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际共育,共融共同:《蓝色之梦》的成果

国际共育,共融共同:《蓝色之梦》的成果

【摘要】: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不仅要将中国学生送到外国去,还要将外国学生吸引到中国来,打造互鉴互赏、共研共创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学校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文化艺术教学基地,积极开展与兄弟院校来华留学生的联合培养,共同完成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命。这项工作对学校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

(一)外生来华,资质获批

近年来,学校主动走出国门寻求国际交流与合作,收获颇丰。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不仅要将中国学生送到外国去,还要将外国学生吸引到中国来,打造互鉴互赏、共研共创的国际化教育环境。一是学校积极做好来华留学生的招收资格申请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要求,遵循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42号令)》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规定,学校积极申请来华留学生招收资格,并于2018年7月获得准许,开启了学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新篇章。二是学校制定了来华留学生培养规划。短期访问交流,主要面向以文化艺术交流学习为目的的短期交流生,为这类学生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体验课程和活动。中长期语言学习与艺术类文化体验,主要面向艺术类本科学历生,以汉语言学习为媒介,以文化艺术学习为导向,使其处于真实的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体验环境,为其提供专业的高水平的艺术学习平台,通过深入的专业学习,培养其对中国的良好认知及对中国丰厚传统文化的积累。为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资源,使来华留学生更快地了解中国国情、学习中国艺术,能够更加准确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对中国故事。

(二)文艺基地,共建共享

以国际化发展为契机,以学校自身具有的文化氛围浓郁、文化设施齐全、艺术实践卓越等优势,以自身艺术专业门类齐全、教学设施先进、教学理念符合社会潮流和国际化趋势的办学优势为依托,与省内外留学生培养院校开展合作,为兄弟院校来华留学生提供文化艺术实习实训、短期交流进修和文化艺术模块课程合作教学等,发挥学校文化艺术资源优势即文化艺术体验形式具有多样性、内容具有宽泛性,只要是与文化艺术相关,对传统或现代文化进行宣传、弘扬或学习,旨在丰富文化生活的群体性活动,例如:书画展览、文艺演出、歌唱比赛、时装秀、服饰展、影视表演等都包含在内。学校开发、整合、拓展、共享各下属二级学院的优质文化和教育资源,先后建立了多个互动体验式、特色专业化来华留学生文化艺术教学基地。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基地从筹备启动转向常态化、制度化、内涵化运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特色和功能定位,并致力于规范运作和模式创新的探索,在求实创新中不断推进发展。

(三)联袂他校,艺谋长远

一是短期交流进修的文化体验。目前,上海地区已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开设了该种留学项目。每年该类项目学生人数比例达到总留学生人数的近五分之二,且每年的人数仍在持续上升中。学校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文化艺术教学基地,积极开展与兄弟院校来华留学生的联合培养,共同完成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命。2019年,北方民族大学42名留学生来学校参加文化体验。活动成功表明,建立外国留学生文化艺术教学基地是学校开展来华留学工作的良好开端,这对响应国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政策号召,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来华留学生、传递中国声音、增加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开展国内高校来华留学生硕士联合培养。基于学校艺术门类齐全、艺术专业研究深入、艺术实践特色明显等优势,结合国内其他高校的声望、资金、生源等长处,学校可以设立艺术类硕士留学生联合培养,与国内其他高校联合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来华留学生。一些高校招收的硕士留学生希望来中国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相关课程,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艺术类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在来华留学生的国内高校硕士联合培养中,主要艺术类课程由学校负责授课,包括艺术基础理论课、艺术技能培养课及艺术实践。

2019年10月24日,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留学生来访学校,留学生们伫立在图书馆一楼的传奇“俊石”旁,听讲解王贤俊题写的《玉石渊记》:“……图宏图当有大志在胸,心高远方显内圣外王勇者先。聚贤明得乾坤朗月泽大艺,拥俊杰携四海学子爱中华。”通过在学校的文化艺术体验学习,这些充满好奇的外国留学生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的精艺尚美表达了强烈感受。阿尔及利亚籍留学生薛雷拉参观完音乐学院后说:“学校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排练演出感觉非常震撼,很羡慕同学们能够有这么好的老师和环境。舞蹈排演过程中,老师指导非常具体细致,学生们神采飞扬、动作优美,我很受感染,也很受启发,有时也真想走上舞台和大家一起跳舞。大连艺术学院真的很棒。”来自伊拉克的方浩明说:“刚到大连艺术学院就感觉到环境特别好,这就是适合每个人学习和发挥自己艺术特长的地方。舞蹈学院的学生都跳得非常好,最吸引人的是她们眼神的灵动,我能感觉到她们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大连艺术学院的学生们都很用功,这种高涨的学习气氛令我感到震惊。我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真希望我也有机会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员。”北方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在交流活动结束后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多与大艺进行友好交流交往,让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切身感受到这种独特的魅力。”来访留学生们纷纷表达了想到学校深入学习的愿望……

2019年北方民族大学留学生团来学校交流访问

(四)留学大艺,共写芳华

一是积极谋划招收大艺留学生。高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管理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外交、经贸、文化、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力支撑“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建设。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工作。这项工作对学校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带来极大的挑战。学校面临着提升竞争力、落实生源、构建培养模式、设置课程、建立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学校除了积极筹备申请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资格外,更是在全校国际化发展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于来留华学生的培养事宜加以研讨和探究,设定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来华留学生授课师资培训和师资引进,建立来华留学生管理条例和保障制度。

二是积极谋划做好留学大艺的培养工作。促进来华留学生适应中国国情和学情、达到本土毕业生学业水平的同化培养是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同化培养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从趋同化培养逐步过渡到同化培养。设置一年中文预科,弥补来华留学生中文语言能力的不足,安排来华留学生和本土生一起学习通用性的前两年的基础课程,本土生可以选修来华留学生后两年的专业课程,增加来华留学生与本土生紧密的联系与接触,加快来华留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国情、掌握专业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制定留学生培养方案,根据来华留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采用专门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影响着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来华留学生师资至少应该具有国际化的教育视野,熟悉国内外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之处,并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学校计划通过从国外聘请有经验的师资或将教师送出去短期进修某些课程加以实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建设,举办岗前培训、业务培训以及汉语言文化、外交礼仪、外事管理法规等专题培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沟通能力、政策水平和管理艺术,从而真正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服务,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