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最好的怀念:精彩地活着,人琴俱亡!

最好的怀念:精彩地活着,人琴俱亡!

【摘要】:人去世了,琴的音调也不再美妙了。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成长悟语“睹物思人”是一种最常见的怀念方式。但我们却不能像王徽之一样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与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始终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在他们离开后,将他们未能完成的人生,一并精彩地活出来,这才是慰藉他们最好的方法,也是对那段情谊最好的延续。

【出处】《世说新语·伤逝

【释义】琴:古琴。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人去世了,琴的音调也不再美妙了。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历史典故】

王徽之是东晋书法王羲之的儿子,他性格豪放超脱,不受约束。他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不仅精通书法,而且擅长绘画,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兄弟俩的感情非常好,他们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精通学问,不媚权贵,所以献之赞赏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徽之说他傲世。

当时有个术士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以活下来。”徽之听说了此事,便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术士摇摇头说:“代人去死,必须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献之便去世了。

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王徽之一直很惦记弟弟,但却始终没有消息。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子敬的病怎样了?为什么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家人含含糊糊,欲言又止。王徽之便明白了,悲哀地说:“子敬已经去了,是吗?”家人见再也瞒不下去了,便说了实话。

王徽之听了居然一声不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到了王献之家,他在灵床上坐了下来,命人把王献之生前最喜爱的琴取来,想弹个曲子。但他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好,于是举起琴往地上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死去了啊!”说罢,他便昏了过去。徽之因极度悲伤,没过多久病情就加重了,一个多月后,他也离世而去。

成长悟语

“睹物思人”是一种最常见的怀念方式。当亲人离我们而去时,我们对他们的思念无以复加,我们对他们的思念无处宣泄,所以,我们只能回到当初共同生活的地方、当初拥有美好回忆的地方,或者是现在仍然充满他们气息的地方,去悼念他们,悼念已经逝去的岁月,悼念曾经的幸福时光。在我们的眼中,那些他们曾经拥有的美好,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一并消失了,正如王徽之所说的“人琴俱亡”。但我们却不能像王徽之一样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与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始终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在他们离开后,将他们未能完成的人生,一并精彩地活出来,这才是慰藉他们最好的方法,也是对那段情谊最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