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易损部位就需要考虑材料与结构在细观尺度下存在的细观缺陷及其非连续、非均匀特征进行损伤分析,在这些易损局部的复杂几何构造细节和在内部客观存在的细观缺陷,导致局部热点应力升高、触发损伤演化。分析其组成材料的性能、含量、界面、缺陷等,基于对这些细观构造与缺陷的细观分析结果来确定这些易损部位在宏观尺度下结构模型中的近似于均匀材料的等效性能。......
2025-09-30
选择Bazant和Pfeiffier在研究混凝土断裂尺寸效应时采用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样,简化成平面应力问题进行研究。混凝土梁试样的尺寸为L×H,其中试样的高H(结构的特征尺寸)与长L满足L=4 H的关系。在梁上部的跨度中间施加集中荷载F,试样的几何尺寸与约束和加载方式如图6.7所示。这里的模拟策略与6.1.1节基本一致,由于这里是三点弯曲梁,最大弯矩发生在梁的跨中,梁的损伤演化与破坏必然发生在该区域。为此在跨中向两侧各划定一定长度的区域作为高应力区进行微细观尺度下建模。图6.8给出了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样多尺度模型建立过程,其中的图6.8(a)为物理模型,图6.8(b)为由物理模型经过转换后的微裂纹模型,图6.8(c)为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由于微细观尺度模型中的网格过于密集,图6.8(c)中梁的中部已难以看到有限元网格和节点,仅在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出裂纹尖端的网格形态。
图6.7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样示意图
图6.8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样多尺度模型的建立(https://www.chuimin.cn)
为研究尺寸效应,选取梁高H分别为50mm、70mm、100mm、140mm、200mm的5种尺寸,每种尺寸的混凝土试样物理模型都通过骨料随机投放,各自生成同样尺寸的7个样本模型。图6.9给出了不同尺寸的混凝土梁试样示意图,其中图6.9(a)中的H50代表高度H=50mm的试样的一个样本,其余的依此类推。采用与6.1节相同的骨料级配,骨料体积比为45%,砂浆断裂能为Gmotar=40J/m2。
图6.9 不同尺寸的混凝土梁试样
相关文章
对这些易损部位就需要考虑材料与结构在细观尺度下存在的细观缺陷及其非连续、非均匀特征进行损伤分析,在这些易损局部的复杂几何构造细节和在内部客观存在的细观缺陷,导致局部热点应力升高、触发损伤演化。分析其组成材料的性能、含量、界面、缺陷等,基于对这些细观构造与缺陷的细观分析结果来确定这些易损部位在宏观尺度下结构模型中的近似于均匀材料的等效性能。......
2025-09-30
在考虑材料损伤演化与失效过程的有限元分析中,损伤演化方程与结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一起,构成基本方程组。目前耦合损伤的有限元计算方法主要有:全解耦方法。本章在上一章对两种多尺度方法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两种多尺度分析方法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中实施的算法流程与具体步骤,并通过算例分析以验证两种损伤多尺度分析方法各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25-09-30
因此,结构损伤的量化其实已转化为与特定结构构成和内力分配关系相关的求解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有必要针对其特定的构造形式专门研究其结构损伤的量化方法。......
2025-09-30
应用本章前3节中阐述的结构损伤多尺度分析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可进行钢结构地震损伤多尺度分析。关于第1个问题,也即结构损伤一致多尺度分析中的跨尺度界面连接问题,在本章的4.3节已有专门论述。有关如何通过UMAT子程序实现材料损伤特性的引入及其流程的详述将在后面的5.1节给出。......
2025-09-30
构件受力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相对滑移趋势时,产生摩阻力。这个过程就是钢筋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损伤演化过程。现行钢混结构设计理论大多是基于平截面假定进行的,这隐含着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粘结良好,以确保二者变形协调。保障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良好是确保钢混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图2.44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失效引发的结构破坏......
2025-09-30
但是,与图4.1中不同的是,定义结构中含细观缺陷的易损局部所在空间为ΩL,ΓGL表示结构整体区域与细观局部区域交界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嵌套多尺度方法的空间描述中,易损局部域为ΩGL,该区域具有宏观与细观双重尺度属性,而在这里,易损局部域为ΩL,该区域仅具有细观尺度属性。......
2025-09-30
为考察结构损伤表征与量化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这里以一个门式框架结构为例进行分析。该结构由工字钢梁和柱组成,总高9.8 m,跨度24 m;其中,工字钢梁截面尺寸为550mm×200mm×8mm×6mm,工字钢柱总高9.0m,截面尺寸为500mm×220mm×8mm×6mm,该框架有限元模型如图3.40所示。图3.40框架结构构形尺寸及其有限元模型结构上作用的荷载按相关结构设计规范来确定。计算得到各损伤工况下框架结构变形及刚度退化。......
2025-09-30
结构中的损伤演化总是从易损局部开始的,为此需要首先明确“易损局部”的概念。第四点体现了结构损伤演化的多尺度跨层次特征,任一尺度或层次上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特征都取决于较低层次损伤演化过程及其力学行为的制约,同时也影响着较高层次的损伤进程和力学行为;这意味着易损局部在各个层次普遍存在且相互对应,共同决定了结构损伤演化过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