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路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实务高频考题

公路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实务高频考题

【摘要】:A.总工期 B.作业标准C.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D.工程质量要求E.监理办法2.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施工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

高频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  )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A.业主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2.对于重大施工方案,应由(  )。

A.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经理组织审核

B.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审核

C.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审核

D.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审核

3.工地试验室设备管理中,使用状态标识为“准用”时,用(  )色标签进行标识。

A.红  B.黄

C.绿  D.蓝

4.下列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分级中,正确的是(  )。

A.第三级: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B. 第二级: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或各分部分项工程主管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交底

C.第一级:现场技术员负责向班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D.第一级:交底主要内容为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等

5.关于工地试验外委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委试验应向项目建设单位报备

B.外委试验取样、送样过程应进行见证

C.接受外委试验的检测机构上年度信用等级为B级及以上

D.同一合同段中各方的外委试验可委托给同一家检测机构

6.图纸会审先由(  )组织技术和相关人员结合踏勘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初审。

A.设计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项目总工程师

7.施工测量工作时必须遵守(  )的原则。

A.“由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C.“由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由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资料的是(  )。

A.开工文件  B.测量资料

C.物资资料  D.验收资料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开工准备阶段的测量工作是(  )。

A.交接桩  B.施工控制网建立

C.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D.施工放样测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施工技术交底通常应分三级进行,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三级交底的内容有(  )。

A.总工期  B.作业标准

C.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D.工程质量要求

E.监理办法

2.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施工测量,应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的测量布局原则

B.由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工作

C.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过稀而不能满足施工放样时,需要加密布点联测

D.标段的起点与终点应与相邻标段共用同一水准点

E.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网(点)进行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

3.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确认接收,做好记录,办理交接桩签认手续

B.完成复测后,编制复测成果报告,经监理、设计单位签字确认后使用

C.在设计控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时,相邻加密桩点间保证通视且间距不宜超过300 m

D.水准点加密时,沿路线每300 m应有一个水准点

E.导线复测时,同一建设项目相邻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精度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2.C

【解析】对于一般施工方案,应由各专业工程师或专业分包单位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部门或专业分包单位技术部门审核,项目总工程师或专业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对于重大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审核,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

3.B

【解析】使用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用“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4.B

【解析】技术交底必须在相应工程内容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第一级: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或各分部分项工程主管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进行交底。第三级:现场技术员负责向班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D

【解析】工程建设项目的同一合同段中的施工、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不得将外委试验委托给同一家检测机构。

6.D

【解析】图纸会审原则上应在设计交底之后进行,先由承包人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及相关人员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初审,并向驻地监理书面提出需设计澄清的问题。

7.B

【解析】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测量布局原则;“由高级到低级”的测量精度原则;“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次序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复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8.A

【解析】施工资料:施工管理资料、施工技术文件、物资资料、测量资料、施工记录、验收资料、质量评定资料等。开工文件属于基建文件。

9.D

【解析】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

(1)开工准备阶段: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2)施工阶段: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及安全监控测量。

(3)竣工阶段: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解析】第三级交底主要内容为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等。包括作业标准、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重大危险源、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等。总工期和监理办法属于第一级交底。

2.CDE

【解析】选项A错误,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测量布局原则。选项B错误,设计控制桩交接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参加,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工作。选项C正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过稀或太远而不能满足施工放样时,需要加密布点联测。选项D正确,标段的起点与终点应与相邻标段共用同一水准点。选项E正确,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网(点)进行不定期的检测和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

3.ABCE

【解析】选项D错误,沿路线每500 m宜有一个水准点。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路段,宜增设水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