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父亲官至太尉,地位很高。当时,曹嵩想当太尉,汉灵帝知他家富有,诈他比原定标价一千万钱的十倍,即要一亿钱才卖这太尉职位给他。可见曹家何等富有。曹操虽出身于极富家庭,但他为人节俭,反对奢侈。这虽由于他有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也与自己俭约而重赏有功者,因而得人心有关。曹操赏罚分明,对有功的人员,一点也不吝啬。他曾将自己拥有的四县三万户的封邑所得的租金分给有功的将士。......
2023-11-27
建安十二年(207)二月,曹操率军回到大本营邺城。过去的一年,对曹操来说可谓是战绩辉煌的一年,曹操征战数年终于扫平黄河以北的袁绍势力,豫州、兖州、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全部插上曹军旗帜,中原已是曹操的天下。
此时只有南方的扬州、荆州、益州以及西北偏远的凉州不在他掌控之内,但在当时,得中原者得天下,包括曹操本人在内当时舆论都认为由曹操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
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部人口以及赖以生存的耕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原,贫瘠的西北和落后的南方在世人眼中并不怎么重要。
志得意满的曹操在品尝胜利果实的时刻当然没有忘记跟随自己一路征战的文武大臣。如今大业已成,自然要对追随自己的有功人员论功行赏。曹操亲自拟定了一个二十多人的名单上报皇帝,皇帝很配合地准了,不批也不行。曹操的勋臣们封侯晋爵,从此更死心塌地追随曹操。他们受的是大汉爵禄,领的却是曹操的人情。可怜的汉献帝只是曹操随意操弄的工具。
天下之定 荀彧之功
在曹操的众多功臣中,功劳最大厥功至伟者当数荀彧荀文若。早在203年,鉴于荀彧以往的功劳表封荀彧为万岁亭侯,食禄千户租税。207年,曹操又给荀彧加了一千户,前后相加有二千户之多,在建安年间这绝对是个可观的数字。以荀彧的功劳当之无愧。
相比于其他文臣武将,荀彧几乎全程参与了曹操的历次重大决策并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年兖州之战,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在陈宫、吕布的内外合谋之下丢失殆尽。此时的曹操远征在外,若不是关键时刻,荀彧临危不惧稳住阵脚,替曹操保住三城,曹操就无家可归了。
此后陶谦病死,曹操一度打算进攻徐州,又是荀彧及时制止,劝曹操“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为曹操制定详细的战略规划,帮助曹操安抚兖州、豫州,扩编军队。荀彧出身东汉名族,在士大夫中颇有声望,荀彧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为曹操招揽人才,协调与地方大族的关系,使曹操迅速得到地方大族及士大夫的支持。此后荀彧帮助曹操兴办屯田,遣使入关朝贡,让曹操声名日著。
在是否迎接汉献帝的问题上,曹操曾一度犹豫,又是荀彧力排众议,力主迎接献帝,为曹操赢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正是这个政治优势让曹操在与其他军阀的角逐中占尽先机。
东汉王朝在黄巾之乱后,早已名存实亡。汉献帝又是董卓所立,先被挟持到关中,受制于李傕、郭汜,后又被白波贼杨奉等挟持到河东。此时,关东诸多军阀都有条件迎奉献帝。
汉献帝既然只是个工具,那就有一个利用的问题,利用得好,事半功倍;利用不好,弄巧成拙。董卓、郭汜等都挟持过献帝,非但没捞到好处反而因为欺负天子而陷于被动。袁绍恐怕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不想惹祸上身。但曹操对献帝这张牌用得很成功,而这要归功于荀彧的居中协调。献帝都许后,荀彧任汉廷侍中、尚书令,居中持重,曹操经常领兵在外,许县朝廷的大小事全是荀彧做主。
名士“首望”、汉廷宰辅、曹操谋主,荀彧的多重身份成为联结士人与曹操的纽带、沟通汉廷与曹操集团的桥梁,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可以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的今天。对这样一位功臣,曹操自然要厚报。
为了报答或者说拉拢,曹操还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安阳公主”(魏国建国后加封)嫁给了荀彧的儿子荀恽,两家结成了儿女亲家,这是一桩典型的政治联姻,也是常用的政治手段。在重视家族血缘的古代,这招百试不爽,后来刘备、孙权也如法炮制,政治婚姻也是三国时代的一大特色。
曹荀两家结亲,关系自然就近了一层,不再是单纯的君臣关系,荀恽跟安阳公主不久有了儿子,荀彧的孙子、曹操的外孙。
荀彧的儿子娶了“公主”,女儿嫁给了曹魏名臣陈群,荀彧的另一个儿子荀粲又娶了曹操心腹大将曹洪的女儿为妻。荀家与“皇家”的联姻还远不止此,荀彧的一个孙子后来娶了司马懿的女儿也就是司马师跟司马昭的妹妹。晋朝建国,荀氏依然是皇亲国戚。因为这层关系,荀氏不论是在曹氏的魏国还是此后司马氏的晋朝都是名门望族,很吃得开。
