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蓝色之梦:一生多师,梦牵学子

蓝色之梦:一生多师,梦牵学子

【摘要】:王贤俊认为,“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意义在于:一是打破了一直以来舞蹈、音乐、影视、设计、文化管理等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门户之见,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立体化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效果,挖掘学生最大潜力;三是能够在多专业教学的同时,着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毛泽东写于1949年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来隐喻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学校图书馆四楼悬挂着“大艺正道沧桑”六个大字,这6个字蕴含着王贤俊在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道路上艰辛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建校之初,王贤俊便提出“实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而走实践教学之路。

2009年2月9日,王贤俊在《中国教育报》刊文《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实践教学》中,对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的思考,他指出“高校提高实践教学的自觉性十分迫切和必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实践教学是知识和理论转变为素质和能力的中间环节。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是评价学生的根本标准。”

2012年5月,王贤俊在《艺术教育》发表了《能力为本 就业至上——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校上下研究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氛围,但是多数人并未深刻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面对实践教学改革难度,也有很多人认识不够甚至产生动摇。当《和平颂》《丝路·青春》《追梦·青春》三部大型剧目荣登人民大会堂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让全校所有人及其他许多院校都为王贤俊坚守大思政融入艺术实践的教学改革传奇而惊叹!

2020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王贤俊的理论文章《进一步加强艺术实践教学》:“艺术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艺术理论教学而言的,是指在艺术理论教学之外包括艺术实验、实习、实训、实练、社会实践、创业活动以及社会调查、产品制作、学科竞赛等在内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加强艺术实践教学,对于艺术类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好服务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贤俊认为,“舞台上、灯光下、一生多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意义在于:一是打破了一直以来舞蹈音乐影视、设计、文化管理等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门户之见,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立体化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效果,挖掘学生最大潜力;三是能够在多专业教学的同时,着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只有从艺术实践教学的根本上理解“一生多师”模式的真正内涵,才能够将薪火传承下去,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大学生应该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的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王贤俊非常重视对青年学子的悉心培养,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对于青年学生的作用,始终引导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