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紧抓时机,备战申硕,书名《蓝色之梦》实现

紧抓时机,备战申硕,书名《蓝色之梦》实现

【摘要】:(一)筑牢基础,精心准备学校以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特色,已经构建了以艺术为主体学科,文学、管理学、工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原则。按照力争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和硕士授权点申请成功的总目标,统筹规划,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一)筑牢基础,精心准备

学校以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特色,已经构建了以艺术为主体学科,文学、管理学、工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学校本科开设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和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10个专业大类31个专业;专科开设7个专业大类18个专业。学校的学科专业具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作为辽宁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校的地理优势和学科整体优势明显,现有18个艺术类专业,在省属本科院校中比例最高,特色鲜明,且在音乐舞蹈学、设计学、新闻与传播等学科专业硕士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

(二)领导重视,统筹发展

校董事会、党委会、校务会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无论是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还是制定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以及学校年度部门绩效考核,都把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以及审核评估等重要工作统筹考虑,进行顶层设计,统一部署,举全校之力,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进行重点建设。近年来,学校五部原创剧目的公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了广泛的瞩目,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媒体层面都有巨大影响,更是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领导先后来学校调研剧目创作情况,对学校坚守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美学精神,着力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大思政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对硕士授权点申报等工作给予支持。

(三)顶层设计,着眼长远

1.明确建设指导思想。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提高学科实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为建成“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注入强大动力,为“三十年实现大艺梦”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遵守建设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原则。立足学校当前学科建设实际,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学科建设与硕士授权点建设、审核评估等工作统筹考虑,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二是坚持重点培育原则。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水平,集中学校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重点培育和建设几个具有一定基础的校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和硕士培养单位,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三是坚持内涵发展原则。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改革驱动原则。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体制机制。

3.确立建设规划目标。按照力争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和硕士授权点申请成功的总目标,统筹规划,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对接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化综合改革,加强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加快实现学校学科建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