同样出身于荀氏宗族的荀攸是荀彧的同族晚辈,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在曹操集团中仅次于荀彧,曹操自己就说过:“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文若就是荀彧、公达即是荀攸,所以荀攸仅次荀彧也在受封之列。
曹操总是让荀彧留守后方,后者坐镇大本营统筹调配,保证前线足兵足食,荀彧的角色就是刘邦手下的萧何兼张良;而荀攸则经常随同曹操出征,在军中为曹操出谋划策,作用类似当年的陈平。后曹操建立魏国,荀攸被任命为魏国的尚书令。
荀彧是汉朝的尚书令、荀攸是魏国的尚书令,一门两代官居要职,权重一时。
尽管深受曹操器重,荀彧却表现得很低调,曹操几次想提拔荀彧做三公,都被荀彧婉言谢绝,但曹操心里过意不去,还是想让荀彧当三公,荀彧只好让荀攸出面表示自己确实不想当,往来十几次,曹操见荀彧真的不想做,这才不再坚持。
荀彧引荐给曹操的同为颍川人的郭嘉,成为第三号功臣,论功行赏被封洧阳亭侯。受封的还有董昭千秋亭侯等。
有关三国之决战中原:公元197-207的文章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父亲官至太尉,地位很高。当时,曹嵩想当太尉,汉灵帝知他家富有,诈他比原定标价一千万钱的十倍,即要一亿钱才卖这太尉职位给他。可见曹家何等富有。曹操虽出身于极富家庭,但他为人节俭,反对奢侈。这虽由于他有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也与自己俭约而重赏有功者,因而得人心有关。曹操赏罚分明,对有功的人员,一点也不吝啬。他曾将自己拥有的四县三万户的封邑所得的租金分给有功的将士。......
2023-11-27
曹操早就有意征讨袁术,袁术陈国杀人劫粮事件发生后,更坚定了曹操出兵的决心。建安二年九月,曹操正式出兵,东征袁术。曹操不论是由豫州南下还是东进徐州,势必夺取此地,拔出袁术深入中原的这只“触角”。蕲城,曹操志在必得,袁术却连应战的勇气都丢了,尚未开战,袁术败局已定。经过与吕布、曹操的两战,袁术帐下大将多死于阵前,士卒也死走逃亡,所剩无几。曹操此次东征,不仅消灭了袁术主力,还收了一员大将——许褚。......
2023-08-26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国相。抵达冀州时袁绍已夺了韩馥的地盘,他以上宾之礼待荀彧。荀彧的弟弟荀谌及同郡人辛评、郭图,都得到袁绍任用。任命他为司马,当时荀彧二十九岁。那时董卓权势熏天,曹操以此事询问荀彧,荀彧说:“董卓暴虐已极,势必以作乱覆灭,不会成什么气候。”郭贡要求见荀彧,荀彧准备前往。荀彧经常居于朝中处理朝政,曹操虽征战在外,军国大事都要与荀彧商量。......
2023-08-19
建安三年三月,春暖花开,曹操决意再次领兵南下,三征张绣。曹操此次誓要消灭张绣,彻底解除其对许县的威胁。这时,张绣不在宛城,退守南阳郡治下的穰城,曹操与张绣的战争始终在南阳郡境内各县之间拉锯。此次南征张绣,出征前,曹操再次严明军纪,严禁军士沿途践踏百姓庄田,违者军法从事。安众破敌曹操大军深入南阳,将张绣围困于穰城。张绣军很快又追上了曹军,两军一场混战,张绣赢了。......
2023-08-26
笑容背后,曹操在内心已与这位昔日一起偷新娘子的好友彻底决裂。“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曹操对待皇帝的态度。曹操听从毛玠的主意,专程赶来,将献帝从洛阳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曹操是个做事细心周全的人,他将皇帝的生活安排地妥妥帖帖,让皇帝住好吃好,还送来了一大堆生活用品。献帝马上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还在许县修建了皇家祠堂,打算在此定居。......
2024-01-09
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说:“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正确方法。曹操集团虽然是在帮助汉献帝解除董卓余党的威胁中成长起来的,但显得虎虎有生气。在曹魏与刘汉的的比较中,是不难清楚地看到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
2023-11-27
很多人对曹操最初的印象都是来自《三国演义》。戏曲舞台上的曹操脸谱也是一张象征阴险奸诈的白脸。那么,曹操真的是奸雄吗?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贡献,曹操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曹操自己也喜欢写诗,他的诗雄浑大气,境界开阔,情感真挚,许多作品直到现在都是经典,比如《观沧海》。之后,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读了这首诗后,大家对曹操的印象大概会有所改观了吧!......
2023-07-26
相关推荐