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趣谈司马光《资治通鉴》:智多星范雎逃亡秦国乔装幻化成应侯

趣谈司马光《资治通鉴》:智多星范雎逃亡秦国乔装幻化成应侯

【摘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了不少的篇幅刻画了范雎这个智多星式的人物。范雎终于逃出魏国。经过一番周折,范雎逃到秦国,并被人举荐给秦王。秦王早就听说范雎非等闲之辈,决定礼贤下士,在离宫召见他。相处时间一长,范雎谈得更加深入。秦王认为范雎的分析非常精辟,句句入耳。他当机立断,废黜太后,将穰侯等手握实权、架空自己的大臣革职,发配到关外,并任命范雎为相,封为应侯。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用了不少的篇幅刻画了范雎这个智多星式的人物。

范雎是魏国人。一次,他跟随一位大官出使齐国,齐襄王早就耳闻范雎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私下里送给范雎一些金银财宝和礼物,以套近乎。回国后,宰相魏齐得到报告,怀疑范雎陷入“通齐门”,里通外国,便用重刑具对其进行拷打,范雎的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打脱落。

范雎只好装死。魏齐以为他真的死了,令人用席子卷起,扔到厕所里,还让人往卷范雎的席子上撒尿。

到了夜晚,范雎对看守说:“你如果能救我出去,我一定重谢。”看守向魏齐请示:“可否把席中卷的这个死人扔掉?”魏齐喝多了,就答应将其扔掉。范雎终于逃出魏国。

经过一番周折,范雎逃到秦国,并被人举荐给秦王

秦王早就听说范雎非等闲之辈,决定礼贤下士,在离宫召见他。等秦王出来时,宦官们高喊:“大王来了!”

范雎也高喊:“秦国哪里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

听见这句话后,秦王屏退左右随从,跪下对范雎说:“请先生赐教。”

范雎再三推辞,秦王再三恳求,最后范雎开口了:“我是一个客居他乡之人,与大王没什么深交,我要说的又涉及您的骨肉亲情。我若实话实说,明天就有被处死的危险。大王再三要我说出,我就冒死进谏了。不过大王若把我处死,天下的贤士们从此就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人敢投奔您了。”

秦王仍跪下说:“先生说的什么话!我能遇上先生,是上天赐给我的机会。无论事情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都希望你直言,不要怀疑我的真心。”

于是范雎下跪,对秦王说:“以秦国的强大和士卒的勇敢,对付各国如同用猛犬去追跛脚的兔子。而秦国却闭关十五年,不敢派兵出击,这是穰侯为秦国谋划的策略不对,而大王您也有失误呀。”

秦王说:“请告诉我错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穰侯越过韩国与魏国去进攻齐国的刚、寿两地就是一步错棋。现在大王不如结交远国而攻打近国,得一寸土地是一寸土地,得一尺土地是一尺土地。目前韩国与魏国居中原,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想称霸天下,必须靠近中原地区作为天下的中枢,以此来威胁楚、赵两国。楚国强盛则先收拾赵国,赵国强盛则先收拾楚国,等到楚、赵二国完全归附秦国之后,齐国必定会恐惧,向秦国靠拢。齐国一旦归附于秦,到那时,韩、魏二国的国君,就自然向秦国俯首称臣了。”

秦王都听入迷了,连声说好,于是任命范雎为客卿,经常与其商议国事。

相处时间一长,范雎谈得更加深入。一天,他对秦王说:“什么是王?能够独揽国家大权的称作王,能够决定利害关系的称作王,能够掌握生杀大权的称作王。而现在太后擅自发号施令,穰侯出使国外也不报告,华阳君、泾阳君处事决断毫无顾忌,高陵君进退自由,从不请求大王。这几位权贵同时出现在秦国,国家岂不面临危险,君王岂不名存实亡?所以我说秦国实际上没有王。特别是穰侯控制了外交大权,征伐敌国,胜了功劳归自己,败了把祸端归到大王身上。这好比大树果实茂盛就会压断树枝,枝干折断就会损伤树根。同样,封地过多就会威胁国家,大臣们权力过大就会使君主卑微。从历史上看,夏、商、周三代之所以亡国,都是因为君主大权旁落,自己却纵酒行猎。那些掌握了大权的大臣们不尽职责,他们嫉贤妒能,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欺上瞒下。他们不为君主着想,而君主又不觉察醒悟,所以丢掉了江山。现在,大王左右的人,全是相国安插的,我都看出大王在朝廷上孤单可怜。我常常暗想,若这样下去,占有秦国的就不是大王的后代了。”

秦王认为范雎的分析非常精辟,句句入耳。他当机立断,废黜太后,将穰侯等手握实权、架空自己的大臣革职,发配到关外,并任命范雎为相,封为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