后,樊哙就让沛公赶快离开鸿门,火速返回霸上。刘邦说:“不辞而别恐怕不妥。”樊哙说:“人家刀已磨好,我们是人家刀下的鱼肉,还谈什么告辞?”说完把刘邦扶上马,直返离鸿门四十里地的霸上。

张良觉得刘邦快回到军营了,便向项羽说:“沛公喝多了,他头晕得不行,已回去了,他托我代他向将军告辞,后会有期。”接着张良代表刘邦向项羽献上白璧一双,向亚父范增献上玉杯一双。项羽问:“沛公呢?”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所以一个人先走了,已回到霸上。”

项羽接受了白璧,放在座位上,而范增听说刘邦不辞而别,逃过一劫,气得将玉杯摔在地上,拔出剑来将玉杯击碎,懊悔地说:“将来夺取天下之人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将来都要败在他的手里,死于他的刀下!”

刘邦安全返回霸上,把内奸曹无伤砍了。

老夫反复琢磨,这个流传甚广的“鸿门宴”的故事,实际上存在许多漏洞,例如:项庄的任务是杀沛公,何必舞剑,进来直接杀掉刘邦不就行了;樊哙喝几碗酒不在话下,当众吃了一条生猪腿令人难以置信;刘邦以解手为名出去骑马回到霸上后,张良才向项羽说明刘邦不辞而别的情况,这些情节都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但故事毕竟是故事,我们不必从鸡蛋里挑骨头,不必求全责备。

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何没杀刘邦?老夫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当时项羽从骨子里看不上刘邦,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没有意识到刘邦会成为他的劲敌;二是当年刘邦与项羽初次见面后,就以兄弟相称,二人一块儿练武,而刘邦总是巴结他、让着他,项羽又是位重义气的人,就不想杀刘邦了;三是项羽也怕杀了刘邦会引起楚怀王以及各诸侯的不满,失信于天下,从而引起公愤;四是他叔叔项伯从中起了缓和调解的作用;五是张良与樊哙不愧为刘邦的得力干将,关键时候用智谋和勇气救了主子。

在这五个原因中,老夫认为第一条与最后一条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