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蓝色之梦》助力实现教学效果

《蓝色之梦》助力实现教学效果

【摘要】:(二)寓教于演,提升技能教育为本,创新实践,努力践行“寓教于演,以演促教”新理念,并围绕中心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演出是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最高形式,也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准。小到校内的小剧场、汇报厅、演播厅,大到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乃至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都有学生的身影。学校平均每年面向社会各界的校外大型演出约70场,加上校内的演出,每年演出高达200余场。

(一)因材排练,提升素养

深化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将艺术实践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将教学从课堂向更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延伸,可以实现将课程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探索出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舞台实践能力与经验为核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创新教学模式。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依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开展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着重加强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将强化实践能力的理念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开展精彩纷呈的各种演出,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寓教于演,提升技能

教育为本,创新实践,努力践行“寓教于演,以演促教”新理念,并围绕中心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学校努力搭建综合化实践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艺术修为。任何理论都是高度概括和总结人类的实践,演出教学尤为如此。演出是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最高形式,也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艺术院校的教学中,演出一直是艺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和教师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对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进行指导和安排,进而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发展和巩固,这对学生舞台演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升,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文艺演出是学校的强项,校内演出常年不断,比如班级专业课汇报演出、星期音乐会、校园艺术节展演、迎新晚会等。校外演出任务更是丰富多彩。自2012年,学校每年推出了文化惠民精品工程“四季情韵音乐会”,每年春夏秋冬进行8场各种形式、各类风格的演出。学校还连续多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民歌大会》《合唱先锋》《寻找最美教师》节目等。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还会接到很多社会各界演出邀请等,只要学生有机会登台,学校都想办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得到锻炼。近年来,学校通过成立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音乐剧团、舞蹈团和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来开展各项实践演出活动。小到校内的小剧场、汇报厅、演播厅,大到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乃至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都有学生的身影。学校平均每年面向社会各界的校外大型演出约70场,加上校内的演出,每年演出高达200余场。事实证明,演出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最重要的形式与途径,演出教学绝不只是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应用型艺术人才成长提供最有效的载体和最佳平台。

2018年12月20日学校在《放歌新时代》节目中亮相央视舞台

(三)围绕舞台,实践创新

学校一直积极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实践。“寓教于演,以演促教”,强化专业技能,从课堂走向实践,从教室走向舞台,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延伸、补充课堂教学,是学校近年来的有效探索,也是实践总结。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纸上谈兵只是空想,学生必须切身去体验舞台演出的乐趣,以演出实践带动学习,才能全方位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在注重理论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总而言之,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就必须从实践出发,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出发,通过舞台实践来消化理解演艺理论,提高学生从事影视和舞台表演的实践能力,突出“能力为本”的教学特色。

艺术实践作为有效的途径,能将枯燥的课堂教学转向实践的大舞台。通过舞台表演艺术,同学们对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总结,并能对社会生活深入体验和观察,使自身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对自身的潜能不断挖掘,通过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表演的实践过程中,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表演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性。

2012年以来学校每年为大连市民举办“四季情韵”音乐会

通过调研,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他们一方面认为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但真正实践起来又很难,从而导致理论和实践大大脱节,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师生们通过实践演出,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体验,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演出教育的发展。一个艺术人才的良好修养,具体体现在一些细微的表情、动作、语言管理上,只有站上舞台,通过一次次的演出,反复积累实践经验才能获得。

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对舞台实践的不断积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是初次登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比较差的,又因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缺乏舞台经验,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比如,大脑一片空白,忘记了动作和台词,上了台就转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等等。经过多次的磨炼和舞台实践,会一点点地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在以后舞台表演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问题也能够化险为夷、巧妙处理,久而久之,学生们的专业水准便会炉火纯青。

2018年7月1日学校学生受邀参加央视建党97周年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